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旋风” 刮进清华大学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邓伟勇

    通讯员/黄智勇

    这个秋天,一股“株洲旋风”刮到了清华大学。

    9月25日至26日,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恢清带队赴北京开展“制造名城进清华”招才引智专场推介活动。

    株洲城市宣介会、产学研合作座谈会、拜访院士专家……两天的行程,步履匆匆、收获满满,也对外昭示:株洲与清华大学即将开启合作新篇章。

    人才对接更紧密

    “制造名城进清华”,首要目的还是“找人才”。

    此次招才引智专场推介活动,市委人才办精心组织,提前征集全市重点产业、行业人才需求,中车株洲所、中车株机、中国航发南方公司、时代新材等19家企事业单位积极响应,拿出560个岗位组团揽才。

    知株侠观察到,活动前一天,“清华就业”公众号就发布了预告信息,宣讲+双选的形式,让广大清华学子有了更多的期待。

    株洲城市宣介会在清华大学职业发展中心举行,能容纳200多人的华为厅座无虚席。一排排站着“听课”的景象,彰显着大家对制造名城的热情。

    “为什么来清华、株洲在哪里、李强总理履新后到地方调研首站为什么选择株洲、株洲需要怎样的人才、株洲的未来会怎样、身为株洲人幸福吗、株洲市委市政府怎么样”……陈恢清以七个维度的宣讲,全方位阐述了株洲高质量发展逻辑和取得的成效,加深了清华学子对株洲的了解。

    事实上,株洲能把招聘会开到全国最高学府,是有着强大的底气的,那就是在这座制造名城有实现人生价值的大舞台,可以干全球的大事业。这与清华大学“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成大事业”的理念高度契合。

    当然,株洲也深知,招才引智要想取得效果,并非一两次招聘会就能达到目的。就在宣介会前,陈恢清与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过勇、部分院系教授专家会面交流,就进一步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搭建更紧密的人才对接机制达成共识,希望各位专家积极牵线搭桥,推介更多优秀毕业生来株发展。

    “制造业是清华学子就业的重要领域。”看到株洲的硬核实力和满满诚意后,清华大学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主任张超说:“希望更多清华学子走进株洲、了解株洲、选择株洲。”

    合作领域更宽广

    产业竞争力是株洲发展的最大底气,先进制造业是株洲最有底气的竞争优势。

    作为“制造名城进清华”的重要内容,株洲-清华大学航发院产学研合作座谈会,是此行的重头戏。

    清华大学航发院什么来头?2018年底,清华大学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成立航空发动机研究院,目的是发挥学科优势,大力加强协同创新,为解决我国航空发动机重大理论和核心技术问题贡献力量。

    知株侠了解到,航发院虽然成立时间不长,却与株洲早已“牵手”。这个“智慧大脑”与中国航发南方公司、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均有项目上的合作,其为株洲航空主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解决了不少技术上的难题。

    双方具备很好的合作基础,又共同承担了国家重大使命,自然在重大科技项目攻关、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业人才培养与输送等方面深化合作有现实需要。双方明确,抓紧建立长期合作机制,推动各项合作落地见效、开花结果,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

    事实上,正是基于双方各自的优势,清华大学与株洲的校地、校企互动越来越多。

    今年3月,中车株洲所与清华大学共同筹划,联合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中国重汽、三一重卡等10余家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成立绿色交通专业委员会,助推绿色交通发展。

    今年4月,清华大学材料学院院长林元华一行在株洲调研时表示,材料学科与株洲优势产业链高度契合,将创新合作形式,深化合作内容,力争在技术成果转化、人才引进、技术服务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聚焦轨道交通、航空动力等优势产业,加快构建“3+3+2”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同时,株洲还在下大气力抢占北斗应用、数字经济、工业软件等新赛道。在北京期间,陈恢清拜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惕碚,有望在北斗产业发展与规模应用方面获得更多指导和支持。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在知株侠看来,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大力培育制造名城、加快建设幸福株洲,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人才、项目、技术的支撑。株洲与清华大学的深度合作,将推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让株洲先进制造业在新时代焕发强大生命力,引领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成效。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