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产业 株洲新名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海平面一号”海上风电机组。本报资料图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徐滔

    在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新能源产业将迎来史无前例的发展契机和动力。我市也顺势提出“新能源产业2023年实现千亿以上产值,打造成我市第二个千亿产业集群”目标。

    作为新能源产业重要一级,我市的风电产业,发展究竟咋样了?

    现状:跨越发展,全国前茅

    风电产业,主要有风力发电和风电装备制造两个领域。

    根据市发改委官方文件显示,2023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预测28.1亿千瓦左右,其中并网风电4.3亿千瓦、并网光伏发电4.9亿千瓦,两者累计装机达9.2亿千瓦,首次超过水电装机规模。

    我市属于风能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市之一。全市7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在4.5~7.5米/秒,适合开发低风速风电场。考虑各种限制因素,“十四五”可开发量约100万千瓦。

    目前,我市已建成渌口区凤凰山和攸县太和仙、醴陵明月等风电场。

    2023年,我市重点规划建设的风电场有15个:炎陵县龙溪风电场、渌口区淦田镇太湖风电场、攸县丫江桥风电场、醴陵市贺家桥风电场二期、攸县太和仙风电场一期扩建工程、攸县太和仙风电场二期、醴陵市白兔潭风电场、醴陵市石山冲风电场、醴陵市贺家桥风电场三期、茶陵县邓阜仙风电场、茶陵县严塘秩堂风电项目、醴陵市沩山风电场、攸县鸾山金子岭风电场、炎陵县下村目乡风电场项目、醴陵市枫林风电场。

    2022年,我市新能源发电量28.66亿千瓦时,其中,水电21.94亿千瓦时,风电5.08亿千瓦时,光伏1.64亿千瓦时。

    根据规划,到2025年,全市并网风电装机102.71万千瓦。

    风电产业方面,可谓稳健前行。从产业链重点企业运营情况看,大部分企业去年都取得可喜增长,其中,中车株洲所风电事业部实现工业产值110.3亿元,同比增长14.9%。时代新材风电产品事业部实现工业产值50.8亿元,同比增长2.6%。

    特别可喜的是,中车株所风电整机销售陆上风电装机量国内行业排名第四。中车电机风力发电机组销售国内第一。中车风电叶片产业规模稳居全国前二、世界前三。南方宇航风电传动齿轮箱全国第三。动力谷光明工厂成功下线第7000支风电叶片,完成了从“小白”到“标杆”的质变。时代新材成功突破百米级海上风电项目,迈出了“双海战略”重要一步。我国自主研制的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顺利下线,为该款风电机组配套的全球功率最大中速永磁风力发电机由我市研制。成功与国内高校达成“校企合作”新模式,打造风电产业优质技能人才供应链。

    突破:产业名片 全球竞争

    作为制造名城,株洲依托其雄厚的工业基础和技术优势,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风电产业链,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全球风电产业最有实力的竞争者之一。风电产业,成为株洲又一名片。

    2006年,中车株洲所成立风电事业部(简称株洲所风电),主要从事风电整机研制与销售、智能运维、风电场、光伏电站等新能源项目的开发、建设、运营、转让,以及清洁能源综合系统解决方案的研究与应用。2020、2021两年累计总产值突破200亿元。

    株洲所风电依托株洲所“器件”“算法”“材料”三大根技术,成功将轨道交通的系统集成、变流及控制等关键核心技术平移应用于风电、光伏及综合能源业务,掌握了高精度风功率预测、智慧风场盒子、一机一储、无人值守、叶片涂层自除冰、风/光储耦合、综合能源能量管理系统等前沿核心技术,打造了一流的设计、制造、验证及服务平台,构筑了系统方案解决平台、智能风机平台、电网友好型技术平台、数字化平台、测试验证平台、智能运维服务平台等六大技术平台,建成了产业链保障体系、高端装备制造体系、端到端产品质量体系、产品可靠性试验验证体系、项目管理标准化体系、人才支撑体系等六大保障体系,已具备2.xMW~7.xMW陆上风机以及海上8.xMW~12.xMW海上风机的研发与生产能力,为构建平价时代最优LCOE提供了中车方案。

    目前,我市形成了包含风机整机、发电机、叶片、齿轮箱、变流器、弹性元件等零部件及风电场运营全产业链的风电产业集群,累计装机5000多台。中车株洲所风电现已成为国际化的清洁能源、智慧运维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和综合能源服务商、国内风电整机主流供应商。株洲所将源自高铁的十大核心技术,再创新应用于风电产业,着力打造风电整机、智能运维、综合能源服务三大业务板块,持续培育和发展技术创新能力,快速响应智能化运维、综合能源服务、分布式电源建设等增量业务市场。当前已打造完成2MW、2.5MW、3.xMW、4.xMW四大成熟整机平台产品线,细分机型多达30余款,适应国内各类复杂气候条件,并广泛分布应用于高原、平原、山地、濒海等复杂地域。

    2021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1),中车株洲所重磅发布5.xMWD175、6.xMWD185风力发电机组、中车风电整机“箕星”平台系列化产品、“一机一储”创新概念与关键技术等诸多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新技术新产品,引得500余家行业企业高度关注和肯定。

    中车株洲所高层表示,基于“一体两翼”+“孵化器”战略构想,以“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与销售”为一体、以“风、光资源开发和智能运维”为两翼,通过能源前沿技术研究,推进示范项目落地为产业“孵化器”,实现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未来,中车株洲所将紧密结合、融会贯通轨道交通与风电装备之间的优势技术,继续大力发展风电装备、风电服务业务,实现陆上风电整体解决方案的升级完善,逐步成长为全球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整体解决方案的领跑者。

    未来:产品升级,强化品牌

    虽然我市风电产业基础好,发展势头好,但仍不可否认,我市风电产业还存在着产业链谋划能力还不够强、龙头企业规模还不够大、企业引进和被引走压力大等问题。

    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落实“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株洲市电力新能源与装备制造(含汽车)产业链将按照“聚焦龙头、产业裂变、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强化品牌”的工作思路,做大做强风光、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重点产业,加快布局氢能产业,推动新能源装备在电力、交通等领域的应用。通过绿色能源革命倒逼产业转型升级,以加快推广应用支撑产业快速发展,推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力争我市新能源产业2023年实现千亿以上产值,将新能源产业打造成我省重要的千亿产业集群,有效促进我省绿色能源产业发展。

    未来几年,我市将持续发力,做大做强重点产业。充分利用未来5年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窗口期,逐步构建以“绿色低碳、节能高效、多元互补、智慧互联”为主要特征的能源消费体系,做大做强重点产业。充分发挥我市装备制造优势,加快低风速风机、海上风机等研发,推动风电和光伏企业协同创新,力争上下游于一体、各环节相互配合、契合度高的完整产业链条。

    加快推广应用场景。加快推进风力发电,不断扩大新能源发电应用范围和规模,配套发展智能电网、现代绿色高载能产业等网侧,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随着“双碳”战略持续推进,我市风电产业必将迎来新一轮蓬勃发展。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