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落——扬善惩恶的炎陵特色曲艺 黄春平

  • 上一篇
  • 下一篇
  • 《莲花落》是一种说唱兼有的传统曲艺艺术,其始于宋成于明而盛于清的江西新干,也称瞎子戏,是盲人乞丐行讨而唱的民间曲艺。

    因盲人拜佛从善,而莲花又是佛教的象征,盲人演唱时大都两人一伍,一唱一帮,各手执一常青树枝,上缀许多红色纸花,为“莲花”状,枝丫间用线串明钱,用于摇动,“嗦,嗦”作响,助打节拍,故名《莲花落》,也称落离莲或摇钱树。久而久之,人们只晓得瞎子戏而忘了曲种原名《莲花落》。为忌讳瞎子,斯文一点的人就改称为光子戏。因此,《莲花落》又有“光子戏”之名。

    炎陵东南片人多为客籍语系,由广东梅县和江西赣州一带迁来。经炎陵资深音乐人尹秉华考证,《莲花落》传入炎陵的时间在1930年前后。是时,粤赣一些地方的乞食者经常结伴或一家人在乞食过程中往来于炎陵,活动范围多在与江西毗连的沔渡、十都等地。

    与井冈山接壤的沔渡墟庙湾里的一座寺庙是乞食者的集结点,这里经常传出板鼓之声,夏秋之夜或逢墟之日,更有乞食者挨户念唱《莲花落》。因客家人喜好娱乐文化,当地人便从乞食者中学会了弹唱曲调和技艺并承传下来。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当地艺人罗英万等人的挖掘整理,形成了颇具炎陵客家特色的《莲花落》曲目。

    1952年,沔渡墟成立业余剧团,罗英万等人推陈出新,接承了“莲花落”这一地方艺术曲种,新编了客家人演唱的《莲花落》之《比比歌》并搬上舞台。尔后,曾两次编演《莲花落》节目参加郴州地区业余文艺汇演。1960年,沔渡墟业余剧团解散,《莲花落》进入低落期。

    为挖掘整理民间艺术,1976年湘潭地区举行民间曲艺调演,炎陵县文化馆在收集民歌的基础上,改编了《莲花落》音乐,创作了《比比歌》之《井冈新歌》(尹秉华曲,肖成荫词,张志龙、张志雄等表演)参加演出。2006年,由尹秉华编著、中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炎陵飞歌》,收集整理了部分炎陵客家“莲花落”词曲。

    流传于炎陵县沔渡镇、十都等客家人聚居地的《莲花落》,内容多为劝世之文,以扬善惩恶、吉祥纳福为主;用客家方言说唱,委婉动人,通俗易懂,生动风趣,具有寓教于乐,淳化民风之功能,在炎陵民间文化中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从前劳动血汗地主吞,如今再冇人来剥削人……人人鼓足干劲搞生产,个个争取做个先进人。实现社会主义更美好,那是幸福生活乐煞人。”这是1960年炎陵县沔渡公社晓阳大队《莲花落》之《比比歌》,揭露和批评了旧社会普通民众受压迫受剥削、生活饥寒交迫,宣扬和赞美了社会主义好,社会发展变化快。

    《莲花落》是一种地方性、语言性较强的艺术,为炎陵县特色曲种,新编《莲花落》在保持原有的曲种音调、衬词等特色基础上,旋律和节奏上更富有变化,行腔、念白更为规整,便于掌握和记唱,高潮部分更加突出。

    现今表演《莲花落》时,一般由两人或多人手持快板敲打四小节或八小节作过门后,紧接念白,然后又接着念唱衬词。可反复多次,也可不作反复,但衬词一定要按谱行腔。由于这种表演形式简洁明快,贴近生活,因此倍受当地群众的喜爱并得以传承。

    《莲花落》传承的基本路径是,流动民间盲人乞丐引入→定点传唱→地方民间艺人学唱→文艺工作者整理创新→演员舞台表演。新中国成立后,传承人物主要有沔渡出生的罗英万、尹秉华、张志龙等。罗英万,炎陵县文化馆退休干部。1952年沔渡墟成立业余剧团,新编了客家人演唱的《莲花落》,一时在本地兴起,形成了客家民间曲调,有很多客家山歌、新编曲目均使用该曲调,如《十劝郎》、《十劝姐》等。尹秉华,曾任炎陵县文化馆馆长,音乐、戏剧作品创作丰厚,收集整理了大量客家山歌。尹在罗英万的创作之中进行了新编,整理出了《莲花落》曲调。张志龙,炎陵县沔渡镇晓阳村人。在罗、尹两位前辈的传授、辅导下,学习《莲花落》曲调的演唱,还改编新编内容并传唱至今。

    《莲花落》是炎陵县颇具地方特色和客家特色的艺术形式之一,曾经是民间及群众文化不可缺少的演唱曲调。时至今日,《莲花落》虽为小众艺术形式,但仍然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她的丰富内容和基本特征及其传承历史,在传统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抢救、发掘、传承和保护这一文化瑰宝,对研究炎陵民俗、民风有着很高的价值。同时,《莲花落》内容多为劝世文,以扬善贬恶、吉祥纳福为主,唱腔通俗易懂,生动风趣,深受观众欢迎。这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丰富民众文化生活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