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讯(全媒体记者/王军 通讯员/刘卫红) 日前,省土壤肥料工作站发布2023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技能竞赛评比结果,攸县粪肥还田组织运行机制获评优秀案例。
据介绍,该机制通过服务组织对接种养两端,探索出粪污收集、处理、还田等全环节专业化服务体系,逐步构建起养殖种植紧密衔接的绿色高效农业发展新模式,让原来遭人嫌的“污染源”变成惹人爱的“营养源”。
数据显示,粪肥还田每年可为养殖场节约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成本700万元、种植户节约化肥开支1500万元,耕地地力平均提升0.1个等级,带动该县畜禽粪污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95.56%,有效缓解了养殖业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压力。
攸县是全国农业大县,也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县内300个生猪规模养殖场,一天产生近700吨粪污。以往,粪污发酵成堆肥,需要20天左右,对于集中养殖且日排量较大的养殖场来说,需要一个大的场地吞纳。
位于攸县网岭镇的尧泰养猪场,此前就常为粪污发愁。为了环保达标,猪场曾投入数百万元建设粪污处理设施,每年深受高额运行维护费用的困扰。
后来,粪肥还田服务组织找上了门,表示按时按需提供畜禽粪污收集处理服务。
粪污及时处理,不仅实现了污染零排放,还让养殖场节约了一大笔成本。尝到了甜头,双方顺利签下3年合作协议。
对粪肥还田持欢迎态度的还有种植大户。攸县淦桂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桂种了1500亩水稻,施用粪肥后,每亩化肥减少了10%,产量反而提高了5%,年效益增加了23万元。
粪肥还田打开种养双赢新模式,一批粪肥还田服务组织迅速成长。粪肥还田服务组织负责人夏军,已经与25个养殖场签订了服务协议,原有堆肥处理厂已不能满足生产需求,今年他准备新建一个1200平方米的厂房,届时可为35000多亩农田提供绿色有机肥。
目前,攸县共有8家粪肥还田服务组织,服务覆盖17个乡镇(街道),每年可完成收集、处理畜禽粪污共13.1万吨,其中固态堆肥2.19万吨,水肥10.91万吨,可替代化肥总量2500多吨,这一模式的推广大大节约了化肥的使用和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