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替”商品,勿忘安全

  • 上一篇
  • 下一篇
  • 马文章

    【提倡节俭无可厚非,但安全仍是前提。】

    “换个名字搜商品,价格打骨折。”“家人们,别再花冤枉钱了,用廉价化学方法,代替昂贵的日用品……”近日,一些短视频平台热传商品“平替”小妙招,分享所谓行业信息差,诱导消费者为其买单。

    消费领域刮起“平替风”,省钱是最大嘘头。比如,大牌洗衣液5公斤装约50元,而使用散装过碳酸钠5公斤,还不到20元。除了能省钱,商家宣称消费者可以自由匹配,体验DIY乐趣,也吸引不少人尝鲜。

    然而,用化学品“平替”商品,本身就具有一定安全隐患。类似被商家热捧的过碳酸钠、氢氧化钠、二硫化硒等“平替”化学品,它们具有爆炸、燃烧、毒害、腐蚀等危险特性,生产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会有相应的专业技术和设备来保障安全,但缺乏专业知识的消费者自行使用这些原料自制,存在不小的安全风险。

    互联网销售危险化学品,早已有相关文件设置制度“篱笆”。

    笔者认为,要遏制住这股商品“平替”风,相关监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大检查执法力度,以案释法,严惩违法违规销售行为;电商平台应严格落实第一主体责任,加强对平台经营者销售商品或服务信息的审查,并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提倡节俭无可厚非,但安全仍是前提,消费者别被博主带了节奏,最终“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