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刘毅 通讯员/李妮) 日前,醴陵市印发《醴陵市烟花爆竹领域“打非治违”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重拳打击非法生产、经营、储存、运输、燃放等行为,有效预防风险隐患。
醴陵是全国花炮主产区之一,现有烟花爆竹生产企业176家,上下游从业人员约15万。《方案》明确,遵循“政府牵头、属地负责;有非必打,除非务尽;部门联动、严格执法”的原则,建机制、明职责、重排查、严打击、强考核,强化对烟花爆竹领域非法违法行为的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
织密“网格”体系
日前,醴陵市孙家湾镇以网格为单位,集中力量对废弃厂房、老旧民房等重点区域量开展“地毯式”巡查,查处非法生产、除非烟花爆竹窝点。
醴陵市开展烟花爆竹领域“打非治违”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整治合法企业违法违规分包转包、党员干部、公职人员、监管人员不作为等非法行为。
行动部署以来,各镇街以村组为具体网格,不分昼夜,开展集中排查整治,并建立工作台账,及时移送“打非治违”案件线索。对非法生产、经营、储存、运输、燃放行为,组织有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严厉查处,做到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栋、栋不漏间。
行动中,公安、应急、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合作,掀起“打非治违”热潮。
举报非法生产烟花爆竹
最高奖励30万元
今年以来,在旺盛的市场需求刺激和高利润驱使下,不法人员铤而走险,利用废旧厂房、“小作坊 ”组织非法生产,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且在封闭环境中作业人员聚集、生产药物聚集,安全风险极高。
醴陵市建立有奖举报制度,设立专项工作经费,畅通电话、油箱举报渠道,充分调动广大群众举报非法生产行为,提高社会监督实效。
《方案》明确,举报非法生产烟花爆竹,经查证属实的,给予1000元—30万元不等的奖励。其中,举报非法装药、“一条龙”非法作业、合法企业生产违规产品等6类违法行为,奖励30万元。对举报线香类褙皮、玩具类包装等其他非法生产行为的,由所在镇街受理,并视情节予以奖励。
同时,创新监管手段,利用各部门现有信息平台,积极推进非法违法行为信息共享共治,充分运用遥感、航拍、等科技手段,及时发现各种非法违法行为。
常态检查,严管重处
连日来,醴陵市党政领导带队,分赴花炮生产企业、镇村,实地督查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工作。该市将建立常态检查制度,对镇街采取“四不两直”方式进行抽查巡查、交叉检查。
让非法生产“无处遁形”。《方案》明确,对非法生产场所,一律依法关闭取缔;对从事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的有关单位和责任人,一律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并按规定上限予以经济处罚;涉及非法生产活动的相关单位和个人,一律依法严格追究相关单位和相关责任人法律责任;对为非法生产、经营、运输和储存户(点)提供便利或有利益关联的企业,一律依规依法严肃查处;党员干部、公职人员、监管人员及其子女、亲属在其管辖范围内从事与烟花爆竹相关经营活动的,一律作出承诺并纠正。
记者了解到,在一定期限内查实镇街存在烟花爆竹非法生产、合法企业非法下单、非法收购的行为,醴陵市将依据相关文件精神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