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官”的清廉事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李美连

    “芝麻官”常指官职低、权力小的官员。在上世纪70年代,我们攸县黄丰桥公社严塘大队的老支部书记李克虎就是一位被人们称颂的清廉“芝麻官”。他处事公道正派,为人热情正直。虽然他已经去世多年,但我总记一些经历过的与他相关的事。

    退粮票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买粮食要有粮票。还记得爸爸曾拿着粮票站在我和姐姐前面认真地说:“粮食是命根子,救得人生,饿得人死。”

    我们严塘大队是一个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土地贫瘠。为了生计,人们每天天还没亮就得出集体工,天黑了才收工,干一年,除去口粮钱,几乎没有收入。红薯丝拌饭或薯粥是我们的日常饮食。

    记得高一寒假里的一天,我扛着锄头与爸爸一起去干农活,一走进田野,发现很多阴水田的泥土都被掀翻了,上面一层的肥泥土移出来,堆得像一座座小山,我很吃惊地问李书记:“这些田好好的,为什么挖得坑坑洼洼呢?”他笑着说:“把这些低产田改良成高产田,才会有备战备荒的粮食,我们也不用愁吃了。”

    一会儿,队里的男女老少都来到了工地,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突然,插队落户住在我家的知识青年戴叔叔不小心被一块玻璃片划破脚底,鲜血直流。找赤脚医生,要走15公里的山路,当时戴叔叔血流如注,恐怕支撑不了这么久。这时,李书记快步走来,把戴叔叔抱到田边的岸上,拔出他脚上的三角形玻璃片,设法止住血。然后,李书记爬上了山,采了一些叶子,迅速在小溪里洗干净,再把叶子卷成一团放到嘴里嚼碎,敷在戴叔叔的伤口上,最后把头上的那条长白巾撕一半布帮戴叔叔包扎好伤口。后来,李书记每隔一天帮戴叔叔换一次药。

    伤好之后,戴叔叔邀请我爸带路陪他一起去李书记家,想把自己家里省下的20斤全国通用粮票送给李书记,没想到李书记断然不肯接受。

    “人心齐,泰山移”,之后的几年,严塘大队在李书记的带领下,粮食产量连连增长,经济越来越富裕,还被评为“红旗大队”。这让尚且年幼的我非常自豪。

    送餐桌

    儿时,我们严塘大队的小学十分简陋。有一天晚上,电闪雷鸣,下着倾盆大雨,学校的一堵泥土墙被塌下来了,幸运的是没有伤人。李书记组织我们暂时转移到了祠堂里上课。

    没有电灯,没有书本,甚至没有粉笔,但孩子们热爱学习的劲头,很让人感动。有的同学练习本上的字写得密密麻麻,写完了就用橡皮小心地擦掉,再用一次;有的同学的笔用得只剩一节手指那么长,还舍不得扔掉。

    “孩子们都想读书,更想有出息,却没有一所好学校。”1977年的一天,李书记在大会上动员大家,要建一所小学,能让学龄儿童就近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不久,李书记的建校请示得到了上级批复,很快建筑队施工队进场。在基建期间,他亲临现场监督管理。由于担心材料流失,晚上就睡在工地上守护。到了添置设备的阶段,他发现缺少做课桌的木料,就吩咐我爸爸和村主任到他家背木料。当时,李书记的爸爸已经是高龄,木料是留给他爸做棺木的。此外,他家里连一张餐桌都是破旧不堪,我爸实在不忍心搬,不停地劝说李书记另外想办法。结果,他还是态度坚决:“建学校是大事。”他自己带头把木料背到学校。

    1978年8月份,一所崭新的严塘小学建成了。这时候,我正好高中毕业,荣幸地被选上当民办教师。能带着里可爱的孩子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我心里真是乐开了花。

    村民黄爷爷自发地请来木工师傅做了一张大餐桌,送给李书记,感谢他为乡亲们办了一件大好事。但李书记还是婉言谢绝,他同王爷爷一起把餐桌送到了我们学校食堂。我看到这规整漂亮的圆餐桌,心里很激动。

    不久后,黄丰桥公社的许多干部来学校参观,一个一个啧啧称赞,大家点赞李书记:“李克虎这位‘芝麻官’,真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