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专家下乡去

  • 上一篇
  • 下一篇
  • 10月18日,攸县酒埠江镇酒仙湖村,科技专家走进辣椒种植大棚,为种植大户讲解病虫害的防治。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军 摄

    10月18日,专家在攸县酒埠江镇普安桥村的梨树种植基地开展现场指导。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军 摄

    10月19日,科技专家团在茶陵腰潞镇潞理村的香芋种植基地开展现场指导。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军 摄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军 通讯员/王修东

    阅读提示

    让鹌鹑给你下蛋,怎样才能保质保量?

    返乡种蔬菜的头一年,一不小心把病虫害“招惹”了个遍,这要如何应对?

    今年刚栽下的梨树苗,如何让它茁壮成长?……

    10月16日至20日,市乡村振兴科技专家团走进全市一区四县(市),开展科技助农巡回指导。记者全程跟访,听到了种养殖户的诸多“怎么办?”,看到了专家们专业耐心的指导,也切实感受到了农村“创客”对科技指导的渴求。

    从渌口到醴陵、攸县、茶陵,再到炎陵;从自动化的养殖大棚,到栽种果木的平整山坡;从田间地头的手把手教,到座谈环节的你问我答。马不停蹄的巡回指导,干货满满,也颇受欢迎。

    走,带你去几个“现场”看看。

    镜头1

    养殖自动化,“防火墙”有待加固

    “有消毒盆吗?进棚之前我们先踩一踩,把鞋底消消毒。”

    10月17日上午,醴陵市枫林镇蕉源村,湖南大学动物医学院研究员尹德明进入鹌鹑养殖大棚前,先要了口罩,接着这样问道。

    这个细节,让南楚风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施武新直呼“专业”。养殖鹌鹑的第4个年头,他越来越意识到防疫的重要。

    两个养殖大棚里,约13万羽鹌鹑蹲伏于笼舍,兢兢业业地下着蛋,每天产量2吨多。养殖基地配备了自动化的鹌鹑养殖智能生产线,机器搅拌好的饲料通过管道自动投喂,鹌鹑产的蛋滚到凹槽,再通过传送带运到集蛋处。大棚内,可保持恒温状态。

    施武新曾在广州从事酒店管理,有一份成功的事业。2019年,他响应当地招商引资政策返乡创业,并在综合考量后开始鹌鹑养殖,前后投入近300万元做到了如今的规模。

    目前鹌鹑蛋市场行情如何?死掉的鹌鹑怎么处理?鹌鹑粪肥一袋能卖多少钱?进入养殖大棚,尹德明等专家一边查看鹌鹑舍,一边就相关情况向施武新仔细询问。

    “下半年的鹌鹑蛋卖不起价,一公斤卖不到10元。粪肥价格还可以,一袋能卖到10多元。”施武新介绍。

    “做到这样挺不容易了,但有些地方有待改进。只有把环境搞好,做好健康管理,才能提升鹌鹑蛋的产量和质量。”尹德明在鹌鹑养殖基地转了一圈后,对施武新说。

    比如粪肥处理,目前在两个养殖大棚中间进行,没有专门设置的封闭区域。尹德明说,针对这块要进一步加强消毒,搞好卫生。

    查看拌料的区域后,尹德明也建议施武新在饲料里添加大蒜粉,可以对鹌鹑进行肠道方面的杀菌,鹌鹑粪便的气味相对不会那么刺鼻。

    “今后有任何技术方面的问题,都可以联系我,我会尽力提供相关帮助。”离开鹌鹑养殖基地前,尹德明和施武新互相加了微信。

    专家支招

    紧盯“六流”,构建生物安全体系

    上午实地调研加现场指导,下午座谈交流,这是科技专家团巡回指导的固定流程。座谈环节,先是科技专家就相关主题进行授课讲座,接着是现场提问答疑。

    10月17日,市乡村振兴科技专家团走进醴陵市。上午,专家团在枫林镇的蕉源村和枫林市村调研了多个种养植基地;下午,在醴陵驻村的市派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相关镇村的干部,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等,齐聚一堂听课,并提出自身疑问向专家求解。

    “通过上午在鹌鹑养殖基地的实地走访,我重新思考了一下讲座的内容。”授课专家中,尹德明为了把在养殖基地提到的内容说透,适时地调整了讲课的重点。

    如何做好鹌鹑养殖基地的健康管理,实现稳产、高产?

