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特色乡土文化 让家乡更美百姓更富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屋内的摆设,均仿照客家习俗。 罗健松供图

    100多栋客家民宿,成片建成。 来源:茶陵县桃坑乡人民政府官网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徐滔

    8月9日,本报头版刊登消息:茶陵县桃坑乡双元村、攸县酒埠江镇酒仙湖村荣获2022年度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双元村的客家文化、酒仙湖村的远古历史探究文化、两村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为他们最终成功上榜注入了强劲的动能。

    株洲特色乡土文化的挖掘、保护、发展,现状如何?

    连日来,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研、采访。

    ◆双元村的启示

    双元村隶属于茶陵县桃坑乡,西邻东阳湖,北靠罗霄山,山峦重叠,云雾缭绕,湖水涟漪,自然景色之美,令人叹观。

    但美景如双元村者,株洲并不少。

    谈起以文化强村之路,村支书罗健松话就多了起来。

    出生于1971年的罗健松,成年后一直在茶陵县城开饭店、宾馆。用他的话说就是“生意做得还可以”。2008年,他被村民们推选为村主任,2011年成为村书记。

    比较于其他村落,双元村有一个很独特的“谈资”:数百年前,大批福建人迁徙来到这里,生儿育女,生根发芽。罗健松和很多村民一样,既是土生土长的双元人,又是客家人后裔,数百年前的客家文化、习俗,一直流传、沿用至今。比如每年正月十二至元宵节晚上,该村屋内外到处灯火辉煌,红彤彤的“香火龙”舞动在各家各户。比如,客家人对环境卫生近乎苛刻的要求和追求。

    罗健松上任后,决定深度挖掘客家文化,走文化强村之路。为此,他先后多次去了福建,深入多个农村村落,了解、学习数百年前福建当地人住房建筑风格、生活习俗。返村后,他采取发动村民,自己带头垫资等措施,并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首先大大改善当地基本条件,然后在当地原有土胚房基础上,成规模、成片区打造出174栋具有客家文化的民宿。

    “以前几乎没有外人来我们这个村,很冷落。”他说,村庄环境改观并建成了客家风格民宿后,不少外地人来这里“打卡”。今年“五一”期间,游客每天有数百人。虽然目前仍未形成产业,但已有多个集团公司已和他们洽谈有意投资。他们认识到,挖掘独特的乡土文化,打造文化强村这条路子肯定走对了。

    2019年6月6日,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文化和旅游部等多个部、局,经专家委员会审查,双元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双元村也成为省级非遗项目——客家火龙的传承地。

    近日,双元村成功上榜,成为湖南今年公布的30大美丽乡村之一。

    而和双元村同时上榜的酒仙湖村,其除了美丽的自然风光外,其远古历史探究文化以及红色文化,同样让人津津乐道。

    独特的文化,成为两村上榜的强大驱动力。

    记者随后查阅了本次上榜的其他美丽乡村,同样发现了这个特点。比如长沙县果园镇田汉社区的田汉文化——这里是《国歌》词作者、著名戏剧家田汉先生的家乡,该社区建成以“田汉文化园”为中心的田园旅游观光景点。南岳区南岳镇光明村的南岳“康养”文化——道教的健康、养生。

    有文化的东西,才有生命力。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鲁迅笔下的三味书屋、百草园、咸亨酒店,中国长城,埃及金字塔,比利时小镇滑铁卢……对这些地方,你为什么记忆深刻,是因为这里都被赋予了其独一无二的文化内涵。

    ◆株洲特色乡土文化忧思

    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特色乡土文化作为承载市民记忆的重要载体,已成为人们进行身份认同、确定精神归属的重要参照。

    株洲作为新中国成立后首批重点建设的八个工业城市之一,承载着几代人的奋斗记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记忆源点有些已改造,更有的已拆除,成为现代商业街区或住宅。有些则已残破不堪,隐藏深巷中无人问津。

