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比居全省第一位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刘芳 通讯员/刘松林) 7月27日,市统计局发布上半年株洲市经济运行情况:初步核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1798.4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1.55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831.52亿元,增长3.7%;第三产业增加值885.42亿元,增长4.5%。

    如何看待这份半年报?数据里藏着哪些经济发展趋势?

    六成以上的工业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

    工业经济是压舱石。纵观上半年工业经济的发展态势,不难看出株洲工业经济的强劲韧性——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4.5%,较前5个月提升1.3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国、全省0.7个百分点和1.9个百分点。

    从上半年数据来看,工业经济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比如,工业经济行业扩面,有22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达61.1%,其中12个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

    从工业经济的增长动能上,尤其是先进制造业来势较好。上半年,全市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4.5%,较一季度提升0.1个百分点。投资也很给力:株洲制造业投资增长7.8%,工业技改投资增长9.7%,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再看“单项成绩”。上半年,汽车产业成绩依旧“耀眼”,汽车制造业增长28%,汽车产量增长135.9%。

    工业后劲不容小觑。全市技术合同交易额增长69.74%,居全省第二位;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突破10%,居全省第一位。规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30.4%,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2.2%,支撑着工业经济较快地回升、较强地增长。

    从投资到市场,活力不断增强

    经济是否有活力,投资是一个参考值。

    上半年,我市投资结构不断优化。从投资经济类型来看,民间投资增长3.5%,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70.5%,拉动全市投资增长2.2百分点。

    还有一个积极信号是,上半年株洲的产业投资在加速,如第二产业投资增长9.3%,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52.9%,拉动全市投资增长4.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增长9.8%,占全部投资比重为53.0%,拉动全市投资增长4.3个百分点。

    近年来,株洲全面提升干部能力、优化发展环境,连续三年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排名第二。这些改善改变,肥沃了市场土壤,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上半年全市新增登记市场主体7.97万家,其中法人企业2.64万家,同比增加1.06万家。全市新增“四上”单位142家。

    经历了3年疫情,市民消费的信心恢复了吗?

    随着一系列促销费政策的落地,消费在稳步向好。整体来看,株洲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7.93亿元,增长7.1%。

    如果问今年哪个市场最火热,非消费市场莫属。今年“五一”假期,全国旅游人次超过2019年同期。就株洲而言,“五一”假期累计接待游客140.57万人次,同比2019年增长44.41%。

    上半年,我市还举办了“厂BA”、神农湖水秀等活动,积极发展夜经济,城市活动氛围热烈,烟火气十足。数据显示:上半年株洲旅游总收入增长62.3%,餐饮业营业额增长13.8%,规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长34.7%。

    消费市场热热闹闹,服务业也在普遍复苏。上半年,株洲服务业增加值增长4.5%,高于GDP增速0.4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2.2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4%,较一季度提升2.6个百分点。

    上半年新增城镇就业3.45万人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从统计数据来看,我市就业形势总体比较稳定。上半年,株洲城镇新增就业3.45万人,完成年度目标的66.3%,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2万人,完成任务的93.3%。

    就业和收入息息相关。上半年,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55元,增长5.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973元、增长4.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79元、增长6.5%。

    这一成绩颇为不易。从增速看,上半年全体居民、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比一季度有所提升,主要得益于宏观经济的恢复向好。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