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酃峰记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笔岸

    仰慕酃峰已久,国庆期间,终于成行。

    酃峰是湖南第一高峰,位于炎陵县下村乡酃峰村境内。驱车到达酃峰村时,已是下午三点多。这是一个群山环抱、小溪穿境而过的普通村庄。微信地图显示,这里是酃峰脚下,小溪名叫河漠水,为洣水最上游。在一家驴友评价甚高的名叫“酃峰幸福农家”的民宿,邱姓男主人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我们计划次日清早登山,吃过晚饭散完步,就伴着山风和溪流声睡去了。凌晨四五点钟,被村里公鸡此起彼伏的打鸣声叫醒后,我们只得卧听这场难得的“山村音乐会”到天明。吃完早餐,主人开车把我们送到登山路口,海拔显示1300米,他告诉我们,山下跟水走,山上跟布走。意思是,在山腰之下溯溪而上,水尽之时则跟着驴友系在树上的布条走。驻着竹杖从西南面开始登山,抬眼望去,群峰被云雾掩盖,不见真容。

    这是一条修在溪水边的沙石路,清亮的溪水在长满了鸭跖草、醉鱼草和蜡莲绣球的山谷里欢快地跳跃、奔跑,仿佛在打着节拍给我们加油鼓劲。我们踏着清晨刚刚苏醒的地面,沿着小溪,穿过一个个黄桃园,一排排厚朴树,一片片南竹林,海拔跟着渐渐升高。到1400米以上,溪水渐小,再无人烟,进入了酃峰原始森林,沙石路渐渐被长满牛筋草和狗牙根的泥土路所替代。

    登上一个山头,回头一看,酃峰村已淹没在大山的褶皱和林海的波浪里,听不到鸡鸣犬吠和人声喧哗,但闻溪水潺潺、小鸟啾啾、竹涛阵阵。

    进得山来,一派典型的深山老林景象。有松柏、枫树、香樟、苦楝、冷杉、银杏、乌桕、青冈、白檀等树木,还有猫儿刺、牡荆、杜鹃、蕨类、蒿草等植物,枝叶交织,遮天盖地。特别是一些高大古老的树上挂着长长的藤萝,长满翠绿的苔藓,树下则铺满厚厚的落叶。各种各样的秋果成熟了,红色、蓝色、黑褐色,争奇斗艳,挂满枝头。有的曾经吃过,有的完全叫不出名字。

    山势渐渐升高,不知不觉间,一路跟随的溪流声消失了。我们按驴友布条的指引,继续行进在“W”形的山岭林海间,时而拄杖扶石攀援而上,如向山顶叩拜行礼;时而抓藤拽树顺坡而下,如向山谷低头致意。连跨两条湍急清澈的山间小溪后,手机显示行程过半,另一半山路全为上坡路。根据驴友所述,途中会遇见一棵“迎客松”。我们边走边搜寻,期待早点一饱眼福。

    突然,一棵在电视中出现过无数次的大树远远矗立在前方!它准是“迎客松”了,我们的心情一下变得雀跃起来,连忙快步走上前去观赏。

    这棵树相比周围的矮小树木,显得玉树临风,像一位山神日夜守护在登酃峰的必经之路上,为登山者助力赋能。

    继续向上攀登,进入了一段较为平缓的高山灌木林和高山草甸,所有的植物枝叶上都挂满了露珠,不时可见几头放养的黄牛在慢悠悠地吃着露水草,牙齿切割树叶和草茎发出清脆而醇厚的声音,如同儿时挥镰割稻一样悦耳。我向路边的小黄牛打了声招呼,它看着我,友好地扇了扇耳朵,礼貌地侧过身让出了道路。走过几步,回头一望,它还在看着我,玛瑙般的大眼睛亮晶晶的,煞是可爱。

    越往前走,雾气越浓,露水越重,狭窄的山路渐渐隐没在高山寒竹丛中,膝盖以下全被露水打湿,行走越发困难。转过一个山坡,偶见路边一个个凌乱的土坑,应该是野猪留下的“杰作”。见此景象,直觉告诉我,山顶近了。

    又爬上一个山头,云雾更浓,山路再次变得较为平缓,远处似乎有人说:“登顶了!”定睛一看,云雾缭绕中,一群年轻人围着一块高高的石碑欢呼雀跃。我们的心情也跟着兴奋起来,所有的疲乏被清风一扫而空。一看时间,整整爬了三个小时。

    走到这块长方形石碑旁,只见碑上刻着“酃峰”两个红色大字,我们终于登上了湖南第一峰。

    伫立山顶,举目四望,这座雄踞于罗霄山脉的高峰像被云雾托起的孤岛,又像瑞气飘飘的仙山。我们驻足等候云雾散去,希望看几眼周边的群峰,大山不易见全貌,恰如真人不露相。

    正在凝思中,有驴友告诉我们,前方不远处就是罗霄山脉的主峰,位于江西境内的南风面,走过去只要十分钟,既然来了,那就不妨一登。云雾迷蒙中,只见右前方耸立着另一座高峰,峰顶似有碑。于是欣然前往,走过了马鞍形山脊,就到了南风面峰顶,与酃峰双峰并峙,形成连体姊妹峰,遥相呼应,蔚为壮观。

    习习南风中,我仿佛看到身着布衣、背负竹篓的炎帝神农氏,在酃峰一带采药,为黎民百姓治病。这座雄伟的大山也确实是座天然药材宝库,山上山下长满黄精、田七、玉竹、杜仲、夏枯草、金线莲、华重楼等名贵中草药。

    从南风面重返酃峰,我们按原路下山。虽是原路,仍有不同的风景。这时,草木上的朝露早已消失,行进轻便多了。两小时后,下得山来,回望酃峰,只见峰峦叠嶂、云海茫茫,酃峰似乎远在天边,不见踪影。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