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陈驰
通讯员/张小明 龚政 实习生/袁恬钰
【核心阅读】
为实施国家创新驱动战略,2020年起,科技部先后策划并举办了“大中小企业融通专业赛”“产业技术创新专业赛”等专业赛,这些比赛已成为加速推进高端技术、产品、人才向相关产业聚集的中国顶级赛事。
2021年以来,在省科技厅的指导下,我市相继成功举办了市级和省级轨道交通专业赛,精准对接国内外600多项科技成果来株参赛,搭建起了产业与成果对接桥梁,促成了一批项目落地转化,积累了宝贵的大型赛事承办经验。
今年5月,在对接科技部火炬中心后,市科技局全面启动“国家轨道交通专业赛”筹备,将“专业赛”筹备工作列入市“三高办”和市政府重点工作,积极推进赛事工作经费等相关筹备事项的落实。深入对接、调研了中车在株一级子公司与产业链重点企业后,整合了相关企业科技、宣传、供应链、新产业等部门参与赛事筹备。
今年7月,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轨道交通产业技术创新专业赛(以下简称“国家轨道交通专业赛”)获科技部火炬中心正式批复,落户株洲。
【焦点】
全省首个国家级科技类轨交赛
落户株洲
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是中国制造的亮丽名片。
当前,全球轨道交通产业处在新一轮技术创新的重要关口,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材料、信息和能源技术将加速轨道交通装备技术的升级换代,智能化、集成化、平台化、轻量化、绿色化已成为轨道交通发展的大趋势。
株洲作为“中国电力机车的摇篮”、 全球轨道交通的“梦工厂”,具有集群规模大、产品谱系全、技术水平高、竞争实力强等优势,通过高标准举办产业技术创新专业赛,能够进一步整合产业创新资源,促进科技、金融和轨道交通产业深度融合,助力建设世界级轨道交通创新型产业集群,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株洲力量。
提升专业赛影响力,近段时间,市科技局积极对接产业主机企业、知名高校、国家级孵化器、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等资源,取得显著成效,通过主机企业部署了产业上下游项目征集和对接中国中车、铁总公司、中国城轨协会等工作计划。在400多家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中选取了市场化程度高的35家优质机构进行合作。在国内高校中梳理重点对接高校32家。通过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对接国内相关孵化器,截至目前,已初步征集项目350余个,其中国外项目20个,预计在大赛期间,将会深度对接科技项目达1000余个。
眼下,国家轨道交通专业赛筹备工作接近尾声,大赛即将拉开帷幕。市科技局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大赛,是湖南省首个国家级科技类轨道交通赛事,大赛期间,行业目光也将齐聚株洲。
【看点】
“五大技术”将同台竞技
市科技局紧扣轨道交通产业创新需求,通过各主机反复论证,凝练出2023年专业赛项目征集方向。并围绕我市轨道交通产业主要优势技术方向,对接并整合企业技术带头人和首席专家92人。根据项目征集情况,已凝练出五大技术方向,同台竞技,为行业发展增添动能。
自主可控的关键核心技术。面向“一带一路”国际市场、国内区域/市域轨道交通一体化需求,征集不同轨制、供电制式、通信信号、交通方式、载运工具等跨标准体系的适配关键应用技术,包括但不限于:列车自动变轨及关键部件可靠性技术;列车多流制式的互联互通技术;不同交通方式或载运工具的兼容与互操作技术;工业软件、核心算法、车规及芯片、未来通信技术;以及智轨、云轨、电气化公路新型轨道列车等轨道交通外延推广的创新应用技术等。
先进高效的装备制造技术。面向高端化、智能化、谱系化的轨道交通装备研制需求,征集机械工程、车辆工程、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领域的创新应用技术,包括但不限于:更高速度轮轨客运列车、高速轮轨货运列车、长大编组重载列车等先进载运装备研制的重大突破技术;轨道交通装备数字化设计、仿真及制造技术;关键零部件结构设计与优化;先进锻造、锻压、焊接、增材、再造、成型等相关技术;以及基于大数据系统和云服务技术的数字化、智能化工厂/车间解决方案等。
战略引领的先进材料技术。聚焦轨道交通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新解决方案等创新前沿,征集新材料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创新技术,包括但不限于:列车减震、降噪、轻量化解决方案;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纳米材料、先进复合材料、生态环境材料、新型功能材料、化工新材料、先进陶瓷材料、环保涂料等新材料的制备与优化、性能与功能评价等;以及轨道交通用各类新材料试验检测方法的创新应用技术等。
环境融合的交通能源技术。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征集新型储能技术、新能源系统整车集成及其系统安全监测等技术在轨道交通装备中的创新应用技术,包括但不限于:列车多能源融合驱动与控制技术;高功率、高可靠的新型动力电源、氢能及其相关技术;新能源系统能量回收与再利用关键应用技术;轨道交通能耗计量和碳排放监测智能管理系统构建技术;高功率密度变流、冷却技术;下一代永磁、超导驱动与控制技术等。
深度融合的智能信息技术。以构建智能化的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和维护为目标,征集信息智能感知、高效传输、快速辨识、智能决策等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创新应用技术,包括但不限于:列车自动驾驶、自主安全运行、动态灵活编解组技术;基于大数据、大模型的轨道交通装备、线路等设备设施的全息状态感知与智能运维技术;新型维保模式、智能化修程、修制系统产品及其应用技术;列车控制网、车载通信网、状态监控物联网等多网信息融合技术等。