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政府之为与群众之盼的结合点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盛荣

    又到年底,我市再次就来年的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和建议。

    从当初的“民生100工程”,到现在的“重点民生实事”;从之前“从上往下派”,到如今“群众点菜、政府下厨”,一路走来,“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因子不断增加,民生实事距离群众更近,更加直观可感。随着这些“民声”项目不断落地生效,越来越多的发展成果被回馈于民。

    民生实事向社会征集,彰显浓浓的民本理念。民生实事,来自于民,哪些是急难愁盼,如何权衡轻重缓急,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如果不征询民意,政府部门只顾把麦独唱,民生项目“剃头挑子一头热”,就可能导致政府花了钱、群众却不买账。从民生实事立项开始,在源头就充分地了解民意和民心所向,让群众的声音从“江湖之远”直抵“庙堂之高”,让民生实事真正“从群众中来”。项目落地生效,造福于民,又实现了“到群众中去”,这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生动体现。

    民生实事向社会征集,让政府在“下厨”时,精准照顾群众的“口味”。群众的需求是多元、多层,但是政府的财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广而全”。向社会征集民生实事,有梳理甄别的作用,把群众最迫切、最需要、最困难、最关注的挑出来,然后制定详细举措,打攻坚战,有助于在有限的财力下可以实现公共利益的较大化。

    对民众而言,政府部门眼光向下征集民生实事,能激励民心,调动群众“主人翁”意识。看着自己意见或建议被政府采纳,最终落实为一件件民生实事,群众会更有“参与感”,自然会多上心一分,多关注一点。客观上,民生实事项目就被置于更多眼睛之下,多了一份监督,能更好地保证项目取得实效。对政府而言,向社会征集民生实事,这是工作自我加压,也增强行政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尽可能地减少政策供给偏差。

    当然,选准办好民生实事,都应把握好“度”的问题。

    对于意见和建议提供者而言,要有大局意识,多站在大多数人的利益方面考量,努力增加民生实事惠及广度,所提出的民生实事建议不能好高骛远,力争做到客观、真实、可操作。

    政府部门甄选民生实事,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社会“民声项目”一旦进入政府民生实事笼子,则须言必信、行必果,让项目落地生效。

    政府之为与群众之盼找到了最佳的结合点,老百姓的意见和建议,就能变成政府决策的“金点子”。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