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书记沈晓明强调,在当前各地重视服务的情况下,企业在选择投资目的地时,不一定会把办事情的时间快一两天作为关键因素,但一定会把一地长期营运成本优劣作为关键决策依据。
企业靠成本领先致胜,华为将终端业务从深圳搬到东莞,特斯拉汽车电池中90%以上的锂从矿山直接采购,京东早年顶住压力花重金自建物流体系到最后使整体成本降低70%。
地方高度重视成本控制,湖北提出“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广东发布18条法治举措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芜湖在全国率先推出“1%工作法”,株洲全面推进“一降一升”行动力促企业降成本升利润。
所有案例,都指向同一个事实:超级企业无一例外追求极致的成本控制,城市竞争已经将目光延伸至成本战略。哪里生产经营综合成本低,企业就投哪里;谁能真正帮助企业“多快好省”,谁就更有竞争力。
从源头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走市场化发展之路,有三个主要的底层逻辑,即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物流结构。
着力降低产业结构成本。近年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优势产业锻长板、战略产业补短板、传统产业抓升级、未来产业抢布局,持续放大“厂所结合”生态成本优势,株洲产业结构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趋势越来越明。一杯咖啡的时间,可以集齐一台电力机车所需的上万个零部件,产业链与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形成了先进制造完备高效、动态平衡的产业集群生态。继续坚持固本兴新,大力支持链主供应链全球化多地化布局,以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开辟新领域新赛道,推动一批超高能耗、低端产能、扭亏无望的僵尸企业退出,争取一批“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标志性项目落地投产。
着力降低用能成本。株洲能源结构存在天然劣势,比如电力。光伏、水电基础薄弱,早些年本土头部企业还经常缺电,能源长期靠外援,“刀把子”长期握在别人手上。我们要发挥十二分的主观能动性,提早介入,积极协调,超前布局,宁可让电等企业,不能让企业等电。加力推动抽水蓄能、大唐华银、绿色能源智慧互联网三年行动等项目建设,既为全省系统性用能提供保障,也为株洲本土企业降低能耗、节省成本。
着力降低物流成本。株洲物流运输不仅严重“偏科”,还“生在福中不知福”。成本最高的公路运输占了对外运输的九成;坐拥中南地区最大的货运编组站,铁路运输却远低于全国水平;拥有100公里湘江干流,性价比最高的水运占比远低于全省水平。目前,株洲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是14.37%,却高于长沙和湘潭。产值几百亿的企业,货物七转八转,全靠卡车拉,是极不经济、不明智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铁水公多式联运体系。既要激活硬件打开通道,也要建好软件理顺机制。围绕产业链集群布局和大宗工业品流向,借鉴义乌经验,从重点货运整合、多式联运组织、基础设施联通、信息智慧联网多方发力,就算单位货物哪怕只降一毛钱,综合起来也是天文数字。
另外,也要关注企业制度性交易和融资、用地降成本,特别是着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经济学家张五常《佃农理论》揭示,所有企业不得不为价格发现、信息获取、决策度量以及协商成本买单。他做过一个比喻,地方政府就像商场,企业和项目就是商铺。商场要赚钱,就少用条条框框耽误商铺赚钱。做好企业墙外的事情,不该插手的事项坚决不打扰,以公正监管促进公平竞争,决不允许刁难企业和群众,让企业多用时间跑市场、少费功夫跑审批。着眼于制度环境,持续规范行政权力,全面推动“一把手走流程”改革,办好“制造名城早餐会”,以服务实效增强市场主体的信心。大力优化土地征拆和供给。从土地市场的升值潜力实际出发,保障征地农民权益,避免征地拆迁和土地市场倒挂,杜绝“拆违补贴”等不合理的开支,严控征拆成本。盘活“晒太阳”的闲置用地,推进工业用地“标准地” 出让,做优“土地超市”平台,租售并举,弹性供应,让“土地等项目”,让项目轻装上阵。主动积极降低融资成本。善于寻找利用长期性、低成本、政策性资金,提高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占比,引导各类商业银行和PE及VC机构在株开展融资配套服务。
任何决策本质上都是算账,既要算清政治和民心大账,也要算清成本和收益细账。学习推广芜湖、武汉和东莞等地降成本经验,把握决策和议价的主动权,对每一次投资,算清全覆盖、全环节、全价值链的账,防止被牵着鼻子走,避免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流失。提升资本运作能力,能认准、敢投资,学习合肥投出“蔚来”“京东方”、深圳扶持“华为”“大疆”、浏阳投出“蓝思”“惠科”等经验,投出一批株洲的“独角兽”和“现金奶牛”。
不管模式、技术、质量有多重要,都不能成为轻视成本的特殊理由。降本不能等,越早启动收益越大。启动降本,最好的时间,就在今天。
(执笔:吴楚 王彦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