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是怎样炼成的

  • 上一篇
  • 下一篇
  • 2023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授奖现场。通讯员/徐菲菲 摄

    日新月异的清水塘。通讯员/徐菲菲 摄

    2023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奖牌。 通讯员/徐菲菲 摄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廖明 通讯员/徐菲菲

    时维八月,风过山川满眼绿。

    登石峰山,放眼望去,湘江穿城而过,两岸景色如玉带绕江,东西城区比翼齐飞;

    看湘东大地,长株潭城市绿心、云阳山森林公园、桃源洞自然保护区等城市绿肺苍翠如盖;湘江、渌江、洣水,酒仙湖、洮水水库、大京水库等城市水景波光潋滟……

    这里,是有着山水洲城特色的美丽株洲,是“2023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

    捧回这一金字招牌,于株洲实属不易——在21世纪初“全国十大污染城市”的黑名单上,株洲曾于2003年和2004年连续上榜。

    捧回这一金字招牌,于株洲实至名归——过去多年,株洲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殷切嘱托,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良性互动。

    众手拭得蓝天回

    8月26日清晨,体育中心的运动场上,已有不少市民踢球、跑步、健身。

    专业航拍飞手兼航模发烧友郑立军,正操控着他的航拍飞机,在空中上下翻飞、极限机动。飞控设备的显示屏上,一江清水向北蜿蜒而去,放大焦距,石峰山上的神农阁清晰可见。

    “以前总是有雾霾,航拍飞机飞上去,拍出来的照片总有很重的颗粒感,实际上就是空气不干净、不通透。”不过他又话锋一转,“现在这空气多好了,蓝天白云,随便拍一张都是大片。”

    十年前,株洲人谈“霾”色变;十年后,蓝天从“奢侈品”变为“日常品”,蓝天白云之下的城市美景,频频刷屏朋友圈。

    穹顶之上的变化,可以从株洲的烟囱说起。

    21世纪初,有着500多根烟囱的株洲城区,酸雨频率高达79%,一度戴上了“全国十大污染城市”的“黑帽子”。

    清洁空气,擦亮蓝天,株洲从炸掉烟囱开始。

    郑立军清楚地记得,2013年,株洲曾提出过“三个基本消灭”行动计划,其中令他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基本消灭城区烟囱计划”。

    “我刚开始认为这就是不可能的事,直到原旗滨玻璃株洲基地的那三根烟囱拆除倒下。”郑立军说。

    “基本消灭城区烟囱计划”稳步实施的同时,一个更为全面、彻底的治污方案,已在酝酿成型之中。

    2014年,清水塘老工业区被确定为全国21个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之一,2018年底,株冶最后一座运行中的基夫塞特冶炼炉熄火,清水塘老工业区261家企业全部关停。

    少一根烟囱,就多一片蓝天。2018年,株洲市城区空气质量达标天数288天,比2013年多出74天。

    但株洲并未满足。蓝天保卫战,仍在持续进行。

    大刀阔斧地关、停、并、转之后,改善空气质量已没有多少结构性调整的空间。面对“空气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差”的硬要求,该如何下手?

    株洲的答案是全市一盘棋高位推动,科学治污、精细管控,对照各项指标,一项一项地抓治理,一微克一微克地促改善。

    去年,我市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市长任组长的“打赢蓝天保卫战”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调度会议推动工作落实,印发《关于实施“打赢蓝天保卫战”六项重要举措的通知》《特护期大气六条》等一系列文件,建立了摸排筛选、立案呈办、发现扣分、末位约谈等多项机制。在各个县市区及市直相关部门,打赢蓝天保卫战已经成为“一把手工程”。

    “春雷行动”“夏季攻势”“特护期百日攻坚”……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各类专项行动,全年不断档,锚定“空气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差”的工作目标,各项治理任务全年不止歇。

    快马加鞭未下鞍,众手拭得蓝天回。

    2022年,我市空气质量达到历史最好水平,2022年株洲空气综合指数为3.70,同比下降(改善)5.1%。主要污染物PM2.5较上年同期下降10.0%,绝对值、改善率分别排名全省第九位、第三位;PM10较上年同期下降11.3%,绝对值、改善率分别排名全省第五位、第一位。综合指数、PM2.5、PM10均值浓度较上年分别进位三名、三名、四名,综合指数排名首次进入全省前十。

