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家坊一个社区的源远流长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丁家坊社区办公楼现在,丁家坊的村民大多住上了漂亮舒适的楼房或别墅

    丁家坊栽种的沙罐萝卜

    丁家坊村南的廖家渡口,当时为醴陵三大古码头最为繁忙热闹处

    文志勇

    只要是醴陵人,不知晓“千年咯醴陵县,万年咯丁家坊”这句民间俗语的还真不多。

    丁家坊是位于醴陵市城区来龙门街道办事处东南郊的一个社区,北倚秀美的人形山,南临悠悠渌江河,地方不大,面积只有3.2平方公里,人口却有8000余人。

    丁家坊历史悠久,据说其得名比醴陵古县城设置还要早,所以“万年咯丁家坊”的说法也喻指其存在年代久远。民国版《醴陵县志》载:丁家坊在宋、元年代属醴陵乡依仁里,明代属上坊都,清代属十五自治区之城区,民国年间先后属旧五区之第一区、清泉乡之第五保等,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归属于渌江乡、城东街道办事处和来龙门街道办事处等。2005年,丁家坊由村转为社区委员会,辖15个居民小组。2016年,新一轮行政区划调整,上洲村与丁家坊社区合并为一个社区,仍称丁家坊社区。

    丁家坊得名,据传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有丁姓在洲上聚族而居,沿河岸设堤坊(古“坊”同“防”)以防洪护洲,故名丁家坊。丁家坊老辈人讲,这里在晋朝曾出过一位大官丁尚书。清嘉庆版县志则载有丁家坊名士丁隽简历,称丁家坊在“治东三里,世传丁隽家世于此”;丁隽为宋代学士,“兄弟十七人,义聚三百口,五世同居,家无间言。大中祥符间,诏旌其门曰‘义和坊’”。丁氏族谱记载,丁家坊在明代洪武元年曾称为新洲,历时400年历史才更复为现名。丁家坊原先的管辖范围很广,新中国成立前上洲、中洲、下洲三村(地)均在其境域内,东至黄沙兰家坝,西南至桂花桥、巫家湾地段(现湘东医院一带)。新中国成立后,下洲逐渐演变更名为烈士塔,成为醴陵老县城最为繁华地段,已不复为丁家坊管辖之地了。只有中洲仍在丁家坊境内。

    自古以来,丁家坊就是一处举足轻重的交通要道。明清及民国年间,县城由东走丁家坊,为出入浏阳驿道。原驿道只有两三米宽,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修通106国道之前,从县城通往东乡的主道,就是从丁家坊出发,沿渌江河岸经马脑潭(不经过珊田)直达黄沙的。丁家坊水运尤为发达,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都繁盛一时。村南廖家渡口,原为复兴码头,兴建于清嘉庆年间,为醴陵三大古码头最为繁忙热闹处。码头对岸即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醴陵颇负盛名的国有企业渌电和永盛瓷厂。在陆运欠发达的时代,这个码头便是醴陵瓷器和其他货物出进的主要转运站。现码头遗址保存较好,青石板路及码头立碑还清晰可见。

    丁家坊村民一直以种植蔬菜和稻谷为生,也贩卖些豆腐香干。这里的土壤沙性重,土地肥沃,村民种植的萝卜曾名重一时。丁家坊俗称的沙罐萝卜品名其实叫“浙大团”,是从沿海省份引进的一种良种萝卜,种植始于民国早中期,个儿又长又大,水多汁浓,每个萝卜最小的都有3斤,最大的曾达到十三斤重,易炆烂,脆甜可口,成为醴陵当时著名的土特产品牌,与曾作为贡品的黄沙庄埠芋头齐名,远销株洲、湘潭和萍乡等地。

    丁家坊萝卜在人民公社大干集体时,种植面积一度达到200多亩,亩产萝卜近5吨,为当时的大队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但丁家坊却常受水患洪灾之扰,庄稼等农作物年年失收歉收成为家常便饭,导致经济发展长期滞后,地方群众生活困难。当时有一首民谣曾唱道:“有女不嫁丁家坊,又怕大水又怕干……”在旧社会,丁家坊人民的生活是日保日、餐保餐,常常是吃零米过日子,等卖完蔬菜香干后才换点早饭米回来下锅。

    历经几十年变化,丁家坊现已成为城区的一部分,浙赣复线、320国道穿境而过,连栋成排的房产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村内工商业发达,百业兴旺,村民大多住上了漂亮舒适的楼房或别墅,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万多元,人人都过上了富足美满的幸福生活,再也不用靠天吃饭,男人们也不用发愁讨不上媳妇了。

    这就是丁家坊,一个古老厚重而又日新月异着的美丽村庄。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