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凤岭的点滴记忆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古“攸江十景”之首的“凤岭朝霞”

    明腾

    “鸾山配凤岭,金水绕银坑”,这是宋朝进士彭天益向当朝皇帝宋徽宗汇报时,对攸县风土的总体概括,短短一句话,便展现出攸县的美好风采,时至今日,仍为不少攸邑人士向外人介绍故土风物时的开场白。

    凤岭是个好地方,古“攸江十景”之首的“凤岭朝霞”便产生于这片土地,更是中国最早的书院之一凤山书院的所在地——史载,元元贞二年(1295),邑人谭渊“以其里之士距州几二百里,庙学瞻仪讲肄之弗及”,乃创建书院,有讲堂名“明德”,“燕居室奉孔子,东西序祀先贤,置田250亩以资廪膳费,凡里中之士皆得肄业其中。”

    我就出生在凤岭,少年时期一直生活在凤岭下的凤塔村的田垅山壑之间。也许是小时候就开门见山惯了,印象之中,凤岭其实并不像传说中那样巍峨雄伟,朝霞也很少有文人墨客描绘的那么美轮美奂,不过就是罗霄山脉中段一座普普通通的山,山上郁郁葱葱长满了高高的松树和杉林(现今松树较少了),少年时的我们带着柴刀上山斫柴,累了就会坐在那高高的松树下面歇息,息一息身上的汗水,微风拂过山林,眼盈蓝天白云,耳畔松涛阵阵,众鸟啁啾,一下就心旷神怡,通身舒服惬意!

    凤岭是湖南省和江西省的分界线,翻过并不陡峭的山脊,那边就是江西的罗汉司。小时候去县城的交通还没有现在方便,经常听大人们讲走路去罗汉司赶场,买回家里所需要的生活品。天没亮就要起床,挑着自制的箩筐,沿着百步陡的石板路前行,斜插过石桥,再走上半天,才能赶上那边的集市,等到挑担回家,已是满天星河……据说古凤山书院就设在凤岭的这条驿路之畔,“凡里中之士皆得肄业其中”,凤岭人的儒雅之气,攸县人的尊师崇文之风,大约就发源于此。

    在上凤岭百步陡之前,有一个地名叫庙下,应该是以前的一个荒庙所在,路两边古木参天,深茅密布,四季阴冷潮湿,大白天走过都有些阴森可怖。其中有一株樟树和一株枫树,都是郁郁葱葱高达几十米,其根部合二为一,紧紧抱在一起,具体说是在樟树的怀抱里长出一株高大笔直的枫树,这又带出一段张生和凤姑娘缠绵悱恻的爱情传说来。至于具体是个什么样的爱情故事,我也无从详考了。

    在凤岭脚下花木楼的村尾,有一株“冠盖百亩”、树龄一千多年的古樟树,六七个大人合围才能抱拢,历经千年仍然生机勃勃,粗壮的枝桠四周横亘开来,荫蔽着一方水土,枝桠上面长满一种绿色的寄生槲蕨,曾经有山民爬上去采槲蕨做中药,一天工夫都没有采完,树下已堆积如山……可惜的是,据说现在已经枯了。幼时,那株千年古樟树底下,就是我们玩得最嗨的地方,记得它最下面的那粗大枝端有一个节洞,成了八哥鸟窝,有一次,有张家顽童偷来木楼梯,爬上去掏鸟窝,结果掏出一条几尺长的大花蛇来,吓得我们几个扶楼梯的和一众观者大惊失色,一哄而散,跑得远远的,那楼梯上的顽童更是吓得面色寡白,魂飞魄散,一下子就从丈把高的楼梯上滚落而下。

    每年初春来临,凤岭的山坡上山花烂漫,姹紫嫣红,四面环山的凤塔垅就像一个绿色的聚宝盆,村民们在垅中犁田耕地,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到处都孕育着嫩绿的生机,而那枝繁叶茂的古樟之上,就会成为白鹭鸟的天堂,枝叶之间,白鹭此起彼落,自由自在,一时成群结队而飞,一时独行去田垅间觅食,却始终绕着凤塔的村落周围,不愿飞远。

    仿佛这里,我魂牵梦绕的家乡,就是人间仙境。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