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带着大学生女儿女婿来种田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向祚校正在田间查看水稻长势。受访者供图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军

    8月3日,攸县新市镇丁家垅村。

    清晨5时多,53岁的向祚校伴着鸟鸣来到了田间。他肤色黝黑,戴一副眼镜,精瘦如老农,又带点知识分子的气质。

    总有人说种田不划算,向祚校却自信地称:“除了天灾人祸,不算补助,我种粮食从没亏过钱。”

    他只有小学学历,但种田种出心得的他,带领大学毕业的女儿女婿一起种,并且种出了新事业。

    中稻+再生稻种植

    他有种粮新模式

    向祚校是益阳南县人。

    自从2003年开始从事农业生产,向祚校不断累积着种粮心得。10年前,他就意识到,种粮要想不亏本还有得赚,就要走规模化种植的道路。

    通过朋友介绍,向祚校了解到当时的醴陵及攸县有发展机会,于是来到株洲,并曾在两地集中流转土地进行水稻种植。

    2022年6月,向祚校在攸县丁家垅村、新市村、回垅村承包水田,共流转土地146公顷多,然后用自己的“五字诀”开始种粮。

    简单来说,向祚校的种粮“五字诀”是:新、优、全、细、续。

    这个“新”字,指的是向祚校在种粮模式上的创新。如今来看,规模化种植已经不算新鲜了,但他在种植双季稻之外,还采用了中稻+再生稻的生产模式,这种模式能实现一次播种两季收成。

    同时,中稻+再生稻种植模式从播种到两季收割,周期在180天左右,相比两季稻种植缩短了60天,节本增效明显。

    “优”是聚焦优良品种种植,提升粮食品质,助力粮食增产。向祚校说,“得益于良种,我对粮食增产的信心越来越足。”

    根据种植环境、水田质量等综合条件,向祚校精心选育昱香两优馥香占、玮俩优8612等优质稻。这些优质稻品质好、米粒晶莹剔透、无倒伏现象,适合留蓄再生稻。初步估计,今年他流转的田地预计粮食产量将达110万公斤。

    “把专业的事给专业的人做

    完善产业链”

    向祚校“轻装上阵”,除了购买无人机用于打药等,他并没有买过多设备,也没有租赁多大的场地。

    这背后的经营理念,在于“五字诀”里的“全”与“细”。

    “全”,指的是构建全链条全流程产收销体系,增厚种粮效益。说起来高深,但向祚校说得简单质朴,“就是购买代育、代耕等社会化服务,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同时借助规模效应降低自己的成本。”

    比方说,购买农机服务的时候,请人代耕地面积大,也就有了议价权。借助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社会化服务,向祚校仅8天就完成了130多公顷的田块翻耕和早稻播种,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

    在向祚校看来,这样也能完善乡村的种粮产业链,因为如果大家都不购买相关社会化服务,当地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也做不起来。

    种粮的同时,向祚校还在当地开展粮食收储,转运卖到粮食加工企业。这是一种双赢,既方便了当地村民卖粮,活跃了产销市场,他一年也能从中赚取受益。

    专业的事情交给了别人,自己该做好的事又必须精细地做好,这又落到了一个“细”字。

    对于130多公顷稻田,向祚校坚持实施精细化管理,规范标准化操作。比如施肥,他就尝试配方施肥、分期施肥,实现了化肥减量增效。

    丁家垅村党总支书记丁雪龙说,“老向对于种田,真是耐得烦、霸得蛮。”前段时间雨水缺少,他看到向祚校早出晚归往田里跑,有时晚上八九点还打电话给他,请他帮忙协调田里的用水问题。

    让种粮有奔头

    女儿女婿都跟着他干

    无人机嗡嗡飞舞,药水均匀地喷洒在水稻之上。

    稻田边,向祚校的女婿肖胜军戴着运动风空顶遮阳帽,娴熟地操控着无人机进行打药。在一旁协助他的,是向祚校的女儿郭辉(随母姓)。跟着父亲种地以来,这两个曾经白净的年轻人,肤色已然“晒成了酱油色”。

    肖胜军夫妻俩都是90后,也都曾在北京、深圳这类大城市打拼。比如肖胜军,他大学学的专业是电子工程,毕业后曾在深圳工作,后来回到家乡益阳上班,每月也能拿到上万元的工资。

    工作一段时间后,肖胜军发现工作单调重复,和他追求的事业有很大的差距。“年轻人就要大胆去追梦,去干一番事业。”他说。

    在岳父向祚校的耳濡目染下,肖胜军看到乡村大有可为,他本身也是党员,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与意义也有一定了解。深思熟虑后,他毅然辞职,来到了攸县和岳父一起从事农业。

    “刚开始,经常有村民问我,小伙子你为什么不去上班,跑到这里种地干吗。”肖胜军笑着说。

    郭辉跟着父亲从事种粮后,才发现“父亲原来懂得那么多,种地有那么多讲究。”比如除草的时候,哪一种草需要打什么药,药水需要怎么配比,向祚校心里都有数。

    劝女儿种粮时,向祚校曾经给她算过一笔账:全年农忙4个月,其余时间基本空闲又自由,按照一个人管理40公顷田,平均每公顷收益6000元计算,一年收入也有24万元,比在外面上班强。

    真正一脚踏进田里,郭辉发现种粮还是辛苦的,而且大多时候靠天吃饭,产出并不稳定。但她和丈夫如今也坚定了决心,“我们都是大学生,学习能力强,也有闯劲,只要学好技术本领,脚踏实地地干,相信会越来越好的。”

    对未来,肖胜军甚至想开公司,或者创立合作社,带着村民一起种植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给村民提供务工机会,也赚取更多的收入。

    看着女儿女婿的变化,最欣慰的是向祚校。“有了他们接班,我的种粮就后继有人了,这也算是我培养了人才,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他笑着说。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