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多花5亿元为13棵古树迁移坝址”的深意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盛荣

    确立坚持制造业当家、创新为主驱动、成本领先的发展思路,株洲高质量发展因子正在蓄势聚能,涵盖全市各条战线各个行业。

    攸县广寒坪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宁可多花5亿元,为13棵古树而迁移坝址。也许有人会问,多花的这5亿元,值不值?如果从纯经济角度考量,不值!但是,如果从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下简称“两山”理论)的角度考量,算生态账,值!因为这一举动不仅保护了作为优质生态产品的古树,更是体现了我们追求高质量发展决心——一掷千金,在所不惜。同时,它还会形成很好的示范效应。

    古树一事,在实践“两山”理论过程中,没有见到“真金白银”,还花了不少“真金白银”。但是转化角度,践行“两山”理论,追求高质量发展,必将回报更多的“真金白银”。

    株洲全产业链“链”出百亿元油茶产业,这一创新经验被人民日报推介,就是很好的例证。在这个案例中,“两山”理论由抽象的理论,具象化到了现实的生态产业发展中,可感可知。“量”与“质”,在实践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了鱼与熊掌兼得。

    吃到高质量发展甜头的还有醴陵和攸县。两者从片面重视高增长产业,转向关注产业协同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在2023赛迪中部百强县榜单中,分列第12位、第53位。成绩的取得,不仅是“质”的体现,还有“量的作用”——两者都达到“GDP≥35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亿元”的双门槛。

    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如何坚持“质”与“量”的辩证统一,更多的实践在路上。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