    如何传承城市文化、守护历史空间、留住乡愁记忆,成为一个必须重新深度考量的问题。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规划团队近日正对此问题进行深思。这个团队以徐家桥片区为例:因对历史建筑的保护驱动力不足,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业态缺乏统一管理,城市更新对文化传承的考量不足,导致鲁班殿消亡,代表着建宁历史文化的“三座桥”——建宁石板桥已毁失、芦淞桥被覆、铁栏石桥被拆,“三座桥”已不见踪影,甚为可惜。徐家桥便是建宁石板桥,是连接解放街和建宁街的通道,由明代江南徐姓客商修建,名徐家桥,2003年在修建步行街时被拆。建宁老解放街协丰长绸布店,毛泽东当年在这里召开了总前委扩大会议,做出“撤回江西、进攻吉安”的正确决策,由此诞生出中国共产党确立放弃攻打城市,优先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方针,也是著名的“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第一次实战,史称“株洲会议”。可惜这处难得的、极其珍贵的革命遗址,已被高楼覆盖,只剩一处纪念石暗自神伤。

    可喜的是,株洲已认识到这个问题。就在清水塘老工业基地搬迁改造中,我市建立起清水塘片区工业文化遗产的数据库:逐一登记一批有较高价值的工业遗产;挂牌保护一批老工业建筑、地方的历史建筑;起草株洲市工业遗产文化保护条例;建设株洲工业遗址公园以及工业博物馆群落,争取湖南工业博物馆落户清水塘老工业区;编制《株洲市清水塘工业遗址公园策划方案》……

    株洲人对特色乡土文化的保护意识相比数年前,已有巨大的飞跃。

    ◆从株洲乡土文化寻找自信

    很多之前不为人熟悉的故事,在浙江“千万工程”推进过程中被挖掘出来。

    “千万工程”是“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简称。二十年来,浙江持之以恒实施该项工程,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千万工程”也从浙江走向全国,成为推动中国乡村振兴的一项战略工程。

    7月13日上午,十二届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省委书记沈晓明主持并作总结讲话,强调要注重挖掘乡土文化,彰显湖湘特色,使群众不仅身有所栖,更能心有所依、情有所寄,不断增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规划团队在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中,深入结合株洲本土实际特点,提出了诸多个挖掘独特乡土文化的案例:

    比如石峰区井龙街道的茅太新村,这里作为长株潭绿心中央公园的重点节点,目前正在规划茅太新城。在规划研讨中,基于这里曾为著名的知青点,可以提炼这里的知青文化,打造知青小院,弘扬知青为国分忧的民族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无私奉献的主人翁精神,执着的进取精神。

    比如芦淞区白关镇龙凤庵村,这里是省委书记沈晓明的基层党支部工作联系点。“龙凤庵”是一座具有三百多年历史古庵,在中国红色革命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它不可磨灭的一笔。1927年2月3日,毛泽东在考察农民运动期间,在龙凤庵召开座谈会。后来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写道:“醴陵北三区龙凤庵农民和小学教员砍了木菩萨煮肉吃”,并高度评价当地的农民运动。龙凤庵村红色资源丰富,发展红色旅游,不仅能让人们在多元化的体验中汲取思想和智慧等精神力量,还能让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落到实处,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那么,这里是否可以打造具有龙凤庵特色的全国党建引领、红色文化、乡村振兴的示范村呢?红色铸魂——溯源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绿色筑基——扩规模、提品质、强品牌、延链条、增价值;红绿生金——红绿融合、党建引领、全民参与、共同富裕。做大做强丝瓜产业、做深做实红色教育,以农促旅,以旅带农,结合红色文化,共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村庄,形成全国红色文化乡村、现代有机农业示范村、全省基层党建示范村。

    株洲的炎帝陵,国内的故宫、莫高窟、秦始皇陵、华清池,国外的圣母院、凯旋门、斗兽场、梵蒂冈、莎士比亚环球剧院、柏林墙……哪一个不是因为具有其独一无二的特色文化而闻名于世?

    每一个地方,一定有着其特色乡土文化。挖掘出这样的文化,带来的不仅仅是其生生不息的各类资源,更是一种文化自信。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