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养一方人 点绿成金有“钱”景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策划/刘亮 刘小波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俞强年 通讯员/陈湘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株洲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各县市区创新思路,因地制宜,将生态优势变为发展优势,将自然资源变为经济资源,生态文明和经济发展协调推进,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两山论”的实践在株洲大地开花结果,鲜活的案例是“以水兴株”的样板经验。

    这里,老百姓在绿水青山中共享生态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这里,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

    破解化工围江困局 清水塘迎来新天地

    霞湾港,一湾清水入湘江。漫步霞湾港,只见港中清水悠悠,堤岸绿草葱茏。居民们惊喜地发现,许多白鹭重新在这里低翔,治理后的霞湾港绿意盎然。

    “变美了的霞湾港,是留给子孙后代最美的礼物。”石峰区霞湾社区居民冯玉霞笑呵呵地说。

    霞湾港,北起旱塘,南至湘江入江口,全长约4.63公里。其流经的清水塘老工业区,200多家冶炼、化工等企业的生产废水通过霞湾港直排湘江,历经数十年积沉淀,霞湾港形成近5公里的重金属污染带,因为含有大量镉、铅、汞、砷等工业废水,也被人们戏称为“五彩河”。

    “以前,这个河段最深处重金属污染底泥达20米,成为湘江流域的‘心腹大患’,直接影响湘江下游长沙、湘潭等地近千万人口的饮水安全。”石峰区河长办工作人员表示。

    下决心、出重拳,霞湾港整治拉开了帷幕。刮骨疗毒。霞湾港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启动,投资逾2亿元,实施排污口整治、港水截留清淤、施工废水处理及河堤生态修复等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共清理河道底泥4.9万立方米,平均清淤深度1.4米,处理废水4.75万立方米。二期工程进行市政生态绿化景观建设,极大限度地减轻排入湘江的重金属污染负荷,改善湘江水环境质量。

    清水塘老工业区曾是湘江段最大的污染源头。株洲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破解化工围江困局,实施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市、区两级政府聚力攻坚,261家企业关停退出。霞湾港治理、乌丫港环境综合整治等9个项目陆续完工,清水塘地区退出了全省重金属重点防控区,湘江段最大的“毒瘤”摘除。

    以环境质量大幅改善为契机,逾60家企业实现转移、转型,片区的价值正快速上升,企业“聚焦效应”在此快速反应。“腾笼换鸟”的好戏演绎不断,清水塘大道一期、株冶路一期、清霞路二期建成通车,清水塘大桥建成通车,清水塘城市公园开园迎客,清水塘新城框架已经形成。

    眼前,是一个又绿又新的清水塘。这个新城将打造科技创新、高端智造、文创商贸、口岸经济四大产业区及相关配套住宅区,目前已重点布局三一石油智能装备与区域研发中心、株洲国际会展中心、清水塘科技文化未来中心、株洲恒和产业园及天厦工贸总部、株洲市危险化学品集中经营电子交易中心等19个项目。其中,恒和产业园区一期和天厦工贸总部项目已入园企业985家。

    “黑产业”变“绿产业” 助推芦淞服饰迈千亿

    新芦淞洗水工业园内,机器轰鸣,一件件衣裤经过洗水工艺,变得色泽鲜艳,一股股工业污水经过集中处理,变得干净透明。枫溪港洗水工业园的排口处,河长制工作牌旁边,清水哗哗。

    洗水是制衣中一道工艺流程,主要通过添加化学助剂,对面料表面进行除毛及花色处理,以增加面料舒适性和美观性。曾几何时,从事洗水行业的企业分散于湘江、枫溪港、建宁港沿岸,排放的污水五颜六色,污流中不乏毒废弃物。

    “2014年至2015年,洗水企业数量一度达到50多家,包括30多家合法洗水企业和十几家‘黑作坊’。”鹏辉洗漂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志鹏介绍,当时的洗水行业进入门槛低、生产企业众多、行业集中度不强,而市场需求巨大,因而一度出现打价格战等恶性竞争。不少洗水厂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偷排漏排废水、废气,甚至随意倾倒有毒废弃物,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数据统计,服饰产业集群区内洗水企业日排污量约1.5万吨。排黑水、冒黑烟,污染环境,群众投诉不断。站在转型的十字路口,株洲洗水行业何去何从?

