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专利官司,赢了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易蓉

    通讯员/朱钧

    10月7日,石峰区红旗北路上,潍柴火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潍柴火炬)生产的最新一批火花塞产品正在装车,准备发往国内知名汽车企业。

    尽管这款火花塞产品已生产、销售20多年,但这次发货更“名正言顺”。

    不久前,潍柴火炬刚打赢了一场与火花塞行业全球排名第一的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以下简称日本特殊陶业)的涉外专利侵权诉讼官司,双方争夺的焦点正是这款火花塞。

    2010年8月20日,日本特殊陶业在中国申请名为“火花塞”的发明专利,并于2014年12月获得授权。2018年11月27日,日本特殊陶业向北京市知识产权法院起诉潍柴火炬,声称潍柴火炬的7款火花塞产品侵犯其上述发明专利权,并针对被告提出三项诉讼请求,即停止制造、销售、许诺销售7款侵权产品,销毁制造所需专用模具、设备、库存及其宣传资料,赔偿损失及相关合理支出人民币530万元并承担全部诉讼费。

    虽是两家企业的对战,但涉及的是整个火花塞行业。

    已有60余年发展史的潍柴火炬,是市场占有率排名全球第三的火花塞及点火系统制造的企业,涉案的火花塞技术已广泛使用了20余年,此次一旦败诉,意味着国内市场多款火花塞都存在“侵权”,国内众多企业在过去、今后生产的每一个火花塞都要向日本特殊陶业交纳专利费。

    因证据收集难及证据链有瑕疵,无法证明涉案专利的无效性,潍柴火炬遭遇专利侵权诉讼的一审败诉,随后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一份期刊的出现,成为扭转局面的关键。通过在公司档案馆和各级公共图书馆人工检索,潍柴火炬的知识产权团队终于在一份1991年出版的《火花塞与特种陶瓷》期刊上找到了强有力的证据。

    “该论文详细介绍了端子电极的加工工艺及尺寸参数,完全公开了日本特殊陶业涉案专利的技术方案,有力证明了该方案为现有技术,该专利不具备创造性。”潍柴火炬相关负责人介绍。

    今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做出生效判决,以专利无效为由撤销原判决,并裁定驳回原告起诉,这场官司尘埃落定。

    “潍柴火炬打赢这场官司,不仅维护了自家企业的利益,也为众多中国制造企业面对可能遭遇的国际知识产权纠纷,提供信心和经验。”潍柴火炬负责人陈光云表示。

    知识产权保护一直是中国制造崛起中的“短板”。据《2022年中国企业在美知识产权纠纷调查报告》,中国企业涉案大幅增加,却鲜有中国企业胜诉,专利诉讼超六成和解结案,商标诉讼超七成缺席而败诉。

    “中国制造亟需弥补知识产权短板。潍柴火炬的经历,恰恰证明众多中国制造企业,尤其是以技术研发为主的科技型公司一定要重视并做好知识产权布局,要有足够的专利体量来支撑其相应的市场地位。”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保护科相关负责人说,“这正是这场官司最深层的意义。”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