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县县城一角
老十字街口的棉布店,是当时县城唯一的布匹、纺织品供应店。 (资料图)
尹运中
城市开发的脚步越来越走向外层,走向广袤与空旷。以前很荒凉很僻静的地方,受到人类的追捧与热炒,在极短的时间内,便可耸起一幢幢摩天大厦,而原本很热闹的地方,如今却显出一种萧冷与落寞来。
攸县县城的老十字街,曾是整个县城最繁华的地方,周边两百米以内的区域,既是全县民众的商业活动中心,又是全县民众的文化活动中心。随着不断的城中拆迁与改造,老城改变了昔日的模样,过往人头攒动、车水马龙的繁华场景早已不见踪迹,只有风儿仍不知疲倦地在巷道楼层间穿梭,依稀能带回一些曾经的印记。
■那时的生活
上世纪70年代,县城每天都是从滴滴答答的马蹄声中开始的。赶马车的是当年县城里最辛苦的一群人,他们必须赶在开市之前,将一辆辆装满河沙的马车赶过十字老街,赶至县城内外所有的建筑工地,以托起那些高楼梦想。说起来,当年赶马车的那群人和从农村来到县城各个建筑工地做泥工的人,应该是吹起攸县县城建设号子的第一批号工,是他们唱着各种劳动的号子,用辛勤的汗水夯实县城的建筑基业,使县城走向繁荣和扩张。
急促的马蹄声响过后,四面八方涌来的是那些挑着担子、拉着板车的菜农。他们都是从附近农村来的,趁早赶往这里摆摊设点,叫卖自家土里种出的菜,以换取零钱贴补家用。每天早七点到八点是人气最火爆的时段,赶早市买菜的都是附近居民,得赶在上班前买好一天所需的菜蔬,没有太多时间在这里停留。
虽然他们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但工作却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幸福与充实,所以脸上总显出一种从容、自信的表情。他们买好菜后,习惯盛在自己随身所带的竹制小菜篮子里,或直接拎在手中,然后吹着口哨,踏着晨风与阳光款款而去。
其实,在重生产轻消费、重农工轻商贸的年代,整个攸县县城,专供百姓生活消费的去处并不多见。城内稍有点名气的只有老的国营副食品店、百货商店、交通饭店、布匹店等几家。它们都集中分布在这老十字街的周边,大多修建于上世纪中后期,是小城向现代化迈进时期最具标志意义的建筑。
那时人们对生活的需求很简单。农妇们卖完菜后,挑着空筐,手里捏着卖菜时换回的几张纸钞,约上几个姐妹围着附近店铺转悠。她们或进到布匹店,让营业员裁上几尺布料,请裁缝师傅给孩子缝上一身合穿的衣服;或进到副食店,称上些饼干,用一种表面毛糙的黄色纸张包住,带回家去哄孩子。
那时小城几乎没什么时兴的小吃,只记得老农贸市场附近一间破旧的青砖房内有一家小吃店。师傅是个上了年岁、脚有点跛、走路摇晃的老人。也许他有传承了几代人的秘方,所以做的小吃很诱人,常常引得孩子们吵着嚷着揪住爹妈来他店子买吃的。印象中,最诱人的是一种名叫油坨子的食品,从滚烫的油锅里捞起,热腾腾地用荷叶包着,吃起来软糯可口,带着荷叶的清香,让人无法忘怀。
当年老十字街还有一个场景令人记忆犹新。在十字街附近的街边或胡同口,到处摆着看小人书的摊子。小时最喜欢看讲战争的那种,如《鸡毛信》《地道战》《地雷战》等等。星期天,约上队上的几个玩伴,赤脚进到城里,混在城里孩子中间,在街道上津津有味地看着各种小人书。有时很痴迷,饭也忘了吃,便随便找个地方待着,凳子也不用,就坐在地上,身子靠在墙上,捧着书专注地看,直到日头西斜也忘了归家,急得家里人出门四处寻找。
■过往的风景
老十字街最热闹的是上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的那段时间。那时县城的中心枢纽位置还没有北移,仍固定在这里。也不知哪天开始,商贸突然繁荣起来。所有临街的青砖民居全被改造成了店铺,店铺里面摆着从全国各地进来的时尚商品。后来,由于房子不够租用,有人便在这里搞了很多流动的路边摊,用来售卖各种小件东西。再后来,这里夜晚也开始有游人闲逛,心思活泛的流动摊贩舍不得这唾手可得的客流,在夜间也开始营业,亦带动了周边商铺的夜间营业,街道路灯辉煌的灯火与从大小店铺里溢出来的灯火交融一片,老十字街,从未有过的热闹。
老十字街不远,国营布匹店的门口,耸立着比周围所有楼房都高的高压线铁塔,是当年老城最醒目的标志之一。铁塔顶端挂着高音喇叭,每天天亮时分,会准时传出洪亮与激越的声音,传递提振人心的党中央的声音。有时也会从里面播出各种好听的音乐,让人听了心情无比舒畅。最难忘的是有一年,正是乡野春风浩荡的时节,我徘徊在十字街头,正因个人前途渺茫而郁闷不已。恰在这时,突然从高音喇叭里播放出一首旋律悠扬的歌曲,后来我才知道,那首歌名叫《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我是第一次听到这样抒情的歌,那优美的旋律,如早春奔泻在山野的一泓清泉,揉着草木的清香和野花的甜梦,轻轻淌过我的心田,滋润着我的心。刹那间,心里涌起无尽的力量……相信那时很多人也如我一样,都是听了这首歌后,萌发到外头闯世界的愿望。
呵,小城的老十字街,你给了我们那代人多么美好亲切的回忆啊!所有从这里走出去的人,会不会也像我一样,选一个云淡风轻的日子,悄悄来这里缅怀曾经的青春岁月与美好年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