    株洲市、芦淞区高度重视,组织专门队伍进行了多轮调研和反复论证,提出了“三统两集”的绿色转型之路,在芦淞区五里墩村新建一个现代化的大型洗水工业园,成为全省唯一的洗水工业园。

    “洗水工业园的建成投产,为洗水行业提供了产业培育平台、创新推动平台、资源整合平台,洗水行业再次迎来了发展的机遇。” 洗水工业园污水处理厂负责人介绍,园区洗水企业采用最先进的设备与技术,应用了烟气节能和冷凝、高效节能节水单元机、数据通信、绿色建筑等4大类15项清洁低碳技术,达到“全国第一,亚洲一流”水准,每年洗水能力达1.5亿件,日处理工业污水2万立方米,原本的“黑产业”变成“绿产业”。

    新芦淞洗水工业园是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的写照,也是芦淞服饰产业聚集区的升级亮点,不但从根本上根治了洗水行业的环境污染,也助推着芦淞服饰产业向绿色化、品牌化转型升级。目前,芦淞服饰产业已跨越千亿产值,集聚了服饰链上企业2000多家、专业市场38家,从业人员超20万人,欧微、狐轩、素白等原创品牌3900多个,形成了集研发设计、生产加工、展示销售、仓储物流、电子商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生态圈,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三赢。

    以水促产振兴乡村 江边辣椒名扬四海

    “昭陵这一带有电鱼、下网捕鱼的。”近日,南洲镇政府在收到网友反馈后迅速行动,对非法捕鱼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今年以来,渌口区禁捕办在禁捕水域持续开展常态化的商船携带网具渔具专项打击整治行动,让昭陵港的生态环境不断提升。

    昭陵港是湘江一级支流,位于湘江中下游右岸,发源于醴陵市长白岭,流经渌口区汇入湘江,其流域范围涉及南洲镇7个行政村。

    “以前两岸大部分地段无防洪设施,基本处于不设防状态。”渌口区河长办工作人员介绍,河长制实施以来,渌口区投入2780万元,对昭陵港洲坪乡洪垅至大观河段其进行综合治理,工程建成后有效解决了汛期两岸的洪涝问题。

    2018年,昭陵港被选为渌口区南洲镇镇级“样板河”。2019年,渌口区开展了昭陵港堤段水毁修复工程。2022年,南洲镇继续紧抓“样板河”打造工作,按照“水质净化、两岸绿化、堤岸亮化”管护目标,打造群众身边的幸福河湖。

    建好更要管好,南洲镇通过镇村干部积极开展工作,结合“清河净滩”和“河长集中履职月”等专项行动,对水域岸线“四乱”、“碍洪”等突出问题的排查,对发现的水葫芦、乱堆建筑垃圾等问题积极清理整治,巩固提升了清理成果。通过治理,昭陵港河道通畅、河岸整洁,更有利于防洪抗涝及保障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条河不仅仅是一条河,更是承载了当地的特色文化和美丽的故事。昭陵港旁有个昭陵古镇,是渌口区古老的集镇之一,古镇因河滩而得名,一直沿用至今,两千余年来古镇就有人聚居在此,至今仍保存着古老的传统习俗,赛龙舟是每年端午节古镇人们必须开展的活动。渌口区一方面全力保护水生态,一方面积极挖掘水文化,开发水资源,打造特色的旅游品牌,让更多的人享受到这条河带来的生态福祉。

