让“良田”回归“粮田”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曾经的荒地恢复后已经移栽上油菜。

    铁塔视频实时监测耕地种植情况。 受访单位 供图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威

    “株洲相比去年同期,违法占用耕地问题下降7成以上,完成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专项整治875宗,完成率100%……”

    这是近日湖南田长平台公布的全身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专项整治任务整改情况统计,其中,我市今年提前一个月完成任务,以耕地保有量17.47万公顷超过省级下达耕地保护底线目标,位居全省第一。

    17万余公顷的耕地面积,守牢不容易,要守好更不容易,要保证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专项整治有成效,我市又用了哪些新举措?

    【策】

    田间地头来了专家

    今年3月,我市吹响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专项整治行动的号角。在动员部署会上,整治标准、各级责任、完成时限等各项要求一一列于“军令状”上。

    方向既明,立刻出发。我市率先在省内出台《株洲市自然资源督察专员制度》。派驻9名督察专员一对一奔赴各县市区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的自然资源督察体系。

    “这块耕地整改进度怎样、具体有何困难?”“这块耕地要加力整改,尽快落实耕种”……各督察专员奔赴各区县(市)镇村一线图斑现场,通过实地踏勘和现场座等方式,详细了解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形成原因及整改情况,分类逐宗对违法图斑进行督察整改。

    此外,今年市资规局联合市农业农村局成立专项整治“回头看”及村民建房乱占耕地建房整治指导小组,深入田间地头,“沉浸式”调研,现场“寻症问结”“把脉开方”,对全市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专项整治进行一次全面“体检”。

    虽是初冬,在云龙区云田镇云田社区田间却是一派忙碌景象,村民正在加紧为恢复的耕地移栽油菜为来年增收。“这里原是一块一公顷耕地,因无人耕种成了‘非粮化’地,后来又因周边施工堆土造成了土地‘非农化’,类似这样的土地资源浪费,全市有多例。”市资规局指导专家龙重耳介绍。

    他和记者算了笔账,如果按冬季种植油菜等经济作物来算,一亩可增收千元左右,那么一公顷就是1.5万余元。附近村民赵女士表示,现在看着耕地又“绿”了起来,还能增收,大家也开始有了复耕的意愿。

    “每天必到田间地头‘打卡’,施工进度到哪里了?下种的农作物何时到位?这些都要在现场第一时间解决。”龙重耳说道,从年初以来,他每天的工作行程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现在手机相册里都是黄泥巴的照片。”

    对于每块新增耕地,龙重耳都了然于心,也对最后的成果充满信心,“进入收官阶段,耕种率必须达到100%,要实现‘一亩不假’。”

    【人】

    田间地头有了专人

    “以前有的村民在田里种果树、种苗木、挖塘搞养殖等等,哪个赚钱做哪个。”谈起村里过往用地情况,田长谢建国有话说。

    清塘村新开发的5公顷水田都归他管,由于地势、水利等多种历史原因,这里原本是一片荒废多年的草地。这两年,当地政府出资复垦耕地、重修水利,并在新增耕地旁边设立田长制公示牌。

    现在,他要管起来。作为清塘村的四级田长,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的行为都在他的监管范围里。

    实行田长制前,一些村民对于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的认识不高,挖塘养鱼、培育苗木现象时有发生。而今,田长怎么护好田?

    “田长就是‘一田之长’,与农田有关的事都归我管。”谢建国介绍,随着第一批田长上岗后,马上在村里设立了田长公示牌,并反复上门宣讲法律政策,让当事人意识到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的严重性。

    去年7月,我市全面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1381名四级田长正式上岗,实行以村为基础,市、县、乡镇、村联动全覆盖的耕地保护网格化监管,率先建立了“五级联动”的田长制工作体系,进一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清塘村实行田长制后,每个田长一周巡查多次,并做好日常巡查,监管村里的耕地。前不久,该村田长在巡查时,发现有人私挖水田,准备搞养殖。按照工作机制,在联系了相关部门,立刻对开挖水田进行了恢复。

    截至目前,全市各级田长共巡田万余人次,发现并及时处置131处违法新增问题,确保耕地保护全覆盖,进一步遏制了我市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现象。

    【技】

    田间地头架起了专业设备

    保护耕地,除了有田长实地巡查,还有科技助力。

    早前,攸县酒埠江镇黄竹村疑似出现违法占用耕地行为,被市自然资源系统安装的铁塔视频监测点发现。

    执法队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片刻就收到反馈,是当地村民在驾驶农用机械翻耕自家田地,还附上了实地拍摄照片。

    目前,我市耕地总面积超17万公顷,再单纯依靠人海战术的监管模式,显然已不能适用。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运用高科技手段监管自然资源将是不二选择。

    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为数据底板,利用通信高塔加挂高清摄像头,将自然资源智慧监测“网”上升到40米以上高度,周边约5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情况尽收眼底,就是这个铁塔视频的特色所在。

    据悉,我市自然资源系统计划利用3年时间在全市建设监控点位2000个,目前已完成820个站点的安装开通及调试上线。

    如今,类似“发现耕地上有挖塘养鱼”“发现疑似培育苗木”……这些“作战指令”都可直接推送至我市自然资源行政执法人员的手机上。

    “我们已经实现了地上田长实地查、卫星遥感‘天上看’、视频监控‘实时看’。”市资规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市通过“铁塔哨兵”发现耕地变化图斑916个,其中违法图斑331个,全都在第一时间进行了制止,有效地防止了耕地流出。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