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周蒿 通讯员/余小兵 杨双艳 罗龙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株洲市委党史机构成立40周年。
40年来,株洲党史部门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行“存史、资政、育人”的职责使命,一代又一代党史工作者忘我工作、默默耕耘,不计名利、无私奉献,为党的事业“传经布道”,为株洲历史编修“红色家谱”,推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党史工作成果,在全局工作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有力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株洲党史40年的历史,是一部开拓的历史、奋进的历史、出彩的历史。
四十年来,坚持党的领导,党史工作逐步走上正轨
党史工作是党的一项具有全局意义和深远影响的工作,没有党的领导,党史工作就会失去正确方向。正是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关心重视、大力支持下,株洲党史部门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综合、从弱到强的华丽转身。
时钟拨回到1981年4月29日,这一天,株洲市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应运而生,拉开了株洲党史工作的序幕。1983年8月22日,中共株洲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成立,当时干部时兴称之为市委党史办,标志着株洲党史机构正式成立。彼时的市委党史办,设征研科、联络宣传科、秘书科3个科,核定编制10个,主要职责是研究、编纂、出版地方党史著作,负责全市党史工作业务指导,进行党史宣传教育,以及市党史联络组的有关工作。
此后,市委党史办经历了四次更名,第一次是1986年1月,改为中共株洲市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办公室;第二次是1994年9月21日,改为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第三次是2006年,改为中共株洲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第四次是2019年12月1日,市委党史办与成立于1986年的市志办进行职责整合,组建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编纂室),为市委直属正处级公益一类参公管理事业单位。
随着机构、编制、职能等在历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逐步得到明确和规范,市委、市政府也将党史工作同步纳入全市整体工作部署,《株洲市2011—2015年党史工作规划》《株洲市“十四五”党史和地方志工作规划》等一批重大文件陆续出台实施,《株洲市革命遗址保护条例》纳入市人大常委会立法调研计划,队伍建设持续注入新鲜血液、增添新生力量,党史地方志工作高质量发展迈上快车道、跑出加速度。
四十年来,坚持深耕主业,党史工作打开崭新局面
铁肩担道义,秉笔写春秋。编写党史正本、总结历史经验,以史鉴今、资政育人是党史部门的根本任务,也是党史人的神圣使命。40年来,株洲党史部门立足党史资源大市、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的实际,紧紧扭住为党举旗、为党存史这个牛鼻子,发扬实事求是的精神,于浩如烟海的资料典籍中翻寻查找、于星罗棋布的党史旧址上踏访求索,甘于坐冷板凳默默耕耘,一本本厚实书籍,一串串鲜亮数字,记录着党史人的奋斗与荣光,也把党史人的责任担当镌刻进了历史的年轮。
党史拥有了全新坐标。株洲是一方红色热土,在中共党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革命年代,全市共有17万多人为革命牺牲,其中登记在册的烈士11141名;走出了7位党和国家领导人、41位开国将军、40多位高级领导干部;全市有红色革命遗址遗迹200多处。经过一代又一代党史人的苦心钻研、上下求索,让百年的株洲党史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五地三城”全新地标。“五地”就是我党初创时期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1925年中共四大召开时,全国党员不足千人,株洲地区和株洲籍的党员占全国党员总数的十分之一以上;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根据地,株洲是井冈山、湘赣、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和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重要实践地,包括创建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第一次实施连队建党、人民军队第一次肃反、第一次给部队上政治课、第一次插牌分田、朱毛第一次会面、株洲转兵等涉及建党、建军、建政、土地革命、革命道路探索的重大党史事件均发生在株洲;湖南和平起义的重要贡献地;新中国的重要工业基地。“三城”就是全国文明城市;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最成功的40个城市之一;世界制造名城。
