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本的故事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朱振林

    儿时的我向往大海,向往战舰。总是梦见自己伫立在甲板上,舰艇乘风破浪,海风吹乱我的头发。这情景一直在我脑海里萦绕。

    1981年10月底,17岁的我应征入伍,如愿成为一名海军战士。面对梦寐以求的战舰、蔚蓝色的大海,心潮澎湃的我,拿起笔来描绘水兵的精神风貌,也时常有些“豆腐块”见诸《解放军报》《人民海军报》,战友们亲切地称我为“水兵记者”。

    1984年5月,我被部队选派到海军南海舰队广州基地政治部举办的战士报道员新闻写作培训班学习。《人民海军报》驻南海舰队记者站站长江卫阳给我们授课时勉励我们要勤学苦练,多写身边事,写好水兵故事,力争人人都成为合格的“水兵记者”。参加培训前,我写了一篇我们艇上炊事班长陈镇盛为保证出海训练的水兵们吃好饭,想尽办法弄出多种口味食谱的故事。江站长看了这个小故事后很高兴,鼓励我要多宣传战士们的闪光点。培训结束后,他还代表海军报社领导赠送一个采访本给我们这批战士报道员。那个采访本长100毫米,宽75毫米,塑料封面和封底均为蔚蓝色,代表着大海的颜色,封面除了印有毛泽东主席为《人民海军报》亲笔题写的报头“人民海军”四个字外,还有波浪、舰艇、导弹以及“人民海军”的汉语拼音等图案,封底印有“人民海军报社赠”字样,内页纸张宛如浪花般洁白。我如获至宝,将那个采访本小心翼翼地装进挎包,心中的喜悦无以言表。

    我舍不得用那个采访本,用报纸包好放在床头柜里。期待今后谈恋爱了,如果女朋友爱好写作的话,就将这个珍藏的“宝贝”当作礼物送给她。

    1984年7月,我从舰艇调到团部政治处负责新闻报道工作,那时我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在读书、看报、采访和写稿上面。1984年7月至1986年9月,两年多的时间里,我所采写的新闻稿件先后有80多篇被《解放军报》《人民海军报》《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广东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采用,部队先后两次为我记三等功。

    1986年10月,是我服役的第5年,面临退伍还是留队的选择。随舰艇出海走向深蓝是我的夙愿。可是家里有困难,父母多次来信催促我退伍。经过艰难抉择后,我婉拒部队首长的好意,放弃了保送到海军武汉工程学院深造的机会,脱下心爱的水兵服,回到了阔别5年的家乡。

    退伍后,我进入铁路工作,在株洲车辆段从事列检工作。我利用业余时间给报社写稿,班组的好人好事、车间的安全生产、段里的技术革新、生产经营、重要活动等等,都是我报道的对象。当年我所在的株北到达场因驻地偏僻,交通不便被人戏称为“株洲的夹皮沟”。3个同事住在一间单身宿舍,没有书桌、凳子和空调,夏天还有蚊虫叮咬,写稿环境甚是艰苦。我坐在小凳子上,把稿纸铺在床上,将初稿反复修改,再一笔一画地填写在方格稿纸上。走完审稿程序后,再送到株洲车站收发室,车递到《人民铁道》和《广州铁道》报社,发往地方报社的稿件则要去邮局邮寄。我采写的稿件先后被《人民铁道》《广州铁道》《湖南日报》《株洲日报》等媒体采用,曾多次被段党委评为优秀通讯员。班组的同事同样亲切地称呼我为“朱记者”。依靠在部队养成的良好作风和敢于接受挑战的精神,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再苦再累我都坚持写稿,车间党支部还任命我为通讯报道小组长,没想到这个小组长一干就是7年。

    班组冯师傅喜欢我的好学、勤快,热心为我介绍女朋友,第一次相亲就成功了,遗憾的是妻子不是“文艺女青年”,虽然她对我写稿不感兴趣,但她对我从部队带回来的物品视为宝贝,一一为我收藏着。我们先后搬过3次家,我的采访本、退伍证、水兵服都被她完美地保存着。让我颇感欣慰。

    后来,段领导将我从检车员岗位调整到保卫科内勤岗位。通过3年的努力,我从助勤人员成为一名保卫干事。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当年年轻的水兵战士现在步入到中年大叔的行列。说句心里话,正是那个采访本给了我无穷的动力,每当看到它,我就会想起部队首长的叮嘱:发挥自身特长,退伍不褪色。这个采访本我已经保存39年了,虽然经过时光侵蚀,白色的纸张都已泛黄。当很多往事都变得越来越模糊时,而那段在军营的青葱岁月,却始终像明亮的星星,闪烁在我心灵深处。感谢部队这所大学给了我机会,培养了我,成就了我。

    这么多年来,我用过无数个采访本,但这本我一直舍不得用,那段当兵的经历,也将一辈子珍藏在心底。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