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机”腾飞 乘风而上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杨凌凌 通讯员/罗金鹏

    60多年前,新中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在株洲331厂诞生,谁也没想到,就是这样一台小小的发动机,发出了株洲开启通航产业链的第一声轰鸣。60余年上下求索,芦淞——一个助力新中国通航产业腾飞的地方,紧抓时代机遇,以产业兴经济,用科技促振兴,强力推进通航研发制造、通航运营维护、通航教育培训等全产业链发展,通航产业实现了“从有到优”的精彩蝶变。

    做大一个点 让优势更优

    本世纪头10年,国家开始大力提倡发展通航产业。呼应国家政策,株洲把通航产业产业作为五大千亿产业集群来打造。

    而芦淞区,其具备的通航产业的雄厚发展基础,在全国范围内无出其右。

    它是全国最大的中小航空发动机研制生产基地,是“全国航空工业的摇篮”——1954年生产出新中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一举终结我国不能独立制造飞机的国际偏见,此后研发多个型号航空发动机,第一台重型摩托车发动机、第一台地面燃气轮机、第一台涡桨发动机等,拿第一是家常便饭。

    9月8日,一场新品牌发布会在芦淞区举行。当日,湖南山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迎来全面升级。由大众熟知的“山河科技”正式更名为“山河星航”。同天,山河星航还与新疆新粤通航、江苏亚华通航、西安空天通航等9家企业进行签约。

    对于产业发展而言,延伸链条的关键是要有“链主”企业发挥“火车头”作用。山河星航的全新升级,对芦淞进一步壮大通航制造产业、擦亮装备制造名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增添了新动能。

    芦淞区大力推动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雄心和决心,正吸引着投资商的目光。数据显示,株洲涉航企业90多家,芦淞区占据45家。芦淞机场运行至今,已有山河通航、翔为通航等12家通航运营企业12家入驻。

    一个个标志性事件,凸显芦淞在全国通航产业版图中的实力和地位,也见证了芦淞一任接着一任抓通航产业的坚定与执著。

    连起一条链 将优势变胜势

    9月18日,芦淞机场展厅内,一款款造型各异的飞机模型,以及一块块内容丰富的展板,让人直观感受到芦淞在新中国航空业中的地位。

    芦淞通用机场,作为全省布局最早的通用机场,2018年获颁A2类通用机场使用许可证,2019年正式投入使用,2020年成为全省首个A1类通用机场,也是唯一通过军方、民航审批的“双证”通用机场。

    时下,走进“众星云集”的航空城,航空装备制造业“老牌”与“新星”在此集聚。逐步完善的园区引来无数航空相关产业竞相投资,这里正成为一片名副其实的航空产业“热土”。

    翔为通航是一家集研发生产、运营、培训研学为一体的国有混合制通航企业,业务遍及全国28个省级地区,是芦淞航空产业链的骨干企业,也是湖南省运营资质最全、业务量最大的通航企业。今年8月,翔为通航高压水泵在西藏3700米高原测试成功。这标志着芦淞通航企业有了更好的应急救援能力。

    山河星航、翔为通航的良好发展态势,是芦淞通航产业蓬勃发展的缩影。近年来,一大批优质产业项目的落户,让芦淞通航产业呈现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的喜人态势,经过多年的发展,芦淞区建成了国内最大的中小航空发动机研制基地,基本形成了集中小航空发动机研发制造、通航整机制造、通航运营、配套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布局。

    2022年,株洲中小航空发动机产业集群获评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评选的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航空小镇获评省级特色工业小镇、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

    从长度到宽度,从高度到深度,芦淞通用航空产业正在实现历史性的跨越。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