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南(后排右一)等在高陇地区搜集红歌时与参与座谈人员合影
吴宇欣
之所以写下这篇记忆文字,是因为我人生的第一张照片,是由潘南在1970年左右在茶陵县林业科学研究所拍的,我在茶陵的诸多童年影像记忆也都是潘南留下的。
潘南,1932年5月生于香港,青少年时期在香港求学,香港地下组织发现青年潘南思想进步,渴求知识,活泼多才,是一个可堪造就的人才。1948年5月,一位姓刘的同志秘密介绍潘南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后因他人工作泄密,为保护潘南,党组织决定派潘南回大陆,他被分配在中南军区情报部门工作,1955年转业到茶陵县文化馆,1981年调中共茶陵县委党史办工作,1986年10月19日凌晨因长期患病导致心力衰竭,经抢救无效不幸逝世,终年54岁。
潘南出生在香港,父亲潘晓初,苦心钻营,谙熟商道。潘家除在香港开设五处银铺、参茸行店铺外,还在广州开设了六家国药房。十九路军李济深、蔡廷锴将军还聘任潘晓初先生为顾问。
潘南的童年是在这个富有和荣耀的家庭中度过的。他得到过父亲的宠爱,也受到了父亲爱国爱乡思想的熏陶。
潘南有港籍出生证,随时可以入港定居,至于生活方面的现代化就更容易办到,宠爱他的母亲当时健在,四个胞妹都有可观的收入,他们都要热心资助潘南,潘南却视荣华如草芥。
潘南这种不慕荣华、不贪富贵的品质,是红色土地茶陵人民培养的。
潘南走遍了罗霄山下茶陵的山山水水,为当年茶陵人民自带干粮上井冈山的精神倾倒,为当今茶陵人民耿直、好客、纯朴、善良的品德所陶醉。潘南那时下乡,需要到乡亲家里吃派饭,乡亲们总是把自己上好的酒、最好的菜让给他吃。“三年困难时期”的一次下乡,乡亲们自己吃蕨根,拿不出什么好菜款待他,就把刚出芽的菜秧做给潘南吃,这让潘南非常感动。
冷露无声湿桂花,历历往事让潘南总觉得自己亏了乡亲,给人民以反哺才是他最大的快慰。
潘南在茶陵县文化馆工作期间,卓有成效地搜集和编写了几百首革命歌曲,“革命力量要强盛,就要扩大铁红军,我们都是受苦人,大家踊跃去报名。为了扩大铁红军,红军要招好后生,加强红军战斗力,大家踊跃去参军。”这些红歌至今还在乡亲中流传。其中《扩大铁红军》《土豪劣绅怕红军》辑入了《中国民歌》(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一书。潘南还搜集编录了茶陵民间八十几出戏,以及大量的器乐曲、锣鼓谱,这些都是蕴藏于茶陵民间,鲜为人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潘南一专多能,除了能歌善舞外,还擅诗词、书画、文章,尤以摄影见长。他的摄影作品,除了在茶陵县展出,还在《湖南日报》《湖南画报》《潭州纪胜》《文汇报》《人民日报》等书刊上发表,他的《青年水电站》《厂江国际稻瘟病》两组作品,分别被联合国小水电会议及国际稻瘟病研究中心采用,为中国争得了国际荣誉。
1979年,县里筹备茶陵革命斗争历史展,潘南一个人接受了303幅版面的拍摄、洗印、放大任务,当时茶陵没其他人能承担这份工作,潘南常常工作到深夜,保量保质保时完成了任务,至今茶陵县革命纪念馆还陈列了潘南的巨幅作品。
在他的镜头下,茶陵这个美丽的地方被呈现出了不同的风貌。在潘南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茶陵的山水之美,雾气缭绕的山林、流水潺潺的溪流、青山绿水的田园风光等等。这些景色都被潘南用镜头捕捉下来,呈现出了茶陵的独特魅力。
除了自然风景,潘南还记录了茶陵的人文景观。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茶陵人的生活场景:林业科技工作者在山间科研、市集上的热闹景象、古老的建筑和文化遗产等等,这些作品至今仍然能让人们感受到茶陵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通过潘南的作品,天南地北的人们更加了解茶陵这个湘东的老区县,也让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和自然的向往有了更深刻的直观感受。他的镜头记录了生活中的点滴美好,留下了革命老区茶陵珍贵的时光记忆。
潘南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摄影师,还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书画家和作家。
潘南的多才多艺让他在湖南文化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和贡献,他先后被聘请为《湖南日报》《株洲日报》通讯员,株洲市文联摄影家协会理事,株洲市科协理事。潘南的诗文书画,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才华。
潘南,将作品写在茶陵大地上,他用自己的作品和人品,证明了自己入世的价值和来过的意义,能不忆潘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