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 中国人民银行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36万亿元,新增贷款较7月份大幅增加。专家表示,8月份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信贷资源流向更有需求、更有活力的实体经济领域。近期宏观政策“组合拳”协同发力,后续政策效果将不断显现。
增量“稳住” 信贷供给仍较为充分
中国人民银行当日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8月新增贷款较上月大幅增加超过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多增868亿元。业内人士介绍,8月新增贷款同比多增幅度看似不多,却是在去年达到历史同期峰值的基数上实现的。
“8月新增贷款环比大幅增加,释放出经济回暖信号,也显示出市场预期和情绪出现好转。”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当前宏观经济持续好转,货币信贷供给仍较为充分,信贷投放内生动力仍然强劲。
数据显示,前8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7.44万亿元,同比多增1.76万亿元;8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0.6%,保持较高水平。
中国人民银行相关部门负责人曾多次表示,观察货币信贷数据,宜将考察周期拉长一些,不能只看某个时点的数据。
记者从多家银行了解到,单月贷款数据受基数、季节性规律等扰动较大,7月、8月的贷款情况要合并看待。“7月单月信贷数据一度偏弱,但单月短暂波动不足以说明问题。前8个月我行贷款总体保持较快增长,投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占比不断提升。”一家国有大行人士说。
专家表示,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总量是够的,结构性政策工具要进一步针对结构性问题,权衡金融机构对特定领域金融服务的意愿和能力,解决好不敢贷、不愿贷、不能贷问题。
结构优化 增强经济内生动力
8月,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9488亿元;8月末,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9%,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0.9%。
“8月信贷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持续增强,而且更加精准,引导资源流向更有需求、更有活力的实体经济领域。”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这背后离不开政策面的支持,今年以来金融管理部门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
上半年,中国人民银行降准0.2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流动性超5000亿元;6月至8月两次“降息”,1年期LPR已下降20个基点。另外,业内人士预计前8个月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93%,同比下降0.33个百分点,继续处于历史低位。
与此同时,金融举措“精准滴灌”特点突出:金融管理部门推出创新创业金融债、科创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支持科技企业和制造业龙头企业;碳减排支持工具扩围至部分外资银行、地方法人银行;推动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支农支小再贷款等落地生效……
一系列金融举措适应重点领域发展需要,推动增强经济内生动能。数据显示,1月至7月我国新增民企贷款5.9万亿元,同比多增1.8万亿元;普惠小微贷款、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同比增速分别连续4年高于20%、连续3年高于25%;绿色贷款中投向具有碳减排效益项目的贷款占三分之二。
8月20日,金融管理部门召开电视会议,督促主要金融机构要主动担当作为,加大贷款投放力度,要注意挖掘新的信贷增长点,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制造业等重点领域。
持续发力 政策“组合拳”效果可期
当前,部分宏观经济指标已出现边际改善的积极变化。市场期待金融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支持实体经济的节奏更稳、结构更优、价格更可持续。
9月7日四大行分别发布公告,将主动对存量首套房贷利率进行批量调整。“存量房贷利率调整有利于减缓提前还款、稳住银行贷款。”银行内部人士告诉记者,8月银行业总体提前还款约3800亿元,较峰值回落近半,预计9月后还将继续改善。
8月以来,金融领域多措并举:政策利率继续下行,房地产政策适时调整优化,民营小微企业的金融帮扶力度不断加大……一系列金融政策“组合拳”协同发力,显示出支持经济持续回暖向好的决心。
8月底,在金融管理部门联合全国工商联召开的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工作推进会上,部分金融机构与部分民营企业代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与部分民营房企代表现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我们在发行注册等方面提供‘绿色通道’,将助力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渠道进一步畅通。”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副秘书长曹媛媛表示,今年以来,银行间债券市场服务民营企业融资近3700亿元,通过 “第二支箭”为民营企业发债融资提供增信支持。
“做好民营企业金融服务,有助于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韧性与活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明确表示,下一步,金融管理部门将采取有力措施,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积极条件,畅通民营企业股、债、贷三种融资渠道。
专家表示,金融政策“组合拳”释放出积极信号,随着金融举措在“转方式、调结构、增动能”领域持续发力,积极效果会进一步体现,提振市场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