    尹德明给出的指导是,构建鹌鹑养殖的生物安全体系:规范办公区、生产区、环保区及隔离区等区域划分;同时管控好“六流”,即人流、物流、车流、鹌鹑流(与鹌鹑生产相关的运输等各环节)、水流、料流,在每个环节做好消毒杀菌等防疫工作。“实际上,在这方面做好种植业也是相通的,这些环节做到位,稳产和高产就有了保障。”

    镜头2

    病虫害让蔬菜种植新手犯了愁

    “你这个辣椒白粉虱虫害很严重啊。这时候(要治),太晚了。”10月18日上午,攸县酒埠江镇酒仙湖村,市农科所蔬菜种植专家宋志伟走进辣椒种植大棚,一眼就看出了问题。

    “我们打了几次药,确实都没什么效果。”31岁的村民董伟是蔬菜基地的负责人,他皮肤被晒得黝黑。专家团来之前,他正在平整土地,眼下向专家介绍情况还是满头大汗,时不时用手掌去抹汗水。

    宋志伟说,患白粉虱虫害的辣椒,叶片霉烂,不再进行光合作用,也就不会提供营养,这批患病的辣椒不会再挂果了。他弯腰摇晃一株辣椒,让大家注意看,“一摇就会掉白色粉末。”

    科技专家团副团长、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二级调研员胡湘生形象地说:“这就像我们甩头皮屑一样啊。”

    白粉虱不仅影响了旁边大棚的辣椒,在另一个大棚,宋志伟又发现了白绢病的踪迹。他扯起一株枯死的辣椒,把根部举到董伟眼前,“你看靠近根的这里腐烂了,营养上不去,整株辣椒就逐渐死掉了。”

    董伟此前一直在县城做汽修汽配,今年春天他返乡创业,投了10多万元进去,按目前的产量估计亏了六七成。相比汽修汽配,他坦言回乡种蔬菜“累多了”,由于没种过菜,只能摸索着在失败中不断积累经验。

    “目前的8个蔬菜大棚,你做过土壤改良没有?”宋志伟问道。

    “没有,以前这里是种玉米的,我想着应该不需要改良土壤。”董伟不好意思地说。

    而来到种茄子、黄瓜等蔬菜的大棚,宋志伟又发现了其他病虫害,“很少看到集中出现这么多病虫害的情况,不过头一次种,也能理解。”

    “既然这样,不妨把它当典型,作为重点帮扶的对象。”科技专家团团长、渌口区科技副区长彭璇说道。

    专家支招

    先做土壤消毒防治虫害功在平时

    在宋志伟看来,董伟面临的问题,也是很多种蔬菜的新手都会遇到的。

    一方面,新手普遍缺乏经验与技术,即便请教了一些专家,也一时难以理解消化;另一方面,由于资金有限、也怕麻烦,忽略了前期一些重要环节,导致后面出现病虫害时已经难以补救。

    对董伟目前的情况,宋志伟的建议是,采摘之后把这一批辣椒全部烧掉然后深埋,然后对所有蔬菜大棚的土壤进行改良,并加入石灰或高锰酸钾等进行消毒,“如果有条件,可以争取相关支持对蔬菜大棚进行提质升级,装上防虫网等。”

    座谈交流时,宋志伟向台下听课的相关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强调,病虫害的防治最重要的是提前预防、及早干预,平时就要多注意。

    对宋志伟的建议,董伟在座谈交流时认真聆听,并表示将按照专家的意见做好病虫害防治。“这批辣椒我会采取建议烧掉深埋,然后做土壤消毒,同时按原计划再增加10个蔬菜大棚。”他说,加了专家的微信,有了他们的支持,“我有信心把蔬菜越种越好。”

