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我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有关改革部署,特别是新一届市委将改革作为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重要抓手,作为解决株洲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全市改革工作呈现出新气象、新面貌。为全面展示改革工作取得的成效和典型经验,不断营造改革良好氛围,本报即日起开设“深化改革开新局”专栏,集中报道相关改革成效。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廖喜张
通讯员/吴章芹 谭云林
成本控制,正成为区域竞争新的角力点。
翻开可口可乐、沃尔玛、华为、京东等巨头企业的“成功经”,无一例外都有极致的成本之道。延伸至区域竞争,湖北、广州、深圳、芜湖等地也已将竞争目光延伸至成本领域。
省委书记沈晓明曾深入剖析:“在当前各地重视服务的情况下,企业在选择投资目的地时,不一定会把办事情的时间快一两天作为关键因素,但一定会把一地长期营运成本优劣作为关键决策依据。”
先进制造业当家的株洲,毫不含糊地坚持成本领先!
今年,我市启动服务企业“一降一升”行动,通过精准“把脉”企业运行难点痛点,逐一“对症”拿出政策措施,以“100%”努力促进企业生产成本降低1%以上,利润提升1%以上。
“一降一升”之间,株洲如何宏图再起?
1%背后的深意
一个地方的发展,短期看项目、中期看政策、长期看环境。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我市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稳增长、促发展的关键性战略举措,创新推出“企业办事不求人”“一把手走流程”“六即改革”“不刁难企业负面清单”等改革举措,不断提振市场主体信心。
虽然取得了积极成效,但过去更多考虑行政审批时效问题的改革,是否满足企业最急切的需求?面对当前更复杂的竞争环境,企业还需要怎样的营商环境?这成了市委市政府最牵挂的问题。
5月6日,我市“三个高地”一季度讲评会上,一份征求意见稿送到与会的近百位企业家手中。这份征求意见稿深入分析影响企业利润的制约因素,逐一拿出降本增效措施,希望提出切合实际的株洲方案。
“如果说,我们整个产业或者集群的销售收入、利润率,能比竞争对手高1至2个百分点,你想想是多大的差距?”会上,市委主要领导的一语期待,点出了背后深意。
于大处着眼,作为同级别城市的优秀代表,株洲向上突围、争先进位,需要为“株洲制造”寻找到更多优势;从小处来看,企业集中反映包括融资、用能、物流等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急需减轻企业压力,增强企业活力。
突破口在哪?株洲紧紧盯着4个字:成本领先。
被誉为“竞争战略之父”的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在代表作《竞争战略》一书中提出了三种竞争战略,第一种就是成本领先战略,即指通过一系列措施降低企业综合成本,从而获得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绝对优势。
营商环境转向成本领域,既是企业的事,又不仅仅是企业的事。市委决策层对此有着清晰的认识:成本和利润,不仅是企业盈利能力的直接体现,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营商环境的水平,并更深层次影响产业结构。
着眼当下,立足未来。大家都期待,通过实施成本领先战略,帮助企业每一个环节都以最低的成本,争取最大的效益,进而形成一种地区整体上的竞争优势。
“双1%以上”的目标
上半年,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株齿)的电费一度高达50余万元/月,但次月却下降了6万多元。
生产高峰期,电费不升反降,怎么回事?
这要从一本“用电攻略”说起。今年,国网株洲天元供电公司园电中心(简称天元园电中心)走进株齿,对照电费单帮企业问诊把脉,发现“高峰用电太多,明显占据大头。”
用电分为“尖、峰、平、谷”四个时段,每个时段电价不同,最大差价达50%。这里面的省钱“道道”可不少,天元园电中心根据株齿生产情况,量身定制了一套“用电攻略”。实施后马上彰显成效,当月用电成本降低12.5%。
“根据企业当前的产销能力,预计每月可为企业节约电费10万元左右,一年将降低成本逾100万元,也意味着,企业将直接增加逾100万元的利润。”天元园电中心负责人说。
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每个月10万元的电费开支,可能并不算多。但如果再算上物流、融资、用地等各方面“抠下来”的成本,再扩及全年、全市,小开支可能会变成一笔惊人的利润。
今年7月,《株洲市服务企业“一降一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正式印发,旨在以“100%”努力促进企业生产成本降低1%以上,利润提升1%以上。
一场围绕融资、用地、用能、物流、制度性交易“五个降成本”和科技竞争力、数智赋企、人才引育、开拓市场、企业办事不求人“五个增效能”的行动,在全市迅速铺开。
融资方面,推进全市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下降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用地方面,力争用地平均征拆成本降低20%以上;用能方面,加快推进一批重大能源项目建设;物流方面,推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降至13.8%以下……
以“政府更有为”,促进“市场更有效”。市三高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围绕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10个重要方面下大力气,推动以制造业和创新为主要特色的城市核心竞争力加速回归。
“100%”的投入
近期,三一智慧钢铁城完成了两个“首次”。
8月28日,园区企业湖南展翔首次通过水运的方式,将钢材运至株洲港,经陆运短驳后送抵需求企业。9月11日,园区企业湖南仁一又首次通过铁路方式,将钢材运至中车株洲车辆有限公司,经陆运短驳运抵位于园区的企业仓库。
一个尴尬的事实,曾深深刺痛株洲人的心。
坐拥中南地区最大的货运编组站,株洲物流运输却严重“偏科”:成本最高的公路运输占了对外运输的九成,铁路运输远低于全国水平,水运占比远低于全省水平。
直面物流尴尬,今年,我市动作频频——推动“一港通”通关项目落地,整体货物通关周期压缩了30%;加快三一智慧钢铁城铁路专线建设,预计明年9月全面建成;加速推进株洲铁路综合物流基地项目,力争年底实质性开工……
“一降一升”行动启动后,我市迅速成立工作专班,统筹安排重要工作,着力推进重大项目,协调解决重大困难和问题。各级各部门精准“把脉”企业运行难点痛点,对重点企业实施“一企一策”,重点行业实施“一行一策”。
行动成效,在实践中不断显现。
天元区推动高科园创与德坤、德通共建园区共享零担物流平台,为企业降低直接物流成本约8%;芦淞区打造“互联网+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新模式,项目评审效率提高约30%;株洲供电公司推行“三零”“三省”服务,企业办电效率提高30%……
企业获得感,在一个个数字中跳动。
受益于“一降一升”行动,晶辉电子新建的大尺寸STN LCD液晶显示屏产线建设项目快速投入运行。企业负责人介绍,新产线比原产线单位能耗降低20%,产能增加80%。
联诚集团仅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率及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就节省资金3170万元。同时,还预计节约电费85万元,融资节约利息38万元。
“截至9月30日,轨道交通相关业务销售利润率增长0.45个百分点。”联诚集团董事长肖勇民说,“一降一升”全力为企业纾困解难、降本增效,对未来更有信心了。
摩拳擦掌,大干一场。以“100%”的努力,撬动“双1%以上”的目标,制造名城正加速打造“成本洼地”“利润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