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刘小波
当秋风拂过湘江的时候,清水塘大桥红了。红得如此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当它还在建设期间,就有无数人去拍摄施工进度,记录其每个阶段的变化。当大桥正式开通后,因为其独特的双层结构,可供行人专门通过的设计,引得市民纷纷打卡。尤其到了晚上,来到桥上搞直播的、看风景的、摆摊的……这里的人流量丝毫不亚于一处繁华的商业区。
恐怕当初谁也不会想到,一座桥居然可以带来如此高的流量和热度。知株侠深思之下,发现其中有诸多启示价值。
清水塘大桥为什么会红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新奇的、有趣的、好玩的内容总是层出不穷。一座桥成为网红,其实早有许多先例。
比如天津海河上的狮子林桥,因为大爷们的跳水运动而走红,引得许多国际友人前来体验。在贵阳,更是网红桥层出不穷:有号称8D魔幻环绕视觉效果的黔春立交,有云岩区陕西路网红天桥,有贵阳市首座双层可通行的筑城广场大桥。其他地方的网红桥也比比皆是,如重庆的千厮门大桥、湘西的矮寨大桥……
在株洲,清水塘大桥的走红也是多种因素叠加,从而催生出来的:
首先,清水塘这个名字本身就极具象征意义。对株洲而言,清水塘就是工业基因的摇篮,株洲人对清水塘三个字都有着特殊的情感。当大桥开始施工的那一刻起,就有众多市民持续关注着它。其中,网名“看个够”的摄影师就号称自己是“八桥编外监理”,他全程跟踪拍摄这座桥的成长,直至大桥开通。
其次,桥本身的设计也的确吸引人,起到了引流的作用。大桥上层行车下层走人的结构,就使得行人在此聚集、停留拥有了空间和时间上的可行性。大桥的造型在众多网友的心中,也是株洲城区已建的大桥中最美的。尤其是当夜晚来临,大桥的灯光效果更是吸引了无数粉丝,那流光溢彩的画面在近段时期牢牢占领了坐标株洲的各大社交媒体的主要位置。
据知株侠向专业人士请教,清水塘大桥在设计之初,就进行了严格的定位控制。该桥充分考虑了展示株洲工业城市的文化内涵,同时,因为下层留出了供人停留的空间,使得市民参与成为可能,这正是形成公众互动的根本原因。
还有,时下势头正旺的夜经济现象,也助推了清水塘大桥成为网红。普通市民来此打卡拍照的,往返大桥两岸跑步健身的,网红聚集在桥上进行直播的,摆摊炸串烧烤的更是闻风而至,叠加了此处的人气指数。商业逐利而来的特质,让人们看到一座桥居然也可以产生如此大的效益!
大桥红了之后的思考
清水塘大桥的爆红,恐怕多少有些出乎相关部门的意料。但在其走红之后,我们应该认真思考,怎么筹划运作、因势利导这座桥的网红现象。
安全是第一位的。如此多的人聚集在桥上,相关部门就应该抓紧时间,想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确保人与桥的安全。大量行人离去后留下诸多垃圾的现象,要有相应的办法和措施。清水塘大桥下层本身设计就是人行通道。那么,大量人流在此停留允许吗?这考验着为政者的管理智慧。
在天津的海河上,跳水大爷们成为网络焦点,虽然带火了“6A景区”话题,但这种现象说到底只是一种草根文化的网络猎奇,一种民间狂欢的无意识破圈。当地文旅部门也分析了这种现象:大桥不能算作景区,但的确可以带来一些文旅现象。说到底,天津的网红跳水桥其实有诸多违规之处,但政府并没有简单地取缔它。不过在北京,就有市民在网红桥从事相关危险运动项目,导致桥被政府封闭的案例。
如果说,我们要将这种现象好好利用起来,制订相关管理规范,能不能带来新的收益呢?
知株侠的观点是,既然种子已经发芽,那么如何浇灌、怎么修剪就是绕不开的问题。对于“网红桥”的发展而言,放任其野蛮生长自不可取,因噎废食同样不可取。
因为,在大桥成为网红的过程中,受益的有诸多方面:石峰区可以利用其热度,好好研究城市工业文旅怎么做;天元区可以考虑,能不能在大桥西岸形成新的夜经济点,甚至把这里打造成国内首创的大桥夜市也并非不可能;文旅部门可以思量,城市IP如何形成与打造;城市规划设计人则可以得到启示,株洲今后的桥该怎么设计,从而为城市景观和文旅产业加分,甚至其他的公共建筑,怎么留出公众参与的空间,形成一个城市的建筑个性语言……
清水塘大桥成为网红,既是一个城市温情的体现,也是一堂生动的城市品牌营销课。知株侠期盼着,这座桥不仅仅是株洲人心中的网红桥,它更将成为周边城市“特种兵”来株洲必去的打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