    镜头3

    这30厘米的偏差区分了短视与远见

    10月18日,攸县酒埠江镇普安桥村。

    头顶秋高气爽的蓝天,脚踏新整理的土地,科技专家团和村干部们,一步步爬上了栽满梨树苗的土坡。

    “这里种的是什么品种的梨?”来到种植基地,湖南省农科院水果种植专家张平问道。

    “是从浙江那边引进的翠冠梨。一期大概种了6.7公顷。”普安桥村种植大户蔡正再回答。

    “打算采用什么树形,是开心形,还是Y形?”张平又问。

    “我们想用Y形。”蔡正再回答。

    听到这里,张平不禁笑了,主动伸出手来说:“那咱们必须要握个手了,从品种到树形,都是我研究多年的。”

    这一举动,让大家也跟着笑了起来,瞬间拉近了专家与种植大户的距离。

    在翠冠梨种植基地看了一会,张平发现梨树苗的行间距和株距没啥问题,但定干的距离似乎不够。一问,得到的答案是“40厘米”,在张平看来,这还不够高,需要距离地面60厘米到70厘米。

    “你今后是不是想通过机械化管理与采收?”张平问道。

    得到蔡正再的肯定答复后,张平也说了自己的理由。在她看来,梨树的寿命一般有四五十年,40厘米的距离看似够,但随着梨树不断长高,枝条纷披交叉,后面会不利于机械入场管理。

    “越是新的果园基地,越要提前做好规划,只有着眼长远,考虑到机械化管理的方方面面,后面才不会留遗憾。”张平说。

    听到这番解说,大家纷纷点头。

    专家支招

    立足长远因地制宜做好树形管理

    “10年前,这个PPT是50页,现在它增加到了100页。”

    座谈交流环节,张平以此作为开场白,也让台下的听众直观地感受到了近些年梨树种植栽培的迅速发展。

    根据实地调研翠冠梨种植基地的情况,张平也调整了讲课的重点,着重介绍了品种的选取与树形的管理。针对普安桥村的梨树种植基地,她还是强调,要把主干距离地面的定干至少留出60厘米的高度。

    分析湖南及各地种植梨树与管理树形的差异后,张平建议普安桥村的翠冠梨可以主要采取Y形的树形改造,这样不仅利于提升产量,也便于后期的维护和管理。

    镜头4

    留得枯荷听雨不如开动脑筋提产

    10月19日,茶陵县腰潞镇双泉村。

    秋雨凄凄,雨雾迷蒙。科技专家团来到双泉村时,只能纷纷撑伞冒雨赶赴考察点。双泉村党总支书记颜运华,为前来考察指导的专家介绍着村里湘莲基地的情况。

    过了采收期,湘莲基地里只剩萧索的茎干,以及枯萎的荷叶。正值秋雨天气,一派古诗里描绘的景象:留得枯荷听雨声。

    双泉村种植了33.3公顷的湘莲,看似种植技术要求不高,但产量一直不是很高。

    省农科院药用植物研究中心副主任彭斯文、省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魏林,在颜运华的引导下,连续看了双泉村的两个湘莲种植点,为其提升产量出主意。

    魏林建议,在莲花开花的时节,可以试着按照一公顷一箱的比例放置蜜蜂,让蜜蜂帮助授粉,从而提高产量。需要注意的是,莲花只有花粉,没有花蜜,需要按时给蜜蜂补充一些糖水。

    “以前只听说油茶可以用蜜蜂授粉,没想到莲花也可以。”颜运华听了这个建议,惊讶又开心地说。

    专家支招

    采用轮作方式冬闲时节可种油菜

    对双泉村的湘莲基地,专家魏林建议,采取轮作的方式减少病虫害,提升产量。

    “湘莲是不能连续种植的,否则品种会退化,也会增加病虫害的风险。”魏林说。

    在魏林看来,双泉村的湘莲采收之后,秋冬季节与其让它闲着,不如种植油菜。而且油菜无需选取早收的品种。这是因为南方五六月多雨水,通常湘莲头一次开的花在雨季霉烂,开花也没有带来效益,不如栽种油菜,推迟湘莲的栽种与开花时节。

    种植油菜后,每亩也能收到200多斤油菜籽,在莲子和莲藕的收益之外,又能带来新的收益,切实提升单位面积的产能。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