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区做实“高新样本”王牌何在?

  • 上一篇
  • 下一篇
  • ▲2023CTCC中国汽车场地职业联赛

    ▲精密级光钎陀螺产业化项目基地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谭昕吾 王娜

    当我们谈论起株洲高新区,会谈起什么?

    当然是产业。

    中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园区、中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常年占据国家级高新区发展第一梯队……这些标签,书写着它产业的荣光。

    然而,作为株洲高新区的核心区,河西示范园所在的天元区,却囿于20多年来,缺乏新兴主导产业的困局。

    这里明明专精特新“小巨人”扎堆,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多点开花,为何培育新兴主导产业,总是差着临门一脚?

    是对产业缺乏一以贯之的共识?

    还是少了不进则退的危机意识?

    在“制造名城”的版图中,株洲高新区是命脉。这是一份光荣且艰巨的历史责任,属于“闯将”的天地。

    观望、犹疑、试错、改革……

    如今,当各个园区正抢占先进制造业的“新赛道”,产业起家的株洲高新区,似乎也憋着一股劲儿。

    核心区的核心在哪里

    1988年,改革开放的巨轮驶向第一个10年,神州大地满是希望,“火炬计划”正式实施。

    这项承载着发展大计的国家战略,最核心的举措,就是建设国家高新区。

    1992年,株洲出现在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字号”高新区的名单里。

    株洲湘江以西的大片滩涂菜地迎来彻底改头换面。

    历经19年耕耘,2011年,株洲高新区“一区三园”技工贸收入1050.29亿元,成为继长沙高新区、长沙经开区后,全省第三家千亿园区。

    这恰好也是中国经济飞速增长的黄金岁月,搭上时代的快车,株洲高新区乘势而上,招商、投资、建设、影响力直线上升。2016年,声望登顶:跻身国家级高新区排名榜第23位。

    在很多亲历者回忆里,这是一段为人乐道的曼妙旅程。趁着高铁热,轨道交通订单如雪花般飞来;生活水平提高,通用航空升温带来巨大想象空间;地市火热,新区面貌日新月异,招商如火如荼……总之,诸事顺意,成果颇丰,名声大噪,信心倍增,冲进前二十可望又可及。

    只是,谁都没想到,这居然是最后的狂欢——第23名,是株洲国家级高新区截止到今天最好位次。

    发展模式变了,规模驱动转为创新驱动;城建逻辑变了,规模开发转为存量改造;投资理念变了,豪赌未来转为回报先行……

    只用一句“国家级高新区成长的烦恼”就能概括一切吗?

    “以前形势好,掩盖了一些问题,但只要是雷,就迟早会爆。”

    “主导产业不清晰,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

    一批高新区干部直言,国家级园区的竞争,进位艰难、追兵凶猛。从前高歌猛进的态势中,株洲高新区忽略了对前沿产业的敏锐嗅觉,也缺乏对发展大势的精准拿捏。

    这不仅仅是一小批人的不甘。

    苏州工业园,连续7年蝉联榜单第一,2022年,依靠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三大新兴产业总产值超3600亿元,同比增长超20%。

    长沙高新区,和株洲高新区同批入围“国家级”,2022年技工贸总收入突破4000亿元。除开传统的智能制造装备和工程机械产业规模连续10年蝉联全国第一外,长沙高新区还延伸出了新的主导产业,先进储能材料及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这些新兴产业在当年的增长就达到95.6%、15.2%。

    株洲国家高新区,田心片区先进轨道交通制造业依旧傲视全球,董家塅片区航空产业基本盘稳健,而作为核心区的河西示范园,却没有可与之比肩的王牌产业。

    也因此,河东几区常常羡慕,天元区作为核心区,有着天然的政策优势做大新兴产业,但事实并非如此,而是一区三园,数据过河,政策不过河。

    “虽说三园是一体,但不能总拿田心片区、董家塅片区的主导产业说事。”一位在经济管理岗位工作多年的干部说。

    它如何培育属于自己的王牌主导产业,打破藩篱,使其跟上河东两大产业集群步伐,成为下一张株洲先进制造业的新名片?

    天元区进,株洲高新区则进,株洲则进。

    群龙寻首

    过去十余年间,高新区的产业规划经过数次调整,仍不明晰。

    2018年,该区产业链一度达到12条之多,看似多点开花,实则群龙无首。

    曾有专家团来株调研国家级高新区,在河西示范园直言:“高在哪?新在哪?”

