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一座高品质生态文明之城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泰州姜堰溱湖春色▲小杨村,一片岁月静好的世外桃源▲泰州兴化市千垛镇东旺村

    泰州市乡村一角

    泰州城区泰山公园

    泰州早茶市集

    秋末暖阳,滚滚长江水奔流至此,画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再折向东南流向大海。这就是泰州。

    近年来,泰州市在全国率先启动“长江大体检”,创新开展“健康长江泰州行动”,长江泰州段水质稳定在II类标准。2022年,全市国省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100%,省生态环境厅给泰州市委市政府发来贺信;利用环境DNA技术开展长江鱼类群落监测,填补江苏市级层面水生态监测评价的空白,获省点赞;江豚戏水画面频现泰州段水面,央视多次给予关注……

    良好生态环境托举起泰州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泰州市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逐年提升,泰州连续三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1.

    一场长江“母亲河”的保卫战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长江,泰州一直在行动。

    曾经,随着经济的发展,污染排放、违规捕鱼、非法建造码头等一系列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让长江生态环境受到严峻挑战。

    为了让长江“母亲河”不再流泪,泰州市以成为全国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试点为契机,创新开展“健康长江泰州行动”。连续多年,坚持源头治理,从工业源、生活源、农业源、移动源等各方面统筹安排治本措施,紧贴长江流域的污染成因,推进科学治污、精准治污。

    “健康长江泰州行动”形成了一批全省首创、全国领先的工作经验。组织“一套体检”,覆盖长江干流3公里缓冲区,约470平方公里;建好“一个平台”,实现生态环境监测“眼观六路无死角、耳听八方无遗漏”;实施“一批行动”,投入130亿元,标本兼治地解决了一批“历史之忧”和“沉疴之患”;构建“一套机制”,实现对长江泰州段全市域、全要素、全时空的综合监管;集成“一套打法”,为黄河、淮河、太湖等其它流域的系统化治理提供了泰州借鉴。央视《朝闻天下》对“健康长江泰州行动”相关工作经验作了专题介绍。

    近两年,泰州市继续创新工作思路,持续开展“健康长江泰州行动”,先后开展泰州市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子基地和长江(泰州段)生物多样性观测能力建设,完成长江(泰州段)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及应急响应体系建设,通过强化河岸共治,保护长江取得阶段性成效。长江泰州段流域水质持续改善,稳定在II类标准。

    一系列创新行动让长江母亲河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因为长江泰州段的水质提升,近年来,不少珍稀生物重新回归人们的视线:“水中大熊猫”江豚频频现身;“湿地精灵”反嘴鹅在江滩歇脚;中国水产科学院组织的长江刀鱼资源检测活动,一网就出水100多条刀鱼。位于长江干流内的马洲岛已经基本形成“一站两廊四区多点”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生态系统稳定性、生态质量和生物多样性水平正在稳步提高,先后观测发现包括全球濒危珍稀鸟类——黑脸琵鹭、白头鹤等在内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6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物种36种。

    长江大保护的创新做法在泰州持续产生连锁效应:如今,泰州成为江苏省唯一的国家“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带动区域国考点位全面消除Ⅴ类水体;在全国率先探索噪声排污许可管理模式;入选“十四五”时期全国“无废城市”建设行列,探索实施独具特色的五大建设模式;泰州医药高新区化学新材料产业园(滨江工业园)成功入选全国首批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项目,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绿色;姜堰区成为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2.

    一张靓丽的生态名片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作为诗篇的“生发地”,泰州高港建起了占地300亩的春江花月夜湿地公园。全民健身生态园及中心景观区、植物科普园等与长江湿地共同构成一幅绝美画卷。

    近年来,泰州市坚持生态修复与保护并重,全市自然生态环境展示新面貌。

    生态面貌之变是思想站位之变、机制行动之变的必然结果。近年来,泰州在全省率先编制《泰州市沿江“一张图”规划》,泰州长江干流岸线生产性利用率从52.2%降至49.3%;建设沿江生态廊道,先后推进长江岸线整治修复、生态绿化、沿线环保设施建设等20多个重点项目,总投资数十亿元,建成18公里沿江生态绿化工程,长江岸线绿化面积累计超过240万平方米。

