渌口进城下乡,“融点”在哪?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邹怡敏

    渌口区是带着明确任务诞生的。

    这两年,如果只看关键方面,比如主要经济指标两位数增长、培育出湖南省中小工业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等,渌口区确实在努力担负起做大城市规模、拓展发展空间、形成株洲新增长极的历史任务。

    但若把目光拓宽,这些可圈可点,难以遮盖成绩背后的隐忧:

    53.93%的城镇化率低于省市平均水平,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高于省市平均水平,基层治理压力不小;

    制造业底子薄,观念滞后,传统县域发展模式没有本质上的革新;

    农村人口流失严重,农业现代化程度低,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衔接工作任重道远;

    ……

    撤县设区5年过渡期即将结束,在“融”与“不融”之间,在分工与合作之间,在传统与革新之间,渌口需要走出更“合拍”的步调。

    产业何以先进?

    作为城郊,无论叫株洲县,还是叫渌口区,这片区域,历来是城市发展重中之重。

    建市之初的株洲县,定位就是株洲市区“米袋子”“菜篮子”,它决定着株洲农副产品供应链的畅通,“农业”的标签一贴就是几十年。

    改革开放春潮浩荡,株洲县生产的农副产品一路走高,市场处处有春风,一批乡镇企业异军突起,30多个产品还成功走出国门,农村人口“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1994年,渌口经开区成立,并被确定为4个重点省级开发区之一。株洲近郊,又接到新的时代任务。

    然而,这一次似乎没有那么顺利了。市场日益残酷,在多重竞争、技术壁垒、传统观念等各种因素下,乡镇企业“退热”,发展势头逐步放缓。

    渌口经开区成立后的10来年,引进的大量企业,生产经营粗放式,没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没有积累技术人才,抵御市场的风险能力小,很快遭遇瓶颈期。高起点的经开区,没有获得高速度、高质量。

    随后,株洲县在2003年、2010年分别启动建设湾塘工业园和南洲新区。到2012年,株洲县GDP总量仅占全市的4.55%,相当于醴陵的五分之一,不足攸县的三分之一。

    “从传统农村自然经济走来,又赶上改革红利,‘小富即安、小进即满’日子过久了,加上工业基础和工业化思维先天不足,后天的培育步伐似乎又慢了几拍,导致渌口的经济实力与发展条件颇不相称。”一位渌口区的干部直言。

    “醒得很早,起得很迟。”本土作家晏建怀这样评价渌口过去几十年的发展。

    随着马家河、群丰、白关、雷打石、三门等近郊乡镇相继并入株洲城区,虽然株洲县县域面积缩水,但又给了株洲县新的机遇。

    接纳上述乡镇后,当时株洲市区面积也不过863.1平方公里,不足长沙市区的一半。况且东、北、西三面与长沙、湘潭接壤,已经到边,迫切需要做大城市规模,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南拓成为不二之选,“株洲向南”的呼声持续多年。2018年,渌口正式撤县设区,一场区域协同、共建共享的棋盘又布在渌口。

    这一次,渌口抓住了机会。趁着长株潭都市圈的东风,聚焦株洲先进制造业差异化优势,抢抓高分子新材料产业。短短数年,渌口区引进高分子新材料链上企业40余家,年产值超40亿元,聚集了国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23家。

    它确实展现出了巨大潜力,但要真正成为新的增长极,还有诸多问题无法回避。

    株洲大多数企业处于产业链中游,极度依赖高分子原材料,而渌口仅有如时代华鑫、时代工塑等少数企业可提供少量的特定原材料,产业链条如何延长?

    全区仅有少数企业的产品技术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且主要集中在中车系,如何发挥龙头带动、企业主体创新作用,让更多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百花争艳”?

    当前园区土地一级开发压力较大,工业用地土地报批指标紧张,在项目入驻、产业加速提升的大背景下,如何盘活低效用地,做好腾笼换鸟的文章?

    南洲新区商业、住宿、娱乐等配套不足问题逐渐显化,如何丰富上班之外的生活,留住高层次人才、技术人才?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一些干部动辄把没钱、没待遇挂在嘴上,如何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

    渌口要后发先至,必须保持紧张。

    乡村何以振兴?

