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最美老干部”代表

  • 上一篇
  • 下一篇
  • 谭敬炎用相机记录株洲故事

    陈和平(右)在乡村振兴一线

    汤其雪在106国道醴陵段站岗护学

    “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谭敬炎 用网络传递正能量的“老干部网宣员”

    反映群众呼声,传递民情民意,是谭敬炎触网以来不变的初心。

    2003年,在市行业办以副厅级待遇退休的谭敬炎,开始以网名“文一多”“老干之声”等活跃在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论坛。他关心环保,曾多个深夜趴在江边的草丛中,只为拍下非法采砂船的采砂镜头;他关心弱势群体,帮家境困难的老人发帖,帮重病患者募捐;呼吁关爱环卫工人、关注小学生上学安全……很多民生问题,背后都有谭敬炎发帖的身影。

    他积极投身公益,担任天元区临江社区监督委员,主动参与“银发聚力、小区共建”活动,在文明创建、小区自治、志愿服务等活动中发挥余热、奉献爱心。

    不只为百姓代言,谭敬炎还积极为党委政府部门出谋划策,当好编外参谋。在献智献策活动中,他撰写的《绿水青山理念放射光芒,株洲环保治理发生蝶变》《新时代老党员之家是幸福之家奋进之家》等文章,获省、市和有关部门表彰;一顶草帽、一个水壶、一台相机,他深入园区、企业、乡村开展调查研究,近年来向市委、市政府呈报多篇高质量调研报告。

    谭敬炎爱学习、爱创新、爱宣讲,他创建了别具特色的宣网工作室,打造“老干之声”特色品牌。他先后在12个省、23个市县举办老干部网宣培训,引领更多的老同志学网懂网知网用网,在网上积极发声。

    谭敬炎被人们称为“银发老兵”,曾获评“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全省三好老干部”。

    “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陈和平 扎根乡村,助力振兴的“第一书记”

    2016年,市委组织部发出“招贤令”,号召退出领导岗位的干部到省级贫困村或软弱涣散村任职。那年,从市纪委正处级调研员岗位退休的陈和平,刚动完大手术,切除了一个肾,本应好好休息,却主动请缨去渌口区朱亭镇浦湾村担任“第一书记”。

    1973年,17岁的陈和平作为知青下放到浦湾村锻炼,少年丧母、家里困难的他,大冬天的连双棉鞋也穿不上,乡亲对他颇为照顾。这份暖心的情谊,他始终牢记心间,找机会回报。

    彼时的浦湾村刚合并不久,是软弱涣散村,还负债,党组织凝聚力不强、班子内耗严重,矛盾纠纷频发。面对这块难啃的“硬骨头”,陈和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抓党建、抓班子,把规章制度立起来。

    被推选为浦湾村党总支书记后,他积极为村里争取资金3000多万元,开展项目建设30多个,建成500多平方米的村级服务中心,修建了环村公路,三个片区发展特色产业,村民收入大幅提升。2019年,他获评株洲市“新时代乡贤”;2020年,浦湾村获评“全国文明村镇”,他创作的村歌《浦湾之歌》获全国村歌大赛二等奖、全国“百佳村歌”。

    2020年7月,陈和平又成为市派驻朱亭古镇社区党总支第一书记,并担任朱亭镇党建和经济社会发展顾问。他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提出将朱亭古镇建成“以朱熹文化为主线,集农业旅游和人文旅游相结合的长衡株潭休闲度假区和旅游景区”的建议,获得采纳;古镇社区清廉社区创建被推为省级示范点。2021年,陈和平获评“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

    “中国好人”汤其雪 护学17年的“编外交警”

    今年66岁的汤其雪,是醴陵市王仙小学退休教师,他几乎每天在微信朋友圈更新几段视频,镜头里是嘈杂的街道、滚滚的车流。

    多年前,106国道改道,王仙镇上的幼儿园、小学及中学,分布在106国道附近,而学校的两个路口没有红绿灯,人车抢道的事经常发生。2006年暑假的一天,买完菜回家的汤其雪,目睹自己的学生遭遇了一场车祸,于是,他下定决心去“护学”。

    “护学”之路极其不易,王仙镇是当地瓷器厂、鞭炮厂的聚集地,货运车辆川流不息,司机们横冲直撞惯了,根本不把汤其雪放在眼里。很多群众也充满质疑,有人觉得他不务正业,是在作秀;还有人觉得他是脑子有问题,瞎指挥……

    面对种种质疑,汤其雪用实际行动来回应。17年来,他每年站岗不少于340天,风雨无阻,即使节假日也不休息。为了保护学生,他曾两次被车撞伤,折了三根肋骨,但始终没有放弃。这17年间,他护学的路段没有发生过一起学生安全事故,创造了一个“奇迹”。

    一盏灯点亮一片光,一个人带动一群人。去年底,“汤其雪护学队”成立,原定60人左右的护学队,如今扩至几百人。

    汤其雪的善举得到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媒体报道,引发了社会强烈关注,他获评 “中国好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湖南最可爱的乡村教师”等荣誉称号,成为醴陵家喻户晓的“名人”。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