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来势汹汹,如何应对?

  • 上一篇
  • 下一篇
  • 近期,多地医院接诊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增多。来势汹汹的肺炎支原体到底是啥来头?防治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进一步做好应对举措?

    什么是肺炎支原体?

    支原体,既不属于细菌,也不属于病毒,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病原体。肺炎支原体就是其中一种支原体,主要通过飞沫、直接接触传播。75%酒精和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均可以杀灭肺炎支原体。支原体肺炎就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肺部感染性疾病,可累及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和肺间质,多见于5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成人也会“中招”,所以照顾被感染的娃儿时,要做好个人防护。

    判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常用方法有:血清抗体检测、咽拭子、鼻咽拭子支原体核酸检测等,医生会根据患儿的病史、症状、体征结合相关常规化验来综合判断是否感染了肺炎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支原体肺炎

    感染肺炎支原体后不一定会引起肺炎,只有肺炎支原体侵入我们人类的下呼吸道,才可能出现支原体肺炎。

    儿童支原体肺炎的典型症状是发热、咳嗽(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等)。一般咳嗽比较剧烈且具有一定特点,初期是阵发性、刺激性干咳,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咳嗽咳痰,部分症状严重的孩子会出现高烧不退、喘息、呼吸困难、发绀等表现,应高度警惕,尽快就医。

    感染后会引发“白肺”吗?

    感染支原体肺炎可能会带来黏液栓堵住支气管,进而引发“肺不张”,即肺的含气量减少,造成影像学上的“白肺”。但这跟新冠引发的双肺弥漫性病变“白肺”是两个概念。

    通过拍背排痰、药物祛痰、支气管镜治疗等手段,患儿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基本不会引发生命危险,不必过分焦虑。

    但要提醒的是,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出现以下情况中的任何一项,都需高度警惕,及时就医。高热不退,且持续三天未见好转或病情反复;出现阵发性、成串的剧烈咳嗽;出现喘息、气促、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症状;精神萎靡、抽搐、呕吐、影响进食和睡眠。

    专家:公众无需过于焦虑

    尽管感染人数增加,专家表示公众无需过于焦虑。“与其他细菌性、病毒性肺炎相比,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重症率、病死率普遍较低。一般病程是7至14天,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与治疗方案会适度缩短或延长。”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袁伟锋说,“目前医疗资源和医院病床能基本满足住院需求。”

    专家介绍,肺炎支原体以5至9岁的学龄儿童最易感,但患儿不局限于这一年龄段。此外,近期成年人感染也有所增多。专家表示,目前医院基本依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3年版)》开展治疗,轻症无需住院,可根据症状给予抗感染治疗,同时也可使用一些退热药物、镇咳药或做雾化等。

    “临床上,我们遇到的长期咳嗽的患儿可能是多种因素叠加导致,所以要根据每个孩子的病情进行综合判断。”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小儿呼吸科副主任乔红梅表示,家长要谨遵医嘱,不要盲目给孩子用药,也不要轻信网络上的各类药物组合。

    针对家长普遍关心的后遗症问题,受访专家表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危害主要包括炎症问题与细胞破坏两种,相关危害与各种常见肺炎相似。

    上海市儿童医院感染科主任张婷介绍,肺炎支原体感染属于急性感染,如果处理及时,绝大多数没有后遗症。不过,黄玉娟也提醒说:“根据临床观察,存在哮喘等基础疾病,或者有原发性免疫缺陷的孩子,感染肺炎支原体后更易出现重症情况。”

    家长、学校如何应对?

    多位儿科专家表示,当下肺炎支原体的传播力仍然较强,肺炎支原体感染人数目前是否“达峰”还有待相关监测数据进一步研判。但可以预测的是,近期儿童肺炎支原体的流行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且冬季或将出现流感叠加肺炎支原体感染,家长、学校以及医院都要做好应对准备。

    上海市儿童医院呼吸科主任董晓艳介绍,在上海市卫生健康委指导下,医院加强了对一线医生的培训。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相关负责人也表示,目前,院内儿科医护人员全员无休、加班加点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同时做好相应预案,必要时会随时增派医护力量。

    甘肃省中心医院副院长王卫凯表示,目前还没有能有效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疫苗,所以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最重要的还是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学校、幼儿园等场所也要注意通风消毒,避免出现聚集性感染。

    儿科专家还提醒,随着冬季的到来,呼吸道疾病即将进入流行期,如果肺炎支原体与其他病原体,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等“碰头”,将给孩子身体带来考验。专家建议,在重视预防肺炎支原体的同时,也要尽可能提前接种流感疫苗。

    据新华社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