    落日下,长江泰兴段风景如画,江边芦苇成片。在泰兴市民孙道富的记忆里,泰兴的江边从来没有这么美过。近年来,拥有24公里长江岸线的泰兴市,将50%以上的岸线进行了生态化修复。通过全面清理江堤环境,恢复江滩湿地,净化和调节水体生态功能,打造生态融合区;沟通自然水系,将长江文化、名人文化、地方传统文化等融入大江风貌,打造田园风光区;沿江建设休闲步道、绿道、廊亭、亲水平台等配套设施,形成游人生态体验空间,打造人文体验区。如今的泰兴,长约12公里的长江生态湿地和绿色廊道全面建成。在绿林与水景的相互交融下,泰兴市的长江岸线已经形成独具特色的大江风貌、滨江绿廊、圩田风光,成了一张靓丽的生态名片。

    江上览景,岸边赏花。在靖江,当地老百姓也在感受着长江环境改善带来的生态福利。江阴长江大桥靖江侧,五颜六色的鲜花竞相绽放,由废弃堆场改建而成的开放式音乐花海公园,成为当地的“网红打卡点”。近年来,靖江加快打造“十里岸绿”长江生态环境示范段,着力展现“江花红胜火,靖江绿如蓝”的生态样板。

    湖上观光,万鸟翔集。走进姜堰溱湖湿地,水天一色,空气清新,美景如画。“环境好不好,只要看看鸟!”溱湖国家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野保宣教员张明指着空中翻飞嬉戏的鸟群如数家珍地向游客介绍,从9月份开始,随着第一批冬候鸟灰头麦鸡的到来,这段时间,已有超过一万只冬候鸟来到溱湖过冬,其中以斑嘴鸭、夜鹭的数量最多,还有绿翅鸭、绿头鸭、苍鹭、白鹭、白骨顶,及多种小型雀形目的鸟类,共计30多种。近年来,姜堰区全方位生态修复溱湖国家湿地公园,动植物资源种类由2005年的182种、135种,上升至392种、251种,湿地公园成为每年近10万只候鸟栖息的天堂。

    另外,泰州在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估方面多点开花、全省领先。在全省率先建立健全生态保护红线监管系统,相关做法在全省推广;探索建立了 “2+X+1”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在全省率先完成全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以长江流域鱼类环境DNA监测试点为契机,先行先试利用eDNA技术开展长江鱼类群落监测,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为此专门向泰州发来感谢信,为泰州市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点赞。

    泰州扎实开展的中国和丹麦第一个大型国际土壤和地下水修复合作项目,取得合作模式、治理技术等多项突破。

    3.

    一个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样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在江苏泰州有个实践的样板。2022年,生态环境部公布第六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泰州市姜堰区成功上榜,江苏全省仅有两家。

    近年来,泰州市积极践行“两山”理念,持续推动生态环境治理、生态环境修复、发展绿色产业、创新体制机制、推广生态理念,“两山”转化效益凸显,实现了生产、生活、生态的共融共进。

    在环境治理方面,泰州不仅着力打好净水、蓝天、净土“三大保卫战”,还 率先推进共享环保设施“绿岛”建设,实现同一行业、同一类型污染物统一收集、集中治理、稳定达标排放。姜堰建设的小微企业危废收集暂存中心项目创成江苏省工业“绿岛”示范项目,“入岛”企业每年可减少环保成本40%。

    坚持保护与修复并举,泰州市大力实施城市水生态修复,推进水美乡村建设,打造水上绿色长廊,建成生态涵养型生态安全缓冲区。“生态岛”试验区建设是泰州生态建设的一大特色,泰兴天星洲“生态岛”试验区、姜堰溱湖“生态岛”试验区、兴化徐马荒“生态岛”试验区3个项目列入江苏省“生态岛”试验区38个重要节点名单,靖江马洲岛也主动谋划重点工程,积极开展“生态岛”试验区建设。今年,泰州4个“生态岛”项目全部参加首批“生态岛”试验区试点申报,申报数量江苏全省第一,最终泰兴天星洲通过专家评审,确定为二级“生态岛”试验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泰州将始终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持续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着力推动环境与经济共赢、生态美与百姓富共生,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泰州新实践作出应有贡献。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