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冰凌
对某地心生向往,可能只是缘于一句话或一个久远的传说,便在心里播下种子。我与炎陵就有这样一段缘,几年前心有所系,但总是擦肩而过。前不久,逮住一个机会,我终于前往。
下午两点,一行三十多人,乘旅游大巴,上衡炎高速,经四小时车程,于傍晚六时抵达营地,正是夕阳西下,晚霞映染时。若身在城市,此刻免不得是暑气暴戾,车流滚滚人浮气躁。而此刻,我们在炎陵一座小镇,但见暮色苍郁,天地静默,夏风习习。葱绿的禾苗近在咫尺,一垄一垄连绵到山前。农家后院一株桃树丰姿婆娑,一棵枣树下有一张石桌三个石凳,不知它在这看过了多少晨昏,不知不觉感到了一缕烟火气。坐在此处,正好可眺望对面山峰,隐约一条山脉在暮色中蜿蜒起伏。天边升起一弯月牙。
先去农家乐住一晚,次日再到神农谷各个景区游玩。农家的晚饭总是比较晚,等饭的间隙里游伴们有的跨过屋后小溪,去看那些可爱的瓜果,青枣、山梨、板栗、黄桃,一颗颗饱满紧实地挂在枝头。有的碰见了一些花花草草,都是城里不常见到的野生植物。它们长在路边、篱笆或瓜棚上,有紫色牵牛花、红的指甲花、粉的木槿、美人蕉、豌豆茄子苦瓜花。一朵花就有一朵花天然的样子,一点也不矫揉造作,它们袒露在大自然之中,一任雨露阳光放养,难怪花色艳丽。
“开饭啦!”摆上桌的大碗菜都是主家自产的时令菜肴。南瓜、茄子、苦瓜和山里的竹笋,那叫一个香!又上来一道金黄鲜嫩的菜,外焦内软,像豆腐又像煎蛋,甚是美味可口。主家告诉我们这群没见过世面的“乡下人”,才知是一道客家菜,叫“焖蛋”。
晚饭过后,已是夜里九点多。夜露已重,四周静悄悄的,只听得远处溪流声和田畦里不时的蛙鸣。篝火生起来了,城里人带来歌舞,唱着跳着,山里的花花草草在风里轻柔摆动,这一幕真是诗意。夜色如水,天地寂寥,抬头,半个月亮爬上来了。
第二天天刚拂晓,吃过柴火饭,大伙便启程前往神农谷。出发前,领队曾把队伍分成两组。一组前往神农谷“珠帘瀑布”。这一路山势相对平缓,风景以静美取胜。另一组开往“东坑瀑布”景区,地势险要,风景独特。后因道路抢修受阻,于是,大伙聚结前往同一个目标——珠帘瀑布。
溯溪而上,峡谷深处,时而有飞瀑时而见巨石时而又云雾缭绕,景致颇多,还有些神秘莫测。行至半山腰,远远见山峰一摩崖石刻,上有大大的“寿”字,仿佛立在天地间,气势夺人笔力苍遒。
到了珠帘瀑布,据说这里负氧离子为亚洲之最,素有“天然氧吧”之称。相对于贵州黄果树瀑布的雄奇壮阔,眼前的“珠帘瀑布”珠圆玉润,有如邻家小妹,清秀脱俗美丽动人。烈日当头,见一汪碧潭清澈明亮,大伙纷纷赤足跳入水中,孩子般嬉闹,打起水仗来。溪水冰沁微凉,一洗连日来的劳累疲乏,那一刻世间俗事全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整个神农谷充满了欢笑声。
既入炎陵岂有不拜祭始祖的道理。告别珠帘瀑布,带着一身清凉来到了炎帝陵。拾级而上到了圣火台,台面三层呈半圆形,外护正方形花岗石,取天圆地方之意。台中央立有高3.9米,体积为31立方米的褐红色点火石,正面刻有1.5米高的朱红象形文字——“炎”字,此状豁豁犹如燃烧的火炬。据友说,1993“炎黄杯”世界华人华侨系列龙舟赛,圣火火种,即由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此点燃。
进入大殿,只见古木参天,红墙黄瓦肃穆庄严,一派皇家风范。再前行,道路两侧各有石鹰和石鹿护卫。宋乾德五年修建炎帝庙时,将石鹰石鹿放在主殿前方左右两侧,这一传统保留至今。
因时间匆匆,我们从午门进去,来到行礼亭,祭拜炎帝后,又参观了碑廊、九鼎台、御碑园。行程三天,匆匆来去,然收获颇丰。那一山一水一弯明月,皆可在以后的岁月里悠悠回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