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脑下的历史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王厚成

    牛脑下,是攸县城东的一个小地名,其名源于此地江北岸上有个小盘石,盘石形似牛头,上有龙洞,古称县东石牛山。故此,人们称石牛山下的地区为牛脑下。

    牛脑下处于攸河和洣水的相汇地,二水在这里汇合后形成一个宽大的缓水面。初时,人们称它为牛脑潭。据同治版《攸县志》记载,后因传说此潭为“汉黄门郎蔡伦捣故鱼网取水造纸处”,故又称为“蔡公潭”。尽管志书对这个传说没有确切的具体记述,后人也没作细的考究,甚至有人对此生疑很重,但后来的事实说明,蔡公潭与攸县造纸还是有一定的渊源。不仅攸县造纸行业历来都是尊蔡伦为祖师爷,而且在造纸历史悠久的鸾山、凉江、山关等地都建有蔡伦庙,许多纸棚和纸槽里都立有蔡伦宗师牌位,不少造纸的地方还在蔡公潭取水去作为造纸生产的母水,并用瓶装水与蔡伦牌位放在一起同时敬奉。

    在牛脑下和牛脑潭,还蕴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古老传说——“神农归葬泊攸水”。说的是神农尝百草因误食断肠草中毒而逝以后,移葬于酃县(今炎陵县)时,其遗体由36名力士用10条木排逆洣水而上运送,洣水河畔家家户户以不同的方式祭奠神农。攸县是神农遗体运送的必经之地,人们自然要在河边祭拜,而祭拜的地点就选择在牛脑下的牛脑潭畔。因当时这里是一片大沙洲,是个空旷之地,又因牛脑潭水面宽阔,估计力士们从下游逆水而上来到这里,必然会有个喘息的机会,停留时间也会久一点。果然,力士们到此后放慢了排运速度,当看到这么多人要祭拜神农时,便干脆停了排。于是,众多的祭拜者点燃几十处柴火,壕成几十个小砂堆,当作香烟火烛,朝着神农遗体叩拜作揖,一片“神农安息”的呼喊声响彻天空。自此“神农归葬泊攸水”之说代代相传,延续至今。

    正是有了这个传说,牛脑下这里纪念神农的活动逐渐拓展。起初,人们以“树”为祭。因后来的沙洲上长出许多杨柳,杨柳丛中又长出绿油油的樟树,人们就视常青的樟树为神农化身,每年农历四月,都在樟树下拈香烧纸。时间一久,神农便给一谭姓子民托了一梦,希望为他在此地安个座。谭姓之梦传开后,出于对神农的尊敬和崇拜,人们请来石匠,雕刻了一块高约一米、宽约60厘米的石碑,四边雕有花边,上书“圣主”二字,竖于沙洲上,供人们信奉。此后,人们便以石碑集中为祭。

    到清朝光绪年间,在现今神农组的地盘上,建起一座简易的神农殿,面积约70平方米,砖木结构,有正厅和两侧厢房,大门柱子用青条石竖起,正厅安放“圣主”石碑,后来又塑有木质神农立身像。殿建成后香火旺盛,神农像还不时被请去扫禾治虫(一种信仰活动。当地村民认为,将神农像抬到田间游走,可以帮助治理虫灾)、求雨等,并定于每年四月二十一日至二十四日为神农举行章会。

    神奇的是,1944年6月侵华日军占领了攸城(今攸县,下同),攸城沦陷后,一日,日本兵闯入殿内搜查有无躲藏的地方武装,查无所获后,毁瓦揭料,庙宇损坏严重。而恰恰此时的前一天,神农像被接外出扫禾未归,有幸躲过了这一击。人们不禁感叹道:“神农神农,果真显灵”。日军投降后,殿宇得以恢复。

    鉴于老殿地方窄小,不便开展祭祀活动,1998年,当地扩建神农新殿,还组织捐款捐物,筹集资金700多万元,于2006年建成崭新的神农殿,占地1500平方米,建筑1100平方米,建成前殿后库,一次可容纳六七百人开展大型活动。现在,攸县神农殿已成为湖南省宗教活动的重点场所和文物保护单位,可与茶陵、炎陵开展连线纪念,当地人则可随时去敬奉炎帝大神。

    牛脑下的北岸江边,现存一片大古樟,树龄最长的达250年,其他的树龄都在100年以上,形成了一个天然小荫篷。每年端午节的龙舟赛在牛脑潭争先夺冠,热闹非凡,龙舟赛又每每受到神农保佑而安全无虞。古樟林中、牛脑潭畔的风景,好不叫人心旷神怡。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