    河湖那得 清如许

    湘水悠悠,予一城灵气。

    漫江碧透,鱼翔浅底,是人们对美丽湘江的向往。

    可曾经有那么一个时期,在传统发展模式的影响下,湘江败了妆容,五颜六色的霞湾港、龙须沟式的建宁港,大大小小上百个生活污水排口,让湘江不堪重负。

    污染在水里,源头在岸上。从2007年起,我市大力推动产业由“高碳”向“低碳”、“黑色”向“绿色”、“制造”向“创造”转变。

    2013年,湖南启动实施湘江保护和治理“一号重点工程”,打响湘江保护与治理的攻坚战和持久战。以此为契机,株洲围绕“江水清、两岸绿、城乡美”总目标,按照“堵源头、畅河道、治污染、重保护”的原则,持续推进湘江保护和治理工作。

    2018年12月,清水塘老工业区261家企业的工业产能全面关停退出,湘江的最大污染源被彻底截断。

    静水流深,绵绵用力。

    保好水、治差水,聚焦全域主要河流Ⅱ类水目标,统筹干支流,兼顾上下游,一场立体、多元的水治理攻坚战在株洲全域打响。

    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株洲靶向精准。

    2016年以来,我市按照“源头化、流域化、系统化”的治理思路,在全市范围内梳理出黑臭水体整治项目33个,总投资约27亿元。

    解决生活污水直排湘江问题,雨污分流改造、海绵城市建设在全城铺开。

    2022年,我市制定《株洲市推进城区雨污分流工作方案(2022-2025年)》。目前,陈埠港、凿石港、建宁港流域、云龙片区的市政管网缺陷整改,以及区域内雨污分流改造正如火如荼;王家洲污水处理厂(二期)新扩建工程、枫溪污水处理厂(二期)新扩建工程,以及群丰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正快马加鞭……

    全面提升渌水水质,我市与萍乡跨省联动。

    为取得上游城市的支持,湘赣两省,株洲、萍乡两市大胆试水,签署多份协议,在河长制工作、综合治理水利工作、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推动两地协同护好一江水。

    久久为功见成效。

    2022年,湘江株洲段、洣水水质持续保持或优于国家Ⅱ类标准,渌江水质从Ⅲ类提升到Ⅱ类。国控断面水质指数达3.0387(全省排名第六),改善率居全省排名第二;省控断面水质指数达2.8478(全省排名第三),改善率居全省排名第三,综合排名全省第二,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如今,江水变清了,两岸变绿了,碧波荡漾的湘江倒映着两岸美景,人在江边走,如在画中游。

    一江水,见证一城变。

    变化,来自于株洲对于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的深刻领会,来自于让“江水清、两岸绿、城乡美”的不懈追求。

    清水塘里起新城

    8月28日,清水塘大桥建成通车。

    长虹飞架,不仅是株洲又多了一座桥这样简单。它的建成,让清水塘这块株洲工业肇兴之地,在转型升级、再造新城的关键时期,串起日臻完善的区域路网,向西连起株洲高新区的主阵地,为产业导入、片区开发创造更多可能。

    通过清水塘大桥,穿行在这片15.15平方公里的老工业区,只觉清水塘早已换了天地。

    霞湾港两岸青翠,入江口白鹭成群;铜霞路两侧原有的历史遗留渣场,治理修复后变身为小游园和运动场。

    曾经株冶、株化所在的区域,三一石油装备产业园、中国中车“双碳”产业园、恒和工贸总部经济产业园正全新面世。

    谁能想到,十年之前,这里还是远近闻名的“污染重地”。

    2013年,清水塘老工业区被列为湖南省五大重点污染整治区域之一,随后又被列为全国21个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全国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区域之一。

    2015年底,我市出台《关于推进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一年初见成效,三年大见成效,五年完成综合治理,十年建成新城”的工作目标。一场轰轰烈烈的搬迁改造攻坚战就此打响。2018年底,区域内261家企业的工业产能全面退出。

