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淌在旧时光里的“齐家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上世纪八十年代,解放东街低矮的民房▲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解放街,“协丰长”绸布店▲改造后的徐(齐)家桥商业步行街

    刘云波

    六十三年前,我出生在庆云山脚下的殷家祠堂,这里是原国民政府株洲镇公所所在,也是株洲建市之初机关的办公场地。

    我在此地住到八九岁,有些星星点点的模糊记忆。记得从大门出来左拐就上了解放东街,又叫大石岭,近年改名为大胜岭,野史传说吴三桂在此与清兵有一役大胜,但无确切的史料证据。我从小听老一辈人叫“大刹岭”,湘潭土话叫石为“刹”。这里原是庆云山脊的一部分,山上有一块巨石,修路至此,叫大石岭应该不会错。解放东西街是以齐家桥的中轴线划分的,从齐家桥往南走是一个30多米的上坡道,一条断头路,往东叫解放东街,朝西叫解放西街,联通结谷街,构成一个丁字型地貌。

    齐家桥和整条解放街都是麻石筑的石板路,解放东街两侧都是商铺,前店后家的那种阁楼式建筑,几乎家家户户屋后都搭了一些房子延伸至建宁港的水边。西街则是公所、酱厂、教堂,第一派出所、消防站等公家建筑。街边大多数的房子都是四壁透风的土筑墙,条件较好的人家,也只是住在用木头或石头砌成的房屋里。

    小时候,母亲常带我去解放东街“协丰长”绸布店隔壁的裁缝店做衣裳,后来长大了学党史才知道,这“协丰长”绸布店的名头蛮大,1930年9月,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一方面军总前委扩大会议在此召开,这次会议纠正了“立三路线”的左倾冒险错误,作出了放弃攻打长沙、向敌人力量薄弱的江西转兵的决定,史称“株洲会议”。当然,彼时年幼的我完全不晓得这些,只觉得是一栋极寻常不过的临街店铺,倒是隔壁的裁缝店,母亲领我去得多,印象更深刻,记得店里的婆婆总是用窄窄的软皮尺给我量尺寸,量衣领时软软的皮尺和婆婆的手触摸到我的脖颈时,感觉痒痒的,我很享受那一刻的宁静。

    “小心,看路”,每次,来来回回的路上母亲总是反复叮嘱。下雨天走在坚硬不平的石板路上特别怕滑,万一摔着了那伤得一定不轻。

    齐家桥是通向湘江的小河浜上一座桥,长不到百米,宽七八米的样子,三孔拱桥,扶手栏杆不到一米,全部是麻石垒成的,非常简陋,桥上只能供板车,三轮车和人通行。齐家桥建造年头不详,相传至少有300多年历史,在老株洲人的心目中,它不仅仅是一座桥,而是株洲最初的老城区一带的泛指,范围包括了连接桥两端的解放街、港口街、结谷街、栗树街、李家坪以及建宁闸附近那一带,居住在这里的人被称“侨民”。其中,既有世居此地者,也有战后逃难迁徙过来的。那一片区有菜肉店、水房、食杂果品店、文具店、铁匠铺、竹篾铺、绸布店、中西医药房等等,油条烧饼甜酒摊,更是让我印象深刻。那时的老街没装路灯,天刚亮,清洁工倒马桶的车就出来了,“倒尿桶哒!”吆喝声伴着手摇铃声响彻老街上空,久久回荡。最热闹的时候是早市,熙熙攘攘,川流不息。落夜后则一片寂静。

    齐家桥有一大景观,每年春秋汛期的时候,湘江的水位已经高过了建宁闸另一边的河浜,闸门关闭。雨水季节一到,小河浜的水见涨,水位一天天抬高,先是淹没了桥孔,后来渐次淹没了桥面,栏杆,最后演变成一片泽国。每每这个时候,浜堤上总是站满了人,他们用一种捕鱼的罾,三角形的长竹竿下套着渔网,网孔大小不一,用几根结实的绳子系住,最后归结系在一根用于起落的竹竿上。汛期大大小小的水塘溪流中的鱼都涌入浜河中,让每一位捕鱼者都收获颇丰。

    齐家桥一带是低洼地,发特大水的年份,水漫出了堤,淹没了整个桥面,结谷街大片的店铺,李家坪的居民区都进了水,水位最高时,南边到解放街的断路处,北到结谷街和栗树街结合点的南站铁路边,都成一片泽国。待水退却时,不牢靠的房子被水浸泡过后倒塌,灾民流离失所,到处可见带着小孩的老人沿街乞讨,他们只伸手,不开口,因为开口讲话,立刻可分辨出是本地人和还是外乡人。

    汛期过后,齐家桥的街市又慢慢地苏醒过来,回到了从前车水马龙的样子。

    现在的齐家桥和建宁港早已不复存在,成为旧城改造的一部分,石拱桥、麻石路,以及种种旧时的痕迹,残存在我们这一辈上了年岁的老株洲人的记忆中。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