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攸水之畔,说起了你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白龙洞内的岩溶奇观掩映在绿树丛中的灵龟峰

    阿宸

    谈起了你,谈起了绵延的攸水,谈起了源远流长的历史,谈起了这个欣欣向荣之所养育的众多生灵……

    攸县是湖南一个极小的县域,但不失秀丽的山川,开阔的原野。身在攸州的我也未踏足攸县的全部土地。但我去过与否,都不影响它的独特。

    攸县并未临海,没有开阔闲适的海滩,却有着得天独厚的酒埠江,如今已经成了景区,让大众都知它的秀丽。附近的“白龙洞”,其内岩溶景观“白龙马”颇有意趣。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的仙人桥景区,其原有地下石灰岩,溶洞在地壳抬升作用下大部分顶盖塌陷以后,保留下来的一小块顶盖形成的一座天然石桥的成因令人惊叹不已。

    我去过风景绝佳的张家界,典雅古朴的凤凰古城,名誉天下的“桂林山水”。而旅途归来,在故乡再出发,天然的岩洞使我震撼,车外的田野让我惊呼……

    攸县之景,有的独特,有的平常,却构建了属于我们的美丽家乡。

    攸县的自然风光很好,但古迹之完整却更胜之。攸县历史悠长,虽小却稳定而平安。古迹自比不得西安的兵马俑,赶不上北京的紫禁城,远远落在西藏布达拉宫之后,但名胜古迹不论规模大小,壮观与否都写下了此处的过去,并启迪着未来。

    “桃花谷”其名,一听便让人心驰神往,只觉得陶公笔下的桃花源浮于眼前,“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十里桃林有了形状。虽然事实上并非无杂树,而是草木繁茂,但2000余米的古河道仍旧书写刻画了一个美丽的盛景。

    洣水河畔的“灵龟峰”亦是奇景,其山势一峰独秀,有“梅城第一峰”的美称,而其上的“灵龟寺”始建于唐,奇峰古刹,巍然立于其上。依山傍水的古寺历经千年,风霜雨雪下仍钟声阵阵,香火不绝。

    我的高中在灵峰之侧,晚自习时传来的阵阵钟声,已然印在了我的青春里。

    攸县在湘赣边,是个不大的县,而正是这个小小的县城获得了“国家园林县城”的称号。它的美在自然风光,更在人文治理与熏陶。

    这里山清水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绿化”提升了环境的美观,而“垃圾分类”普及的是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四分”法的耳熟能详必是与环境美化与利用废物的提升息息相关;新市镇的新联村是“生态公园”美誉的获得者,村门口的提示牌摆在那里,而“为了您与他人的健康,请注意环境卫生”的红线却刻在心里。城镇事业欣欣向荣时,乡村的美好也一刻不落。攸县做到了。

    我知城镇的秩序井然,亦看得到乡村的秀丽出众,城乡风貌早已在“城乡同治”的政策下,在民众的共同努力下一切向好,而“国家园林县城”的称号正是对家乡的嘉奖。“城”与“乡”的共同进步自然是令我自豪,攸县虽小,但在政策引领下,正大步向前。

    攸县在中华民族历史的悠长诗篇中亦写下了一段细长的文字。

    “梅城”其名呼之甚久,传闻颇多。五代后梁时期迁至今址的攸县县城也拥有一段自己的故事:秀才在此不慎打破花钵,他痛心之际将梅花栽种江边,后高中进士,仍在视察时去看了看他所种之花,知县深受感动并倡导众人种梅,而后梅开遍地,故称“梅城”。幼时问爸爸为什么叫“梅城”,他答不上来,我心中“攸县种了很多很多梅花所以叫梅城”的想法竟确乎与传闻相差无几。

    早在新石器时代初期使有人类繁衍生息的这方土地,在唐时改名为“攸”,七八岁不曾想其渊源之时只觉贴合——家乡虽小,但确实“攸”闲自得。秦往后的千年时光里一直被重新划分、改名,但攸县永远在这里,是祖国神圣土地的一部分。而攸县话的存在更是众人的精神依托,外人眼里与普通话“唱反调”的攸县话,却实实在在让我心里“欢喜”。不说“衣衫”说“衫衣”的这片土地,有文人来往,有过战乱之祸,但不衰的文化永远支撑我们向前。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