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看古人智慧对抗雨水潮湿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科技的进步推动了建筑材料的革新,也带来了居住空间的日新月异。在材料科技并不发达的古代,中国匠人有着怎样的智慧,来让建筑物对抗雨水和潮湿呢?人类居所的防水、防潮术,可以追溯到上万年前的穴居时代……

    旧石器时期——找个合适的洞穴是关键

    旧石器时代,原始人择洞而居,而洞穴的选择大多是在山上的高爽之处,足见其初步的防潮意识。

    新石器时代——盖个茅草屋也是门技术活

    茅草屋的居住形式让先民走出洞穴,离开悬居状态。这一阶段的防水材料以干燥植物为主,其防水能力有限,所以需要大坡度的屋顶来促进雨水的滑落,因而整个房屋低矮而狭小。在此基础上,先民逐步探索涂抹光洁坚硬的白灰面层(烧制过的生石灰)、壁体进行陶化处理(对泥土墙面进行火烧)等方式,令居所更为舒适、干爽。同时屋顶部分的树枝芦草之上再铺黄泥白灰,并进行陶化的方式,以此强化防水防潮性能。

    西周时期——影响几千年的“瓦”

    瓦的诞生使屋面防水技术向前迈进一大步。根据考古研究,瓦的使用大约始于西周早期。在今后的几千年里,瓦一直作为刚性防水材料被用于各种建筑物。初期的瓦吸水率很高,洇湿严重,随着匠人不断的探索改良,进而演变出唐青瓷瓦等更坚固、防水性能更好的瓦片。大约在北魏时期,因烧制矿石偶然而得的琉璃瓦,为我国古代皇家建筑增添了亮丽的色彩。

    战国时期——铺个砖、刷个漆都不在话下

    战国烧砖技术的出现,更多地运用到了建筑防潮当中,可用作墙壁的贴面,也可用于地面的铺设,极大地改善了夯土高台极易受潮的缺点。而此时漆树的种植利用,使得漆也得到广泛使用,作为防水物质,它能很好地保护木材,使之具有防潮、防腐、美观的功效。

    汉后时期——成熟斗拱技艺让屋面不再“直”

    汉代以后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进入了成熟期,斗拱木结构基本成为建筑的整体框架,并一直延续发展。屋顶由此形成庑殿、歇山、悬山、攒尖等多种形态。屋面也突破直线斜坡,形成一定的曲线,能很好地将雨水排至檐外,使得雨水在屋顶的停留时间变短。

    明代时期——柔性防水材料锡背的创制

    距今500多年的明代,全封闭的卷材——锡背金属卷材被创制。它是厚度约1.5毫米的锡制薄板,应用于瓦面之下。柔性防水材料,使屋顶不再完全局限于防水需求的坡屋顶,促进了平屋顶的诞生,进而可以产生多功能的屋面,但因高昂的造价,大多仅用于宫廷建筑。

    南北差异——因地制宜

    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气候不同,东西降雨量悬殊。在建筑的防水处理上也有所不同。

    北方地区较为少雨干旱,民房可采用泥土囤顶,坡度不足5度,为增加屋面防水性能,也有将麻丝、石灰膏、少量青灰等制成混合浆料的实用的方法。

    在草原地区,牧民不定居,易搬迁毡包是主要的居住方式,使用牛羊毡作屋面材料,不仅防雨还保温。

    在南方多雨地区,最常见的莫过于青瓦白墙。屋面的小青瓦上下接压约3/4,形成很厚的瓦层,夏天也有隔热的功能;白石灰涂抹的墙面,具有很好的吸水防潮的效果。

    本文原载“绿城建研中心”微信公众号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