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与朱亭

  • 上一篇
  • 下一篇
  • 马立明

    李立,当代湖南书画界领军人物、全国著名金石书画家、长沙理工大学教授、我敬爱的老师!

    朱亭,千年古镇,史称浦湾。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大儒朱熹偕岳麓书院山长张栻南游衡岳,途经蒲湾,应当地富绅之邀,结亭讲学,后人纪其事,乃改“蒲湾”为朱亭。如今,朱亭已成为“湖南省历史文化名镇”。

    李立与朱亭,说来可有些故事呢……

    李立,1925年出生于朱亭对河(今渌口区龙船镇楼厦村中湾屋)。此地与朱亭,1959年前都隶属湘潭县管辖,故李立老师早年在向人介绍自己的出生地和“艺术简历”时,常称自己是湘潭人。李立和他的夫人谢晓茵女士,年少时都曾在这里读过书,“我的母亲谢晓茵比我父亲年小一岁,她与我父亲的初识在读小学的少年时代。他俩同时就读于湘潭县立第三高级小学”(见《小巷深处是吾家——记我的父亲李立教授》,李荔白著)。这“湘潭县立第三高级小学”,就是朱亭镇附近的“龙潭书院”,从民国十六年(1927年)始,这湘潭县立第三高级小学的牌子就一直沿用至新中国成立。1950年,湘潭县立第三高级小学更名为湘潭县第三十二高等小学,当然,这是后话了。

    湘潭县立第三高级小学的前身龙潭书院,始建于南宋宁宗年间(1195—1200),是朱熹弟子钟震(字主一)选址所建,故名“主一书院”。明末清初,书院毁于战火。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湘潭知县、县丞倡导募捐,集银数万两,在原“主一书院”旧址上建起了一座规模更大的书院。主修者依据山形水势之地貌,取名“龙潭书院”,该院院匾四字,由清代名臣左宗棠书题。民国十六年(1927年),书院改为湘潭县立第三高等小学,新中国成立后与朱亭的敬谊小学、树才小学合并为湘潭县立三二完小,1958年,学校迁往他址,书院亦逐渐荒废。

    “听妈妈讲,那时候因为他俩都穿得较一般同学讲究一点,父亲也属于能开得起玩笑的‘活跃分子’,同学们当时流行‘配对子’,常把他俩配成一对”(见《小巷深处是吾家——记我的父亲李立教授》,李荔白著)。可见,李立教授与谢晓茵女士,青梅竹马,同窗共读。

    李立师和谢晓茵女士就读湘潭县立第三高级小学(龙潭书院)时,按现在的说法,是就近入学。谢晓菌,生于朱亭长于朱亭,距龙潭书院不过三四里地;而李立从小就生活在外祖母家的小花石(今称花石),距龙潭书院也不过一二十来里地。那时他们穿着“较一般同学讲究”,原因是李立出生于书香世家,加上外祖父是当地有名的绅士,生活自然宽裕。而谢晓茵家地位更加显赫,父亲是朱亭街上有名的国民党军官(中将),故有条件比其他同学穿戴要好些。

    到了晚年的李立,只要回忆起儿时那段生活,心里总充满着惬意。对此,他刻有一枚“花石、楼厦,处处都散落着我童年的梦”的印章作记。为回报家乡,晚年的他在家乡集资建造了两所希望学校。一所名为“李立学校”,校名由国务院原副总理方毅题写;一所名为“花石立翁学校”,校名由原湖南省委书记熊清泉题写。同时,他还捐赠了一大批图书给二校图书室,并在每本书的扉页上,都加盖了此枚印章。

    在这里,笔者顺便就李立教授的老师齐白石略表一下。当年,齐白石在乡下为木工和画师时,为提高自己的画技,拜萧芗陔为师。这萧芗陔,“画像是湘潭第一名手……他把拿手本领,都教给了我,我得他的益处不少。他又介绍他的朋友文少可和我相识,也是个画像名手,家住小花石。这位文少可也很热心,他的得意手法,都端给我看,指点得很明白。我对于文少可,也很佩服,只是没有拜他为师。我认识了他们二位,画像这一项,就算有了门径了(见《齐白石自述》)。

    这萧芗陔,是朱亭花钿(今花田)人。齐白石当年去萧芗陔家里拜师,就是经朱亭去花钿的;文少可,则是今龙船镇花石村人。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