    渌口的真正短板,还是在乡村。

    株洲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数据显示:2021年,渌口全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6.5万人,约占总人口的25%。其中有大量乡村70%以上常住人口是老年人。

    乡村没有舞台,青壮年只能外出。“之前常年季节性缺水,尤其遇到干旱天,莫说灌溉了,喝的水都成问题,年轻人留在村里能干什么呢?”古岳峰一位村民说,上一辈离乡背井到城市打工,是解决温饱问题,而年轻一代的离开,潜在因素更多,但“不得已”是共通的。

    2021年,渌口区72个“薄弱村”村集体收入在5万元以下,在株洲县域中现象最严重,以至于组织部门开展的“消薄”工作压力最大。

    农村人口流失,既是共性问题,也是一定的发展规律使然。渌口区想了很多办法。

    实施“教育振兴行动”,区级领导干部兼任“第一校长”,25名区级领导兼任33所学校“第一书记”“第一校长”。引入市二中教育集团联合办学,打造渌口教育品牌,推进乡村小规模学校撤并和寄宿制学校提质,市二中附三(南洲)小学开设产业工人子女寄宿班。

    此外,引进“柏连阳院士创新团队”“邹学校院士团队”等院士专家工作室,借力高级智囊驱动乡村振兴。

    如果说防止规模性返贫是渌口的底线的话,那么,保障粮食安全就是它的生命线。渌口历来是湖南省的产粮大县,曾多次获得“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荣誉,2014年起,在严格管控区进行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不再种植食用水稻,给农业发展带来较大压力。

    渌口也下了苦功应对。种田的人少,就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优势,变“私种”为“公耕”,引导农民将农务集中归于村集体经济组织,再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安排精耕细作;实施全区域高标准农田建设三年(2023-2025)行动,与天元区联合实施杨柳灌渠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增强返乡创业的信心;依托院士团队,攻坚水稻绿色高效丰产栽培技术体系等。

    乡村振兴需要久久为功,稍有不慎,一步走错满盘皆输,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直面。

    目前,渌口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深加工产品不多,农产品还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销售渠道不够畅通,每年都会有各类农产品“滞销”的新闻出现。

    尽管相关部门、爱心人士牵线搭桥,但卖力吆喝的背后,反映的是当地立体多样化的农产品销售平台还未真正建立,农产品生产规模小,没有抱团取暖。加快农村物流快递网点布局、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育工作迫在眉睫。

    当渌口把雄心望向现代制造业,又该如何依托长株潭两万亿级的GDP和两千万级的人口规模,在现代都市农业、休闲农业的巨大市场里,分一杯羹?

    定位如何守住?

    过去,因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渌口一直被誉为长株潭的“后花园”。这种自我认知,从发展规律看,有一个致命的误区:“后花园”的休息是短期的、间断的,是被动的等待。

    换言之,在都市圈城际间你追我赶的竞合态势下,谁要是紧抱“后花园”的想法不放,只会在竞争浪潮中失掉先机。

    幸运的是,渌口区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经过广泛听取意见,“青春渌口,创业新城”的发展定位应运而生。

    客观来说,这样的定位更新不无道理。

    交通优势今非昔比。由渌湘大道、渌口大桥与龙洲路、湘江大道等构成的市区南部快速环线已经极大缩短区域交通时间。在建的醴娄高速、即将启动的京港澳高速东移线,也将带动渌口深度融入高速路网。

    产业氛围今非昔比。三届高分子新材料产业技术论坛成功召开,让渌口在新赛道插旗占位。在淦田镇,大唐华银落地,极端力能实验装置项目选址,聚集效应初显。

    文旅底子焕发新生。与风车相互映衬的蓬源仙迎来了大批“帐篷族”,可看银河星空、听蝉鸣鸟叫的花冲村成了综艺节目《花儿与少年》的拍摄地,“五号山谷”民宿进驻朱亭古镇,“经世·文创部落”项目将打造新文旅产业体系,王家洲村的乡村美术馆也在路上。

    其中最后这项文旅,因为踏上流量风口,最为广大市民所关注。

    然而,与旺盛的文旅消费需求相比,渌口地域文化资源挖掘利用实在太过单薄。

    渌口古镇、古街、遗址不少,但以散点呈现,未形成文化资源片,联动性较差,而开发景点又“囊中羞涩”。

    看看周边,炎陵有神农谷,攸县有酒埠江,醴陵有瓷谷,茶陵有工农兵政府旧址,渌口靠什么吸引“流量”?