    关停企业不易,历史遗留污染治理更难:初步估算,清水塘范围有6600亩污染土地需修复治理,涉及需异位治理处置的污染土壤140万立方米。

    我市先后投入200多亿元,进行清水塘整体搬迁改造,同步投入近20亿元开展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完成了大湖、霞湾港等7大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全国首个污染土地修复及再开发世界银行贷款项目进展顺利,累计修复与风险管控近3500亩污染土地。

    破旧是为了立新。

    新城建设,瓶颈在于历史遗留污染的治理和生态修复,关键在于引项目、聚人气和兴产业。

    片区开发与污染地块治理修复的瓶颈如何突破?

    我市在持续抓好现有治污和生态修复项目的同时,积极寻求来自上级的支持,争取“生态修复+开发建设”模式在清水塘落地试点。

    去年以来,通过将专家“请进来”,带着试点方案“走出去”,十余次往返国家相关部委之后,终于在今年6月初获得批复,成为湖南省第一个“环境修复+开发建设”试点。

    产业如何导入?

    我市外强招引、内促裂变,坚持自投、招商“两手抓”。

    投资50亿元的三一石油装备产业项目来了,其石油压裂、钻修井自动化等能源装备生产线达产后,湖南省能源装备制造领域的空白,将因此填补。

    占地1000亩的中国中车“双碳”产业园项目来了,其储能、新能源电驱动、新能源及工业变流器、电磁和机电产业的落子布局,将在“十四五”末,撑起百亿产值。

    紧盯本土优势产业集群,加强清水塘与田心轨道交通装备世界级产业集群的对接联动,襄阳电机新能源产业园、尚驰电气新能源电驱高端产业园等新兴产业项目相继落户。

    三一智能机器人、光伏新能源等一批高端产业项目,也向清水塘伸来“橄榄枝”。

    “腾笼换鸟”的方法论,在株洲大地生动实践。

    一个“绿色”的、新生的清水塘,见证着株洲生态环境的变迁,也昭示着株洲高质量发展的信心与未来。

    产业升级势如虹

    株洲因工业而立,因工业而强。

    从“全国十大污染城市”到“2023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背后是株洲产业向“新”向“绿”促转型的清越回响。

    “优生态”与“强产业”,在株洲相得益彰。产业向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等方向,转型升级气势如虹。

    看产业高端化,株洲轨道交通装备、中小航空发动机获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获评数量占据全省“半壁江山”。时下,这两个产业集群正向着世界级产业集群跃升,先进硬质材料、先进陶瓷集群,也正向着国家级产业集群大步迈进。

    看产业智能化,以IGBT、永磁电机等为代表的功率半导体、永磁动力、人工智能与大数据、5G应用、算力基础设施、北斗应用等一批智能化产业,正在株洲加速布局,抢占发展制高点。

    看产业数字化,我市坚持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轮驱动,“互联网+”与株洲的传统优势产业正在加速融合。全市数字经济总量接近700亿元。

    再看产业绿色化。锚定“双碳”目标,我市已制定发布《株洲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碳达峰十大行动”稳步实施,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

    目前,全市已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27家、绿色设计产品13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4家、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4家、绿色制造集成项目3个、绿色供应商培育企业1家,省级绿色工厂52家、绿色设计产品15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0家、绿色园区2家,国家“专精特新”企业单位密度全国第一。

    站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这道考题前,我市坚持“聚焦、裂变、创新、升级、品牌”工作思路,加快构建“3+3+2”现代产业体系,世界级、国家级、区域级产业集群梯度发展、全面冲锋,以轨道交通装备、中小航空发动机、先进硬质材料“三驾马车”为引领,正迅速辟出一条产业集群发展的高效之路。

    对于城市竞争力来说,人才、科技、教育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而良好的生态则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曾经黑乎乎、灰蒙蒙的城市,变得绿油油、水灵灵,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指数不断攀升,株洲也由“全国十大污染城市”变成了“2023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

    生态环境优良、产业发展强劲的新株洲,世人瞩目。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