    渌口区以河长制助力乡村振兴,通过建设小微水体示范片区,以点带面推动农村小微水体治理工作,让水留下来、净起来、美起来,不仅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还吸引不少游客前来休闲游玩,带动乡村旅游发展。

    通过以水促产,该区打造河长制农产品牌“株洲王十万黄辣椒”,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目前,湘江沿线的黄辣椒5700余亩,拥有黄辣椒生产经营企业十余家、标准化种植基地4个,辐射9个村,带动1670户农户发展黄辣椒种植,全产业链产值达3亿元。因水而兴,朱亭镇蒲湾村、高福村、九都湖村等地3000亩的湘莲,不仅吸引了市民观赏游玩,还通过深加工制作白莲产业,举办荷花节等发展乡村旅游,拓宽群众增收。

    靠水发展旅游业 绿水青山育财富

    发源于炎陵县大院和平坳的沔水,一路奔腾,流经大院农场、神农谷管理局、十都镇、沔渡镇,于沔渡镇上老村太和塘汇入茶陵境内。

    沔水,炎陵县境内长56.1公里,流域面积508.36平方公里,养育着20多万的百姓。

    由于沔水炎陵段河岸边坡大部分为自然岸坡,河道淤积较为严重,阻水卡口随处可见。沔水沿岸的十都镇与沔渡镇,岸坡陡峻,洪水暴涨暴落,大多河段岸坡曾一度遭到较严重的冲刷,使得岸线年年后退。

    河道两岸是炎陵县用材林、竹林的主要基地,也是炎陵县粮食生产的重要基地,还是炎陵县重要的旅游景区。昔日,河水时常泛滥,淹没道路、农田、流入居民区,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2018年,炎陵县投资1100万元,打造沔水样板河,对农田及居民分布集中的河段进行护岸护坡处理,防止河岸遭到进一步破坏;对河道设障或淤积严重段,采取清障、疏浚、扩卡等措施,增强河道行洪能力。目前,左、右岸4000米的护岸护坡已完工,河道已疏浚,正进入验收阶段。

    经过勠力整治,河湖面貌焕然一新,提高了该区域河段的防洪减灾能力,保障了区域防洪安全、粮食生产安全,改善了河流生态环境,为沔水流域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神农谷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这里群山密集,险峰如林,森林密布,有桃源洞瀑布、“雄狮滚绣球”石崖、白水寨瀑布、田心里清溪涧等景点40多处和大森林云海林涛,森林覆盖率高达90%以上,是一个集风景观赏和科学考察于一体的旅游佳境。这里气候环境优越,清新的空气和高含量的负氧离子(最高达6.5万个/立方厘米),又是不可多得的避暑、休闲、疗养和探险的胜地。

    绿水汩汩,青山巍巍,美好的环境让本地居民对美好生活的获得感、体验感更强。该县以河长制为抓手,探索“河长制+旅游”,在保护青山绿水的前提下,深度挖掘沔水流域的文化、旅游资源。今年,重点推进远山蓝、神农谷花梦间、神农谷森林精品民宿、密花村彩虹民宿、凡间小院、密花生态园等精品民宿建设,打造罗霄山中段精品民宿带。

    因水而美,借水而兴。炎陵县依托独特的旅游资源,把炎帝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民俗文化相结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历史文化与绿色生态浑然一体。该县以县城为核心,以县旅游环线串联境内核心旅游资源,打造祭祖祈福板块、养生度假板块、红色体验板块的“一心一环三大板块”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同时策划包装了神农谷花溪里度假村、金紫峰景区、笔架峰山地运动公园、炎陵仙坪村乡村旅游示范区、炎陵县水口红色旅游小镇、十都镇密花森林度假小镇等项目,为旅游招商奠定基础。此外,利用便利的交通条件,该县将主要景区景点有效连接起来,旅游资源得到有力整合,吸引更多游客,青山绿水正在变成金山银山。

    今年以来,沔水神农谷景区接待游客61.86万人次。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