    “没有聚焦优势,更没有深入地了解产业。来什么搞什么,导致局面迟迟打不开。”一位干部无奈地说。

    曾经,高新区深信“引进一个龙头,带动一个产业”的理念,然而,现实总是骨感。

    十多年来,该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始终在百亿门槛载沉载浮,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明显,200余家链上企业的本地配套率才30%;同样的原因,也出现在电子信息产业,龙头企业自身产值早已突破50亿元,但对整条产业链的带动贡献不足,上下游本地配套率仅20%,龙头与中小企业联动缺乏有效协同。

    究其原因,一位深耕经济领域的“老兵”分析:“龙头企业本身受创新研发、产能体量、行业地位、市场等因素影响,决定了产业发展的‘天花板’,导致这些产业集群效应,难实现量级跨越。”

    再看其他产业。

    由中车系企业裂变而来的风电板块,聚焦宏工智能、立方新能源、岱勒新材这些体量小、技术精尖的行业翘楚,2022年产值已经达到247亿元;新材料产业中,聚集了时代新材、钻石切削等代表企业,规模以上企业70余家,2022年规上企业产值达到221亿元。

    当新一届市委提出“十字”方针,株洲高新区从“聚焦”二字,开始了向内探索,2021年,该区重新梳理区内产业既有优势,对产业进行“瘦身”,形成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装备为主导,以新材料、电子信息为特色的“两主两特”现代产业集群。

    有这样一组数据,可从侧面说明如此布局的理由。

    2022年,高新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发展的调研报告显示,该区拥有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6家,上述企业主要分布在新材料产业、轨道交通产业、电子信息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分别占比24%、16%、14%和12%。

    另一组数据显示,上述产业共完成产值602.7亿元,对全区规工产业增长贡献率达80%。

    然而,规模过百亿的龙头企业诉说着头部企业的辉煌,独领风骚的中小企业“小巨人”比比皆是,但中段选手,寥寥可数。

    产业串珠成链发挥集群效应,从何谈起?

    对标先进园区。长沙高新区的先进储能材料产业,已形成“前驱体—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匣钵—电芯、电池包封装与制造—分布式储能—废旧电池回收再利用”的完整链条,产业聚集度在全省占比高达70%。集群内企业约150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二。

    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企业宁德时代,早在建立之初,当地并没有相关的产业基础,仅凭国家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政府与龙头企业就紧紧捆绑,从产业链各个环节逐项“查漏补缺”,分析缺少多少产能,需要引进什么配套。直到2015年的发展小高峰的到来,宁德一下子入驻了30多家链条企业,本地就近配套率达到60%。

    通过梳理,一位产业部门负责人说,只要聚焦在现有基础上顺势而为,新能源产业的未来无限。新能源汽车产业,依靠区内12家核心部件和近40家基础性配套零部件企业,以及背靠长沙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加快构筑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是株洲高新区明显的优势之一。新能源装备产业的未来蓝图中,引导中车系、株齿系企业的裂变,推动博戈橡胶、四兴机械等一批关键零部件项目和企业,发展高附加值高端零部件,成长为一批细分领域的“配套专家”,壮大“中段选手”阵营,为产业链强链。

    对标“优等生”的底层逻辑,就是“群龙寻首”的新思路。

    危机升级

    归咎于“规划”,也落脚于人的问题。

    在株洲高新区,许多干部都知道“一家企业出走”的故事。

    2015年,一家半导体设计公司落户株洲高新区,选址天元区。这家由美籍华人院士等高层次人才组成的研发团队,产品在台积电流片测试中一次性通过,并在武汉顺利完成封装,开始在株洲进行小量级生产销售。在业内,流片测试往往要经历五六次,甚至更多次修改才能成功,“一次过”,恰恰说明了研发团队的专业和产品的强大。

    然而,在退税、报关环节,相关部门却让企业“吃了鳖”。

    由于缺乏业务常识,上述部门多次发函,查询企业的合法手续,“人家的主业是研发创业,却天天要与干部纠缠解释集成芯片的退税政策,次数多了,就心生去意。”疲于应付官方的不专业检查,这家仅用3年就实现3000万元效益的企业,最终出走上海,并在今年6月,获上交所IPO过会。

    “以自己落后的无知,质疑人家的合法性和先进性。”时隔多年,这位深耕产业多年的干部,谈及此事,仍忿忿不平。

    干部对经济、产业的“一知半解”,甚至“自恃很懂”,让一些项目成为园区发展进程中“挖坑”的罪魁祸首。

    与上述企业同样落户“高新区”但选址河西示范园的某家企业,曾由知名互联网企业背书,总投资数十亿元,一时风光无限。但如今,厂区内荒草丛生、难见人影。总公司也走向了破产清算的结局。早在项目落地之前,就有专业人员提醒项目风险,该企业在全国多地购地建厂,存在盲目扩张的嫌疑,但关键领导执意让项目上马,造成如今超20万平方米的厂区成为“晒太阳工程”。

    无视专业人士的专业意见,盲目举债上项目、贪大铺摊子醉心“政绩工程”……飞速发展的经济让株洲高新区饱尝时代红利的同时,一批干部也在膨胀中迷失自我,“腐败的恶果令我们遭遇建区以来最沉重的一次打击,几乎是致命的。”多名干部抱憾坦言:“这样的灾难,要花多长的时间才能修复?”

