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不避难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朱理平

    有一则故事:一条船在过河途中撞到了礁石,船身裂开了一个口子,河水不断涌进来,不少乘客都想着怎么堵漏。这时候,一位先生嘲笑道:“又不是我们造成的,何必那么认真。”

    可想而知,如果遇到问题,大家都推推让让、不去解决,问题肯定越积越多。最终,当灾难发生时,“同船共渡”的人怎能幸免?

    工作中有没有“问题不是我造成的,与我无关”的言行呢?肯定是有的。比如,对于群众反映的事项,一些干部认为不归自己管,视而不见,小矛盾演变成大问题;对于安全生产风险,一些人认为管不了、不好管、难得管,问题一拖再拖,小隐患变成大事故。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句朴素的民谚告诉我们,当干部就是要为人民群众和企业解决问题。否则,老百姓“要你何用?”

    逃避问题是典型的“掩耳盗铃”“鸵鸟心态”。

    任何问题,一旦产生,就很难自发“消亡”。为了一时半会的清闲,把问题藏着掖着,解决问题的时间只会越拖越久、战线只会越拉越长。

    问题来了,逃避毫无意义,唯有坚持问题导向,“努力把碰到的每一个问题,都首问负责、不推不让地推动解决好。”才能迅速找到出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轻装上阵干好接下来的工作。

    坚持问题导向,是干好工作的好方法。

    问题不是洪水猛兽。一个能发现问题的人,说明他是爱思考、爱琢磨的人。一个欢迎“问题来敲门”的人,是掌握了工作诀窍的人。任何工作,只要还没有结束,就一定有值得引起注意的问题。更何况,从坚持工作的高标准原则看,把工作干得好一点、更好一点,也需要我们实时注意工作中的各类问题。

    1919年, 青年毛泽东撰写了一个《问题研究会章程》, 提出当时中国需要研究的71项大大小小共144个问题。正是在这样的“问题意识”指引下,毛泽东逐渐思考清楚了中国未来的路,并终身践行。

    事物规律往往就是这样,越是被动应付越会变得被动,越是主动进取越能赢得主动。面对矛盾和问题,总有人被困难打倒、但也总有人走出困境。

    这两年,株洲直面问题,积极化解债务风险,全力以赴推进极为繁重的“保交楼”任务,全面降低政府投资成本,推进服务企业“一降一升”行动。这些事项,桩桩件件都是在解决问题,而且,大多数还是在解决历史遗留几年甚至十数年的问题。正是因为全市上下坚持不避难、不抱怨,直面当下、注目未来,我们才能逐渐找到破解问题的办法,在一个一个解决问题中,锤炼干部作风,赢得群众信任。

    解决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提升能力。

    有了态度,还得有实力。我们说党员干部要敢于“碰硬”,要的不是匹夫之勇,是需要方法技巧。说得好不如做得好,承诺的事情就必须做到,这些都对干部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穿着旧鞋走不了新路,广大干部要持续丰富解决问题的“工具箱”,既要从书本上学习新知识,更要在实践中掌握新本领。这样才能“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比如,抓产业链招商,就需要随时掌握产业链的前沿动态、国家的最新政策、商务谈判技巧等。抓“四上”企业培育,就要动态了解企业产品技术的细节、生产经营中的难题、市场拓展中的堵点,不遗余力帮助企业降本增效、做大做强。推进北斗等新兴产业发展,就要掌握北斗技术、系统以及产业链的方方面面,不说成为行业专家,至少也要成为什么都懂点的“万金油”。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以事不避难的担当,回应群众关切,深入推进“走找想促”活动,把解决难题作为提高自身能力、服务群众和企业的好机会,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这样的干部作风,群众怎会不爱?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