党史拥有了全新方向。思路决定方向,对党史工作规律的探索和把握始终是株洲党史人的不变追求。40年来,一代代党史人坚定践行正确党史观,坚持不懈在纷繁复杂的党史工作中删繁就简、提纲挈领,科学把握其规律性、有效彰显其时代性,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紧紧围绕“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和“培育制造名城、建设幸福株洲”战略目标,逐步形成了“内涵+特色”的党史工作思路。即:坚持以红色为魂,深入实施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9+X”凝心铸魂工程,“9”是指推进一文件(《关于加强党史工作的实施意见》)、一馆(株洲数字党史方志馆)、一条例(《株洲革命遗址保护条例》)、一网(株洲史志网和“史志株洲”微信公众号)、一库(党史编研项目库)、一化(党史工作信息化)、一组(市党史工作联络组)、一会(市中共党史学会)、一队伍(加强和充实党史工作力量),“X”代表扎实做好党史编研、联络宣传等各项工作,努力推出一系列研究成果,进一步强化存史资政育人作用。
党史拥有了全新成果。从1983年成立至今,株洲党史工作从零开始,从点滴做起,一代又一代党史人,秉持勤奋敬业、潜心修史、不计名利、默默奉献的精神风貌,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推动我市党史事业实现了新发展。突出政治管史,40年来始终坚持党史姓党、党史为党,竭诚为党举旗、为党立言、为党尽责,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严格遵守三个历史决议开展党史、方志出版物编纂和相关研究,抓好涉及党史电影、书籍和展陈的审核把关,厘清了毛泽东等开国元勋在株洲开展建党建军建政、株洲转兵等一系列重要史实,宣传株洲在党史军史国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突出编研著史,40年来倾力投入、倾情编纂,着力深化株洲党史阐释研究,累计编纂出版《中国共产党株洲历史(一二三卷)》《新中国成立70周年株洲发展实录》《株洲改革开放四十年》《株洲党史百年大事百年人物百年图志》《毛泽东与株洲》等党史和地方志著作近300部,开展80多个课题研究,其中《论党的早期“三会一课”制度在茶陵的探索实践》等6个课题在全国、全省产生较大影响,发表论文200余篇,为市委市政府提供了资政作用。突出宣教传史,40年来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任务、服务全市工作大局,先后参与株洲军分区“毛泽东在株洲”陈列、株洲烈士纪念园陈列、株洲工运史展览馆等场馆建设,完成37处革命遗址的树标立识工作,评选授牌市级党史教育基地30处,成功申报省级党史教育基地6处,开展“走红色之路、做红色传人”红色文化主题宣传活动、党史“七进”宣讲活动300多场次。结合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株洲市建市70周年、毛泽东在株洲首创性革命实践活动95周年等重大事件,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人、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人、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人、用党的历史教训警示人,全面展示株洲的百年党史。特别是2022年举办“毛泽东党建思想及在株洲的早期革命实践”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重要影响,为打造株洲“第一红色根据地”的红色IP品牌贡献了党史力量。
四十年来,坚持开门办史, 党史工作形成融合态势
开放是党和国家实现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构建大党史工作格局的题中之义。历史经验证明,只有启开放之门、行开放之道,从书斋走向社会,才能更好地履行党史部门存史、资政、育人的职责使命。回顾党史部门成立40年的历史,也是总结株洲党史人顺应时代潮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需要的历史。40年来党史工作始终践行开放发展理念,强化开放意识,坚持开门办史,主动走出去、请进来,扩大内外交流,动员组织各方面力量,形成了“两条腿走路”的办史经验,党史工作呈现出融合并进的发展态势。
从1986年1月成立的株洲市中共党史联络组来看,党史工作开了借鉴改革开放有益经验、推动对内搞活的先河。株洲市中共党史联络组主要是由市级离退休老领导组成的党史工作组织。30多年来,株洲市党史联络组不断发展壮大、充实职能、广延触角,到如今设正副组长各1人,拥有成员19人,各县市区也相应设立了党史联络组,主要工作职责和任务也更加明晰。据不完全统计,市党史联络组自成立以来,积极牵头编纂党史书籍、审核把关党史著作,并协调督促党史项目和书籍成稿,共组织和参与编纂党史著作117册,其中公开出版35册,内部出版82册,特别是组织红军标语博物馆的内容陈列设计,通过挖掘、编研,牵头主编《红色守望——炎陵县红军标语选辑》,为建立全国首家红军标语博物馆提供了重要史料保障。
