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采摘黄桃。 炎陵县委宣传部供图
编者按
一颗黄桃的红利,在这个火热的夏天尽情释放——街头巷尾,山上山下,涌动着丰收的喜悦。
在这个黄桃“蜜月”,记者深入炎陵种植基地、销售市场、物流中心等地,感受黄桃产业给这座山城带来的改变。即日起,株洲日报推出系列报道“山乡兴桃路”,以“更新之路”“进城之路”“护航之路”等,全方位解读炎陵黄桃产业发展之路,敬请读者垂注。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黎世伟
通讯员/张和生
“委托第三方,对全县10乡镇的黄桃基地随机抽取43个样品检测,结果显示其重金属、农残、甜度等25个参数指标,均100%合格。”近日,第九届炎陵黄桃大会上,面向数千领导、群众及各级媒体,炎陵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自豪地宣布。
经过30多年发展,如今的炎陵黄桃,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护产品、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入选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湖南省“一县一特”农产品优秀品牌,深受海内外消费者喜爱。
炎陵黄桃得以快速发展,靠的是政府扶上马,再一路护送,同样也离不开产业发展观念和技术服务的持续更新。如今,全县六分之一以上的人参与黄桃产业、约四分之一的人通过各种方式参与产业链,炎陵黄桃鼓起了近6万人的腰包,造福了一方百姓。
观念更新
科学种植理念深入人心
头顶炎炎烈日,走进霞阳镇中团村的湖南惠农开发有限公司黄桃基地,阵阵果香扑鼻,一个个黄澄澄、硕大饱满的鲜桃呈现眼前,总经理段新红带领果农们穿梭其间,采摘、搬运、分拣、包装……忙得不亦乐乎。
经测算,她家的黄桃甜度大多在15度以上,是当地的优品黄桃。说到自家黄桃好吃的“秘诀”,她毫不犹豫地说出:“管育到位。”
过去的炎陵农民,一直沿袭‘原始’的种植方式。“种下黄桃苗,最多拔拔草,连剪枝等基本技术活都不会,导致种出来的黄桃跟普通的并无二样,卖不起价。”聊起以前的黄桃种植,该县有关部门负责人记忆犹新。
2011年以来,县财政每年拿出5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整合2000万元涉农资金投入。请专家科学布局,将海拔600米至900米的山地、旱土确定为黄桃最佳种植区。
该县从改变村民的种植观念入手,带领大家外出参观学习,学先进、换脑子、拓思路。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乡村,免费举办黄桃种植技术培训班,引导村民科学种植。利用文字、图片对比等办法,让村民们明白科学管育的重要性。
对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科技基础的村民,该县开展“领军人才培训”,让他们成为懂技术、会管理、能销售的新型农民,成为村民们的科技示范户。去年,该县完成技术培训和咨询近2万人次,示范推广新技术、新品种20余个,建立科技专家服务团示范点(基地)11个。
技术更新
线上线下为桃农解难
在垄溪乡仙坪、中村瑶族乡心田等黄桃种植基地,记者留意到,一些深沟、高畦旁边的果树,枝条修剪得整整齐齐,结出的黄桃又大又好看。
市科技特派员、炎陵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刘玉芳介绍,这里的黄桃种植基地,按照操作规程,疏花、疏果、施肥等环节做得到位,非常专业。
如何让黄桃种植技术在农村扎根?该县组织开展送技术下乡活动。每年的黄桃生产期,结合专业培训,组织技术人员驻村,在黄桃树下手把手实地指导,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直到桃农弄懂为止。
村民们在黄桃生产中遇到难题,可随时通过发送图片、视频等形式,线上向农技人员请教。还可打电话或网上预约,农技人员随叫随到,现场解决。今年来,县技术人员共利用线上、线下帮助桃农们解决技术难题1800多个。
在县技术人员积极引导下,村民们运用新技术,大力推行套袋、生态防控、疏果、规范化种植等。这一来,黄桃个体大、品相好、味道佳,亩均比过去增收5000多元。
邓石茂原是中村瑶族乡平乐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来在农业专家、技术人员帮扶下,成为一名黄桃种植的“土专家”。如今,他的年收入超30万元,娶了老婆,建起漂亮楼房,办起农家乐。
目前,炎陵县已涌现能生产、懂技术、知管理、会销售的农村“土专家”2万多名,全县已发展黄桃种植基地9.6万亩,预计总产量8.5万吨,同比增长约20%,并精心打造了下村、中村瑶族、垄溪、十都4个黄桃核心产区,创建鑫山村、坳头村等一批出口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