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丰收,村民笑开颜。 曾俊敏 摄
编者按
丰收,是最美的滋味,是土地给予辛勤劳作之人的最好回报,也是农民心里最朴实、最炽热的期盼。在第6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临之际,株洲日报特开设《我的丰收故事》栏目,记者走进县(市区)田间地头,记录农村火热的生产、收获场景,聆听广大群众丰收背后的酸甜苦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展现新时代农民的精神风貌,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油鼓劲。
讲述人:渌口区龙潭镇新华村党总支书记 彭中波
金秋送爽,村里的红心猕猴桃又丰收了。站在藤架下,闻着猕猴桃特有的清香,看着村民忙着采摘、打包果实,我心里别提有多满足了。
新华村比较偏远,常住人口600多人,以老年人居多。过去,村里没有什么别的营生,年轻人大都选择外出打工,老年人则留在村里种点田种点菜,喂点鸡鸭,大山宁静有余、活力不足。
2017年,我成为新华村党总支书记,村里发展什么项目,成了我日夜琢磨的事。
偏远是短板,也是优势,新华村远离城区闹市,生态环境好,气候适宜、植被茂密、水源丰富,特别适合种植高品质水果。
但到底种什么,大家心里没底。作为书记,我必须站出来,首先打个样。经过考察,我从湘西引进红心猕猴桃“金红50”,流转了12亩土地试水。
万事开头难。因猕猴桃种植技术要求高,头次挂果不太理想,成熟的猕猴桃果小、果形不良,又因为果子不耐储存,没及时卖出去,烂掉了不少。这几年,也遭遇过特殊天气、病害等打击,但我始终看好“维C之王”的市场前景,我请来专家现场指导,答疑解惑,提升村民的种植技术和积极性。同时,采用人工除草,施有机肥,保证猕猴桃的品质。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摸索,猕猴桃的产量稳定了,每亩可达1500公斤,口感香甜多汁。果园每年会聘请本地村民务工,在套袋和采摘等繁忙时期,用工数在40人左右,大家尝到了甜头,信心更足了。
为更好储存猕猴桃,今年村里还建起了冷库,依托电商平台和朋友圈推广,我们村的猕猴桃不仅在本土受欢迎,还卖到了广东、浙江、山东等省份。
不仅如此,今年我们村还引入了台资企业青净农业,种植了40多亩从台湾引进的蔬菜品种,如苹果丝瓜、苹果苦瓜、芋头冬瓜等,像苹果苦瓜可直接生吃,清甜可口,颇受市场欢迎,这样一来村集体经济也盘活了。
现在,咱们龙潭的蓬源仙露营基地十分火热,我们村打算抓住机会做好规划建设,争取和蓬源仙文旅资源联动,吸引游客来这边采摘休闲,为新华村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邹怡敏 通讯员/张仪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