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的田艳珍
2011年的一个学期末,即将从中南大学护理学院毕业的研究生田艳珍,受邀来到长沙民政学院护理课堂。
从1996年在株洲市一医院护理岗位上带第一批实习生,再到2008年考入中南大学护理学院成为研究生,多次受邀走进省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长沙民政学院等高校护理学课堂,田艳珍的从教史已有15年。这堂课看似稀松平常,却改变了田艳珍后来的人生轨迹。
“最后一堂课”
田艳珍非常享受课堂氛围。
因为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她的课堂不只有学生口中“枯燥”的理论,更有大量的案例分享。学期初始,台下的学生和当年念卫校的她一样,“懵懵懂懂,根本不了解护理这个职业意味着什么。”随着课程的推进,田艳珍感受到学生情绪的起伏。
田艳珍讲如何陪伴患者走完生命最后一程时,学生们哭了;田艳珍分享儿科患者安抚窍门时,学生们笑了……“他们的眼里闪烁着光,那是兴趣,是新奇,是感动,是渴望……”田艳珍回忆。
而这堂课,是本学期的最后一堂课,是期末她和学生告别,也是她决定和过去告别。
课堂结束时,田艳珍对学生说,穿刺、采血等护理业务肯定能熟能生巧,但给病人有温度的护理,则需要护理人员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她告诉学生,自己研究生即将毕业,她将脱下白袍,走进高校……
真要告别了,田艳珍又不舍了。她看到讲台下一张张错愕的脸庞……
学生让她触摸职业初心
田艳珍从不回避考研的初衷。
国人世俗观念里,护士社会地位不高。在医院,护士似乎是医生的配角,在很多患者心里,护士也只是提供服务的角色。田艳珍希望通过深造,“转行”成为受人尊敬的大学教师。
“我没想到,我真的为这些懵懂的孩子点亮了职业情感。那是一种自我认可,是对自己职业的兴趣和热爱。那我呢?我的职业认同感呢?”田艳珍问自己。
那些护理病人的片段如电影般在脑海里播放,田艳珍思考:护理教学的意义到底在哪?
最终还是要落到临床工作和患者身上。“最后一堂课”让田艳珍改变了本来的决定,她又回到培养自己的株洲市中心医院,又一次穿上白大褂。
建立职业情感
是成为优秀护士的第一步
经历让研究生毕业的田艳珍有了不一样的格局和思考。
2011年回归市中心医院后,她在该院护理部教研组从事教学、科研等工作。她的学生中有本科生、研究生,虽然带不同学生的方式方法不同,但目标是殊途同归的。“引导后辈成为优秀护士,反哺社会是我作为老师最大的心愿。”田艳珍说。
这些年,她为吉首大学医学部等校培养护理专业研究生。结合当下老龄化加剧、城乡医疗资源不均等问题,她带学生对慢病护理、社区护理、农村基层护理等课题深入研究,走访基层,收集数据,设计方案,探求破解之道。
而在她所带的学生眼里,细腻、温柔的田艳珍不仅是他们的专业导师,更像亲人一样温暖。“田老师还关心我们的生活点滴、人生规划甚至是人际关系。因为她,我们更认可职业的价值。她常说,真正热爱就能全情投入,就能成为优秀的护士。”田艳珍的一位学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