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专科护士文欣: 与患者推心置“腹”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文欣正在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刘琼 摄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刘琼

    通讯员/黄红斌

    这本是一群挣扎在绝症边缘的病患,不幸患上了尿毒症,大部分人终身离不开透析。

    这本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岗位,在偌大的市中心医院,也只有几名护士获此认证。

    而腹膜透析这种治疗手段,将二者紧密联结在了一起。作为我市为数不多的腹膜透析专科护士,文欣用专业知识技能服务患者的同时,也为他们送上老友般暖暖的陪伴。

    既是患者的指导老师,更是贴心朋友

    “注意手部的卫生非常重要。”9月22日,在市中心医院肾内科,护士长文欣正在对几位尿毒症患者进行健康宣教。

    事实上,她还有个身份——腹膜透析专科护士。

    说到尿毒症,几乎人人都会想到血液透析,却对更经济、更便利的腹膜透析知之甚少。实际上,中国的终末期肾病患者总数约为200万人,血透机却非常有限。

    腹膜透析就是在腹壁上插一根腹膜透析管,把专用的腹膜透析液灌注到腹腔,利用腹膜的结构特征和透析液中溶质的浓度差和渗透压差,来降低血液中的毒素水平和多余的水分。这是一种可以在家中进行的透析治疗。

    2017年,通过专业考试,文欣成为市中心医院最早一批腹膜透析专科护士。相较普通护士,她更像是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程管理。

    “从腹透对象的选择到建档,再到和患者讲解腹膜透析置管术前的相关知识、注意事项等,我们需要全程介入。”文欣说,她往往需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晦涩难懂的操作原理讲上三五遍,直到患者熟练掌握操作技巧,并能自己顺利完成腹透。

    从面对病情的打击,到成为一名合格的疾病自我管理者,这个过程并不容易。

    曾有一位年轻患者在30岁生日时被查出尿毒症,心情抑郁致不愿出门。为了让这位患者重拾生活的信心,文欣一遍遍鼓励男子,反复告知其腹膜透析的优点和操作方法。

    最终,男子接受了腹膜透析,并回归正常生活。

    “对患者而言,我们既是指导老师,更是贴心朋友。”文欣说,只有“以心换心”,才能让那些对疾病一无所知的患者,变成合格的自我管理者。

    深夜排险,为患者重接“生命线”

    患者居家进行腹透时,只有按照规范操作,才能减少腹膜炎等并发症的出现,提高生存质量。可腹透是个精细活,患者和家属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文欣和同事需要为患者排除“险情”。

    2020年7月的一天,家住攸县的王大爷在家剪东西时,一不小心把腹膜透析管给剪断了。

    着急的王大爷立即拍了照,并将此事告知远在湘潭的女儿。

    “紧急求助,我的父亲将腹膜透析管给剪断了,怎么办?”王女士赶紧将图片转发到市中心医院腹膜透析病友微信群。

    此时,文欣和同事沈丛飞看到了该求助信息。

    “透析管道暴露,意味着患者的腹膜有被感染的风险,要赶紧来医院。”文欣说,她和同事一边指导对方做应急处理,一边再三叮嘱患者尽快就医。

    当天凌晨2点,老人被送到市中心医院。一般来说,腹膜透析导管被剪断后需要重新置管,这需要花费3000余元,且会增加患者痛苦。

    经考量,她们一边小心翼翼地给患者消毒、修复导管,一边冲腹并留标本做细菌学检查。两个小时后,险情被排除,老人的这根“生命线”被重新接好。

    开启“线上”服务,让患者少跑腿

    腹透患者通常是居家治疗,一般一个月复诊一次。可术后伤口该怎么护理?置管患者在家中如何自行换药?……这些问题,长期困扰着出院后的患者及其家属。

    怎样让患者少跑路?2021年7月,文欣和其他几名腹膜透析专科护士决定开启“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上门为患者进行自动化腹膜透析机操作指导、腹膜透析出口换药、更换腹膜透析外接短管等。

    李阿姨是一名糖尿病肾病患者,已进入尿毒症期。2年前,她因糖尿病足截肢而卧床不起。每次往返医院,对她和家人都是一项“大工程”。

    得知情况后,文欣和腹膜透析小组成员就利用下班时间,上门为李阿姨进行检验采血、营养评估、腹膜透析治疗随访、更换外接短管等服务。

    “他们真是解了我的难题。”这种零距离的服务,让李阿姨又有了活下去的动力。

    线上服务不止这一点。这两年,除了在腹膜透析病友微信群内答疑解惑,文欣还会抽空“坐诊”市中心医院互联网医院,为腹透患者提供居家指导与随访。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