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吴楚
通讯员/朱建轩
株洲建筑业转型迎来新的注脚。
日前,省住建厅正式发文,株洲获评2023年湖南省“绿色建造、浅层地热能规模化应用试点”城市。
这些“拗口”的专业名词跟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密切关系?又将为株洲的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利好?
两项什么试点?
无论从低碳节能、用工困境、降本增效、信息化等哪个维度看,建筑业绿色智能化,都是大势所趋。
鲜为大众所知的是,湖南在绿色建造赛道领跑全国。上世纪90年代,湖南在全国率先在民用住宅应用装配式建筑技术。
2020年底,湖南被确定为全国首个、目前唯一一个绿色建造试点省份。到今天,湖南绿色建造发展速度、产能规模、综合实力领先全国。
湖南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就是要日日求新、敢于创新。
明白了这两点,就能明白“绿色建造、浅层地热能规模化应用试点”背后的深刻内涵。
根据《湖南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绿色建造是指采用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排放、提高效率、保障品质的建造方式,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工程策划、设计、施工、交付的建造全过程,充分体现绿色化、工业化、信息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的总体特征的工程建造活动。株洲市民中心、第四代住房未来社区、中天杭萧钢构一期科研楼等项目,都属于绿色建造范畴。
浅层地热能是指蕴藏在地表以下一定深度范围内岩土体、地下水和地表水中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热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资源。株洲武广新城智慧能源工程即是代表之一。
株洲凭啥入选?
如果足够了解株洲绿色建造,也就不会对入选试点感到意外了。
一方面,株洲连续三年超额完成省厅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指标,落实情况位居全省前列。
另一方面,目前株洲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在设计、施工阶段,已按要求100%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65标准)和绿色建筑标准。
此外,看资质。株洲具有绿色建筑设计经验的单位达到58家,占本地设计企业的86%;具有建筑总承包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117家,包括建筑特级施工资质1家,建筑一级施工资质34家,具备大量实操案例。
看政策,先后出台《关于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株洲市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株洲市绿色装配式建筑管理细则》《株洲市绿色建筑创建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从2017年起,累计发放资金补贴约1800余万元。
看应用,我市先后完成了建工·五福景苑项目、青龙湾超低能耗建筑、中天麓台等一批省级绿色建造试点项目。
看产业,目前株洲拥有1个国家级装配式建筑基地、2个省级装配式示范基地。2022年产业集群规模约249亿元。
看“头衔”,住建部钢结构装配式住宅试点城市、湖南省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湖南省首批绿色建造试点城市。
去年2月,株洲先进制造产业链调整,“节能环保与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入围株洲13条新型优势产业链之一。
“本次再次入选新的试点,将有利于株洲绿色建造工业化、产业化发展,也将促进我们完善政策,健全保障机构。”市住建局建筑节能与科技管理科科长谭婷说。
未来全方位推进绿建转型升级
据悉,本次株洲以申报排名第一的成绩入选试点,试点期限为2023年至2025年,株洲将获得省级财政1800万元的补助资金。
下一步又有何打算?
根据市住建局、市财政局联合印发的试点实施方案,在绿色建造方面,株洲将陆续补充一批政策文件,促进示范项目落地,解决建设面临的实际。
此外,全力建设湖南(国际)绿色建造科技博览园,将其打造成“全球首创、中国唯一” 的绿色建造生态集群和创新高地。
还有,培育5个绿色建造优质企业,在株洲市各市辖区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中选取多个项目开展绿色建造试点工作,试点项目在结构类型、性质用途等尽量选用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
在浅层地热能规模化应用方面,根据周自然条件,提出用燃气锅炉供暖、以湘江(区域湖)为冷热源的“江水(湖水)源热泵系统”等传统和可再生能源供能等6种技术方案。
同时,将实施湖南(国际)绿色建造科技博览园、株洲市中医伤科医院(武广院区)、中海·学府世家三个试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