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十万辣椒生产车间,分拣班的老人边做事边聊天。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成姣兰 摄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成姣兰
户外骄阳似火,走入6米多高的厂房内,却是一片清凉。凉风机、风扇包围中,11位老人不紧不慢地分类、去蒂、剪蒂。这是渌口区龙船镇河包村王十万辣椒生产车间的辣椒分拣班,工人平均年龄超过70岁,最大者86岁。
七老八十的娭毑,咋还打工咧?
“不用问子女要,凭本事吃饭,老了也骄傲。”81岁的刘蔓芝主动解答。怕听者误会,她又补充道,不是子女不孝顺,自己身子骨健朗,喂鸡种菜赚点零花钱,日子潇洒着呢。
“电视又看不懂,在家无事可做,无聊得很。”一旁的郭雪姣接话。
郭雪姣今年86岁,是厂房里的“老大”。“她不是来赚钱,是来消磨时光的。”旁边娭毑抢着说道,引得几个娭毑直笑。
分拣辣椒都是坐着的活,计量工资多劳多得,0.25元一公斤。
“多的时候70块钱一天没问题,现在收尾了,20到30块钱一天的也有。”工厂负责人、回乡创业青年李晓慧说。
老眼昏花的,能胜任吗?
“做了一辈子农活,一摸就知道是泡是剁还是做干辣椒。”66岁的文静兰负责分拣这道咽喉工位,也负责从“矮子中拔出高子”做浸辣椒。跟其他老人不同的是,她日薪固定80元。除了分拣,清早还要帮忙摘辣椒除草等活。
经她之后,辣椒只需去蒂晒干即可,都是简单活。
车间里,老人们围成一圈,案板上黄辣椒堆成小山,一手拿辣椒,一手摘蒂,直到握辣椒的手装不下了,就投入旁边蛇皮袋里,手像有了记忆一般,全套动作不靠眼睛。
最费眼睛的要数浸辣椒工人,分拣班最年轻的工人、61岁的王秀兰担此大任。春摘茶叶夏收辣椒,她粗略盘算,一年能有2万元收入。“用个一小半,还能存下一万多点,存点养老钱,心安。”在村里算年轻人的她,开始为老年生活打算。
壮年劳力去哪了?
“都下地去了,今年赶上辣椒丰收,忙不赢,自动化生产线上也都要年轻人。”李晓慧介绍,目前,隔壁几个村的壮劳力都被请了过来,还不能缓解用工荒。老年人说是来打工,实则是帮忙。
就这几日,她又从市区请来两个“80后”管理者。村里年轻人越来越多,老人们反而更有干劲。
“年轻人回乡创业,我们也能帮衬点小事。”文静兰说出老人们的心声。她说,现在国家搞乡村振兴,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只要有本事都能赚到钱,老人都盼着大伙回乡。
热闹的辣椒分拣车间,打破了乡村的沉寂,承载着老年人的幸福梦,也传承着乡村代际间的帮扶和守望。“年轻人看得到梦想守得住根,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来心安,有老有少才是乡村好图景。”河包村村支部书记文志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