    渌口打出节会、赛事牌。元宵烟火晚会、风筝节、龙舟赛等一系列活动,确实让渌口赚足了目光,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比如,今年4月湖南省首届风筝邀请赛在渌口风光带举行,吸引大量外地游客,其中又有大量游客因为找不到饭店而遗憾离开。这在前期策划活动时,完全可以在活动场所放置美食地图、农家小院地图,或者推出文旅引导小程序,把客人留住。

    当代的年轻人旅游,往往是冲着体验来的,甚至一杯奶茶、一串烧烤都可以成为奔赴的理由。但如果区域干部缺乏游客思维,不懂市场需求,不追踪消费热点,那么流量上来了,服务上不来,赚了“吆喝”,也赚不到“留量”,更没有“增量”。

    近年来,渌口也通过举办人才节、大学生寒暑假游园、青年人座谈会等活动,试图打造一个对年轻人更有吸引力的城市。

    热闹之外,不乏有“折腾、麻烦”的论调,这恰恰反映出,部分干部思想保守、因循守旧,习惯把“以往怎么做”当成金规铁律,实则是本领恐慌的表现。

    不思进取的小农思想;怕这怕那的畏难思想;推三阻四的逃避思想;拖拖拉拉的懒惰思想;大而化之的浮躁思想;顾此失彼的片面思想;明哲保身的“好人”思想……今年的渌口区三级干部大会,点出了部分干部存在的十二种不良思想,一针见血地指出:有的干部不想担当、不愿担当、不善担当。

    作为长株潭的“南大门”,湖南省最年轻的城市,掣肘少、包容性强,新的发展方式、发展理念可以更快落地,面对深化改革的痛点难点,渌口要拿出“决不把难题留到明天”的担当。

    “青春”意味着活力,“创业”就是要闯创干。

    他山 之石

    望城区: 圈层式递进 “一江两岸”协调发展

    2011年,望城整体撤县设区成为长沙市第六区。这些年,望城区采取圈层式递进的策略,实现从“望城”到“融城”再到“建城”的转变。

    首先,望城距离中心城区较近的乡镇优先融城,推进商贸服务配套建设,促进产业和基础设施与中心城区对接融合。然后,中心城镇依托不断增加完善的交通干线,积极承接省市的经济辖射和外部产业转移。同时,提升区域内各个城镇组团的规模与实力,推动辐射区域城镇逐步融城。

    望城作为省会唯一坐拥35公里黄金湘江岸线的城区,牢牢把握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湘江新区和沿江建设、跨江发展等战略机遇,形成以高速公路、快速干道为主体,轨道交通和湘江航道为补充,水运港口与枢纽站场为依托,陆路畅通无阻、水道充分利用、可持续发展大容量、网络化的开放式综合交通体系。

    紧扣“一江两岸”发展格局,望城先后在湘江西岸布局望城经开区,在东岸布局望城经开区铜官工业园,并始终将先进制造业作为“第一选择”,聚焦智能终端、绿色食品、新一代半导体、生物医药、新型合金、先进储能材料6大重点产业链,招大引强,一批旗舰型项目争相落户,在河西千亿级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强势崛起的同时,河东的新材料、生物医药等500亿级产业集群也雏形显现。

    同时,着力探索全域旅游创新之路,坚持项目为王,以靖港古镇2.0版和铜官片区开发建设为引领,集中推进一批文旅重点项目建设,积极签约引进一批优质文旅项目,打造湖湘文化特色街区,打造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旅游场景,吸引大量游客。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