在开门办史的过程中,株洲党史部门善于抢抓大势和有利契机,审时度势推出新的工作举措。2010年7月,中央召开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下发《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若干意见》,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作出了全面部署。党史部门迅速行动、积极筹谋,于2013年5月在市民政局登记注册株洲市中共党史学会,2017年5月正式成立,目前拥有单位会员58个、个人会员103人。6年多来,市中共党史学会紧密联系株洲实际,以存史为主业,认真组织党史书籍编纂,参与编撰出版《跨越之路——株洲改革开放40年》《毛泽东与株洲转兵》等30多部著作,其中《株洲工人运动史》一书在全国工人代表大会中产生重大反响,《中国共产党株洲历史(1978—2016)》第三卷被评为市第十四届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最是磨难砺初心——株洲革命先辈故事集》《初心故事》成为市委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本土读本。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资政育人,方能传千秋。回顾40年的株洲党史工作发展历程,我们深切感受到:搞好党史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原则,牢牢把握党史工作的正确方向;必须践行职责使命,努力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展现党史作为;必须锐意创新发展,大胆实施开门办史、联合编史等新举措新办法,深化党的历史和理论研究,着力丰富和传播红色文化。
栉风沐雨40载,扬帆远航再出发。党的二十大赋予新时代党史工作新的使命和任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株洲党史部门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党的三个历史决议为根本遵循,紧密围绕“培育制造名城、建设幸福株洲”的奋斗目标,全面履行好“存史、资政、育人”的光荣使命,全力为党存史、为时代立传,为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和中国式现代化,不断续写新时代党史工作新的荣光。
链 接
百年株洲党史的“五地三城”全新地标
●我党初创时期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根据地
●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重要实践地
●湖南和平起义的重要贡献地
●新中国的重要工业基地
●全国文明城市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最成功的40个城市之一
●世界制造名城
株洲党史教育基地名单(30处)
渌口博物馆(杨得志故居)、炎陵县红军标语博物馆、茶陵县工农兵政府、茶陵县革命纪念馆、茶陵县苏维埃政府(严塘湾里)、茶陵县八团区苏维埃政府、攸县革命历史陈列馆、攸县烈士陵园、湘赣攸县苏区革命烈士纪念园、谭震林生平业绩陈列馆以及蔡会文、蔡兰阶烈士事迹陈列馆、炎陵大院红色革命遗址群、毛泽东主持“连队建党”旧址——叶家祠、朱毛首次会晤旧址——十都万寿宫、炎陵神农谷红军革命活动遗址群、炎陵中村红色遗(旧)址群、茶陵县红军寨、茶陵县兵工厂、醴陵市烈士陵园、醴陵市南四区苏维埃革命纪念馆、天元区石三门红色教育基地、株洲市烈士纪念园、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龙凤庵旧址(龙凤庵中学)、醴陵市李立三故居、醴陵市沈潭镇革命活动遗址群、攸县红军洞、攸县漕泊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纪念馆、毛泽东主席在茶陵住室、宋乔生革命烈士墓、醴陵市东富寺。
株洲市树标立识革命遗址名单(37处)
芦淞区红一方面军总前委扩大会议旧址
天元区刘先胜将军故居
攸县北伐首战渌田大捷遗址
攸县苏维埃政府旧址
中国革命委员会湖南醴陵分会旧址
醴陵市北伐泗汾战斗旧址
炎陵县中共酃县特别区委旧址
炎陵县中共凉桥支部旧址
茶陵县毛泽东同志在中瑶活动旧址
茶陵县毛泽东同志湖口挽澜旧址
中共酃县县委机关旧址
酃县工农兵政府遗址
酃县赤卫大队队部遗址
毛泽东召开酃县苏区县区乡干部会议旧址
周亚水烈士旧居遗址
湘赣省工农银行酃县支行遗址
大院红色墟场
炎陵县石井垅战斗遗址
炎陵县松山坝工农革命军打靶场遗址
茶陵县段苏权将军故居
茶陵县龙开富将军故居
攸县三张红军收据故事发生地旧址
攸县第六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中共醴陵县特别支部旧址
渌口区晏福生将军故居
渌口区宋乔生烈士墓
芦淞区中共株洲转运局支部旧址
醴陵市渌江桥公所湘东特委会议旧址
茶陵县红军高陇战斗遗址
茶陵县八团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天元区雷打石镇老街社区雷打石瓷厂“工业学大庆牌楼”
炎陵县酃县苏区中皇殿列宁初级小学旧址
炎陵县酃县沔渡河排战斗遗址
芦淞区毛泽东考察农民运动龙凤庵旧址
攸县“莲花一支枪”保护地遗址
攸县谭余保误捕陈毅哨卡遗址
攸县苏维埃政府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