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县香干口碑好,在市场上大受欢迎,因其香味醇厚,成功地激起了人们味蕾的兴奋。攸县香干具有锅香浓、口感滑嫩、韧性足、口味纯等特点,是一道老少皆宜的地方特色家常菜。
攸县香干于2000年后被引入湘菜菜谱,并且迅速发展,成为湘菜名品。2010年攸县香干入选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专供特色菜谱,2018年攸县香干被纳入湖南省“一县一特”农产品目录并获得倾向性扶持,2021年攸县香干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现如今攸县香干已闻名全国。
追根溯源,攸县香干到底有怎样的来历呢?淮南王刘安为西汉高祖刘邦之孙。传说刘安好道学,欲求长生不老之术。他由八公相伴,登北山造炉炼仙丹,他们取山中的三泉清冽之水磨制豆汁,又以豆汁培育丹苗,炼成了一种诱人的香香的白白嫩嫩的东西,食之,美味可口,取名为豆腐,刘安也于无意中成为豆腐的创始人。西汉时,刘安的侄孙刘则任攸舆侯,将豆腐的制作技艺传入了攸县。一方水土衍生出一方豆腐,攸县人发挥聪明才智,将豆腐进一步制作成韧性足、便于保存和运输的香味浓郁的攸县香干。
攸县香干深受大家喜爱,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制作攸县香干的原材料——大豆、泉水都是纯天然,制作过程皆为纯手工,而且挺有讲究。
攸县境内的东西两面群山环绕,水土肥沃,给“八月黄”黄豆提供了优良的生长环境。攸县境内无论是山泉还是井水都含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矿物质和丰富的微量元素,清冽甘甜。当清香的“八月黄”遇上了甘甜的山泉水,再经过匠人的巧手妙法,制作出来的攸县香干便有了独特绵醇的味道。
攸县香干的制作工序细分有几十道,大致过程为:挑选新鲜而饱满的“八月黄”黄豆,清水洗净。然后用清泉浸泡数小时,让黄豆吃透泉水,再将之磨成浆,滤去豆渣。接着就是煮浆,正宗的攸县香干一定要用柴火铁锅煮浆,而且要把握火候,既要煮透,又不能烧糊。适当加温后待降到一定温度,与渗入的石膏水搅拌,据说搅动的次数和力度都会影响香干的口感,此过程叫做点膏,这样一来豆浆就变成了豆腐花。再把豆腐花用棉布一块一块包好(大小、形状一致)放置木板上,将同样放满豆腐的木板叠成好几层,用重力压干豆腐水分,将成型的豆腐取出,置于高温的水中浸泡两分钟左右,然后放入盐水中浸泡30分钟左右,尔后再置入食用焦糖水中稍微浸泡一下,捞出来码在篮子里晾干表面水分,凉透后装袋包装。
这样制作出来的攸县香干色泽金黄,柔韧细嫩,口味清醇,保质期可达半个月之久,当然如果包装后,香干保质期一般能达到270天。攸县香干没有烟熏味,而是飘散着浓浓的锅香味和豆香味,有时深沉含蓄,有时粗犷奔放,有时细腻柔和……
攸县香干是一道价廉物美的地方特色家常菜,它具有博大心胸,可入贫寒之家,也可登高雅之堂。
陈一灿先生曾作散曲《正宫·醉太平》赞美攸县香干:攸州美餐,最是香干!金黄气色好容颜,着实不凡。未熏那烟火堪惊叹,这锅香口味忒惊艳。切些辣子一同煸,上来一盘!
喜欢厨艺的人爱在攸县香干这块儿大显身手,想方设法做出特色来。品尝香干,并享受其中的乐趣,这在攸县已成为一种现象。当然,随着攸县香干越来越大的名气,也有越来越多的远方朋友爱上了这道纯正的株洲美味佳肴。
王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