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军
通讯员/邓丽
啪嗒,啪嗒。
10月19日凌晨3时许,渌口区朱亭镇双江村。淅沥的雨声轻敲窗户,把市派驻村工作队“80后”队员曾润财惊醒了。
前一天,村里利用帮扶资金从贵州遵义采购的首批24000根黑木耳菌棒,已有16000根的刺孔开了口。技术员指导过,接下来一周的菌丝就像“嫩毛毛”一样需要呵护,高温不行,也要防雨水,一旦淋雨就容易感染病菌。
睡前,曾润财看了天气预报,晚上可能会有雨,所以睡得不踏实。
听到雨声,曾润财翻身起床,先打电话给参与种植的农户。
“一点点雨,应该没关系吧?”农户睡意朦胧地说。
“技术员说了,不能淋雨,如果抢救及时还能挽回损失,不管的话可能全打水漂了。”曾润财说。
放下电话,犹豫了一下,曾润财又拨了村书记齐赛寒的电话。要拿覆盖菌棒的薄膜,必须向他拿钥匙,但前一天,村里有老人不慎烧着田埂,村书记带队去扑火,累得吊了水才回家睡下的。
这些电话打完,曾润财叫醒了队友易浩山,没忍心去叫醒一起去扑火的驻村工作队队长谢建文。
套靴一换,雨衣一披,曾润财和易浩山从村部住处跑出去开车。深夜的村里一片漆黑,借着车灯凿开黑夜的两道光,他们先赶去拿薄膜,然后急忙往存放菌棒的田地里赶。车灯射出的光线里,雨点越来越密。
开了约2公里,赶到田地。他们和赶来的5个村民,一起顶风冒雨,紧张地盖起了薄膜。田地里没灯,曾润财打开车灯,还有两个强光手电筒,照着大家一起盖膜。
雨点噼里啪啦地砸在雨衣上、汽车上。风一吹,雨水钻进了衣服里。被雨打湿的地很滑,曾润财和易浩山都摔了跟头。
“抢救”2个多小时,16000根刺孔开口的菌棒都盖上了薄膜。
回到住处匆匆洗个澡,曾润财又回到田地,把菌棒的情况拍给技术员看,然后开始对接第二批到货的27000根菌棒卸货。
“盖得比较及时,菌棒的状态不错,应该可以避免损失。”技术员回复说。同时,他也提到,雨后气温回升,这时候要把薄膜全部掀开,做到通风干燥。
虽然熬了一个通宵,但看到技术员的微信,疲惫的曾润财和易浩山来了精神,简单吃过早餐,又去到田地带着村民把夜里盖上的膜再掀开。
双江村的村集体经济较为薄弱,黑木耳种植是驻村工作队进村以来,和村里一起携手打造的新产业,寄托着村里产业振兴的新希望。
“经过一夜奋战,这个产业的新苗子我们守住了。”曾润财欣慰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