    而此时的“后来者”,正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日渐铿锵。

    1个月的时间,完成1200余亩地的征拆清零,130余天完成总建筑面积达64万平方米的“巨无霸”主厂房建设,14个月建起一座世界一流工厂,位于浏阳市的惠科光电,见证着“浏阳速度”的快马加鞭;还有不断刷新的“望城速度”,望城区以跑步进场的姿态进驻项目,以每晚7点碰头会商和服务“24小时不打烊”机制,成功实现60天完成53000平方米电芯厂房主体施工,91天全面封顶,120天完成所有单体主体施工。

    政府和干部的主动服务,换来了好项目的争先落户,换来了企业一期二期N期项目坚定在长沙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神一般的项目建设速度,靠的是当地干部主动搏击、靠前服务。历练这样的干部素质,改善干事的精神风貌,株洲高新区还等得起吗?

    任重道远

    事情成败,关键在人。

    必须要有更懂产业的干部,而且不设“天花板”。2022年,株洲高新区通过考试,在全区536名干部中,遴选了一批更懂经济、更懂产业的干部。其中,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93%,“85后”干部占比为92%,理工类、经管类专业背景干部占比达70%以上,这批干部被派往“经济战场”,开展两轮围绕招商展开的“季度攻势”。

    南下粤港澳、东进长三角,一大批年轻干部,由资历丰富、经验老到的“招商老兵”带领,他们贴近项目和企业,直面痛点,摸准发展的脉搏,更体验商海博弈的残酷和微妙。

    这个夏天,“厂BA”篮球锦标赛点燃了城市久违的热情,也点燃了干部干事风气的焕然一新。两个月的超长赛程、数百万人免费参与、零安全事故与舆情、制造名城成功“出圈”,向市民展示了新区干部“观念一新天地宽”的不变真理。

    在高新区的经济战场,秩序也在重塑中。靠的,唯有不断改革。2022年,株洲高新区完成体制机制改革。这次,回归产业的“初心”。其构建的以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需求为牵引的园区体制机制,是为“服务论”、也是为“发展论”。

    今年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天元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8%,重回“全市首位”;第二季度全市“三个高地”考核中,拿到了包括全能冠军在内的多个第一。

    数据终于“翻身”,但阴霾还未散去。

    比如,债务压力不小,积重难返的忧虑依旧存在。

    比如,主导产业虽然明晰却需要久久为功。

    又比如,干部作风的转变依旧任重道远。

    “此时谈论改革经验,为时尚早,我们需要更多时间。”正如区内干部所言,拥抱改革的株洲高新区,值得拭目以待。

    他山 之石

    台湾新竹:台湾集成电路产业起始于1974年,是仅次于美国、日本和韩国的全世界第四大集成电路工业制造者,已发展形成了以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竹科)为核心,中部科学园区(中科)、南部科学院区(南科)为联动的“多元轴向式”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布局模式,并以联电、台积电为核心龙头,吸引培育了联发科、力成科技、联咏科技等知名企业,形成涵盖了上游IC设计、中游晶圆生产、下游封装测试以及设备材料全领域的完整产业链。

    对株洲高新区而言,台湾新竹可借鉴的经验有:在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对产业集群发展进行顶层设计,明确产业集群发展重点、发展区域、发展路径、发展保障等。在顶层设计完成后,以强有力的举措推动产业集群培育方案的执行与落实。

    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在“双碳目标”战略的驱使下,先进储能材料产业成为长沙发展速度最快、最具潜力的行业。2022年,长沙先进储能材料产业产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目前已形成“前驱体—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匣钵—电芯及Pack—分布式储能-废旧电池回收”完整产业链闭环,是省内先进储能材料产业链牵头园区。

    2022年出台的《关于支持先进储能材料产业做大做强的实施意见》,从“用电支持、供地优先、金融服务、创新鼓励、应用推广、招商激励、龙头打造”等7个方面14条政策引导产业发展。株洲高新区值得借鉴的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上下游协同发力,长沙高新区的基金招商,也逐渐成为补链、强链、延链的一种创新尝试。

    依托先进储能基金、科创基金、招商基金等基金矩阵,强化以投带招,尤其对吸引头部企业落户大有裨益,不仅帮助企业跃上了发展的新台阶,也有效地促进了长沙储能产业的发展。

    (本版图片由天元区宣传部提供)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